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長江》: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來樓(節選) 導演: 戴維宇 編劇: 陳漢元 解說: 陳鐸 & 虹雲
紅日從洞庭湖中水淋淋地升起,夕陽在洞庭湖裏火辣辣地落下。圍繞著洞庭湖的是我們國家兩個大的省份,北邊叫湖北,南邊叫湖南。洞庭湖南接湘江、資水,西納沅江、澧水,北通長江。洞庭湖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史號稱“八百裏洞庭”,成了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每年盛夏,洞庭湖湖裏湖外蛙聲一片,稻花兒荷花兒滿眼是花兒,處處飄香。麵對煙波浩渺、人歡魚躍的洞庭湖,詩人會詩性大發,浮想翩翩。
遙想三國當年,相傳東吳君主孫權曾經派大將魯肅在洞庭湖東岸建造高高的閱兵台,魯肅就在樓上檢閱水師操練。到了公元716年,唐代的張說住守此地,他在魯肅閱兵舊址修建了一棟樓閣定名為嶽陽樓。張說是被貶到這裏做官的,他經常在洞庭湖畔、嶽陽樓上與懷才不遇的官吏、文人們聚會,吟詩作文,舒發憂悵騷緒。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劉禹錫等唐代著名詩人都曾先後登樓吟詩作賦,其中有很多詩句都成了千古絕唱。“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李白)。在這座懷甫亭裏,我們可以看到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這裏寫下的名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春岸綠時連雲夢,碧波紅處見長安”(白居易)。
公元1044年,宋代騰子京也被貶住守嶽陽,他對嶽陽樓進行了修整和重建,並且請好友範仲淹寫了《嶽陽樓記》。《嶽陽樓記》的正文隻有360個字,它不但逼真地記述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而且還抒發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胸懷,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警句格言,近千年來成了許多誌士仁人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座右銘。範仲淹沒有到過洞庭湖,隻是根據騰子京提供的背景材料和一張圖畫就寫成了不朽的《嶽陽樓記》,這使人聯想到養育範仲淹長大的太湖,它的風貌和性格跟洞庭湖一定有許多共同之處。“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有趣的是,太湖裏有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裏的君山原先也叫洞庭山,洞庭湖就是因洞庭山而得名的。
唐代詩人劉禹錫把“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洞庭湖比作一個白色的銀盤,而把峻秀的君山看作是銀盤中的一枚青螺。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美麗的詩歌:“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中一青螺。”君山雖小卻有很多傳說。相傳在4000多年前,舜帝在南下視察的時候死去了,他的兩個妃子聞訊趕去吊唁,沒想到在君山水斷去路憑吊無處,於是扶竹痛哭,悲痛欲絕,她們的血淚灑落在君山的竹子上,斑斑點點,點點斑斑,因此在人世界就出現了君山斑竹,真所謂“當時血淚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上班”。二妃真的投水了,人們在君山造了墳墓,蓋了廟宇,隻是如今已經無處可尋了。
君山南側的柳毅井是後人根據唐代柳毅傳說故事傳說開鑿的。柳毅是個落第書生,在回家鄉的途中碰到了一個牧羊女,她自稱是洞庭龍王的女兒因受丈夫虐待被趕出了龍宮,她拜托劉毅捎帶書信給龍王,盼能早日得救回龍宮,後來幾經周折終於和善良的柳毅結為夫妻。這柳毅井中的水清洌甘美,用這用沏茶別有一翻沁心的清香味兒。君山不但有好水,而且有好茶。因為君山茶葉的白毫猶如銀針,所以這裏的茶葉也就叫君山銀針了。
在洞庭湖東側的這條江,龍舟競渡卻在此江發祥,它就是屈原懷沙自沉的汩羅江。“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兩千多年前屈原滿懷著對黑暗的憎恨,寫完一生中的最後這首詩,告別人世,懷沙自沉了。當時秦、楚、齊三強都想爭雄稱霸,統一中國,屈原不但有很高的文化素養,而且通曉國際形勢,他要求嚴明法紀,先賢任能,改良內政,同時主張“聯齊抗秦”保全楚國的獨立和安全,他遭到了腐敗貴族們的反對和陷害,終於被趕出朝庭流放到洞庭湖畔。在艱苦的流放歲月中,屈原憂國憂民,寫下了以《離騷》為代表的許多不朽之作。屈原投江自盡的消息傳開,當地群眾立即包了許多粽子拋入江中,吸引魚蝦,以使屈原的遺體免遭傷害。相傳端午節包粽子的風俗就是這樣開始的。
林貝卡 2011秋 於美國 |
我也去過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登過嶽陽樓,遊過君山,看過君山斑竹,所以聆聽這一集,頗感親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TV9p-vL_8
陳鐸, 中國大陸的第一代電視節目主持人,在中國中央電視台工作,他還是高級編輯人員。陳鐸在1983年解說了電視記錄片《話說長江》,陳鐸用他自然而純樸的聲音獲得了大眾的認可。陳鐸平時喜歡穿著淺顏色的西裝主持節目,是一位有學者風度的節目主持人。(摘自維基百科)
虹雲,1965年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後改為北京廣播電視大學)中文係。1961—1994年先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部和綜合節目部做播音員和主持人。1985年受聘為主任播音員。(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