2007 (337)
2008 (647)
2009 (373)
2010 (261)
2011 (647)
2012 (511)
2013 (560)
2014 (342)
2016 (2)
散文:山居雜綴(節選) 窗外,隔著夜的帡幪,迷茫的山嵐大概已把整個峰巒籠罩住了吧。冷冷的風從山上吹下來,帶著潮濕,帶著太陽的氣味,或是帶著幾點從山洞中飛濺出來的水,來叩我的玻璃窗了。 雨 雨停止了,簷溜還是叮叮地響著,給夢拍著柔和的拍子,好像在江南的一隻烏蓬船中一樣。“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韋在的詞句又浮到腦中來了。奇跡也許突然發生了吧,也許我已被魔法移到言溪或是西湖的小船中了吧。然而突然,香港的傾盆大雨又降下來了。 樹 路上的列樹已斬伐盡了,疏疏朗朗地殘留著可憐的樹根。路顯得寬闊了一點,短了一點,天和人的距離似乎更接近了。太陽直射到頭頂上,雨淋到身上。是的,我們需要陽光,但是我們也需要陰蔭。早晨鳥雀的咽嗽聲沒有了,傍晚舒徐的散步沒有了。空虛的路,寂莫的路。 林貝卡 2012冬 於美國 |
梅蘭鬆竹,謝謝你分享戴望舒撰寫的《贈克木》,我還是第一次讀到呢。我喜歡“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陽。也看山,看水,看雲,看風,看春夏秋冬之不同,靜默地看著,樂在其中。”
想和貝卡分享一首我喜愛的戴望舒的詩。
贈克木
---戴望舒
我不懂別人為什麽給那些星辰
取一些它們不需要的名稱,
它們閑遊在太空,無牽無掛,
不了解我們,也不求聞達。
記著天狼、海王、大熊……這一大堆,
還有它們的成份,它們的方位,
你絞幹了腦汁,漲破了頭,
弄了一輩子,還是個未知的宇宙。
星來星去,宇宙運行,
春秋代序,人死人生,
太陽無量數,太空無限大,
我們隻是倏忽渺小的夏蟲井蛙。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為人之大道全在懵懂,
最好不求甚解,單是望望,
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陽。
也看山,看水,看雲,看風,
看春夏秋冬之不同,
還看人世的癡愚,人世的倥傯:
靜默地看著,樂在其中。
樂在其中,樂在空與時以外,
我和歡樂都超越過一切境界,
自己成一個宇宙,有它的日月星,
來供你鑽究,讓你皓首窮經。
或是我將變成一顆奇異的彗星,
在太空中欲止即止,欲行即行,
讓人算不出軌跡,瞧不透道理,
然後把太陽敲成碎火,把地球撞成泥。
戴望舒,中國近代詩人、翻譯家。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這本詩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作,《雨巷》。1932年赴法國留學,先後入讀巴黎大學、裏昂中法大學。當時他翻譯了《蘇聯文學史話》、《比利時短篇小說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說集》等,另外還研讀了西班牙作家的許多小說集。1936-1938年任教於同濟大學。1936年6月,與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結婚。1936年,戴望舒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人創辦了《新詩》月刊。戴望舒通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等歐洲語言,他是首個將西班牙詩人洛爾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摘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