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6 (83)
2007 (337)
2008 (647)
2009 (373)
2010 (261)
2011 (647)
2012 (511)
2013 (560)
2014 (342)
2015 (25)
2016 (2)
秋葉前來問好!
親愛的貝卡:好久好久沒有你的音信,你和家人都好嗎?...
親愛的貝卡,祝你們闔家聖誕快樂,很想念你和葉子姐姐...
林貝卡哪裏去了?還好吧。
貝卡春安!
她,可以忘。 Rebecca 科夫可忘不了 ;) 2018新年...
很久沒見到貝卡了,你們好嗎?惦記你們,祝你們全家,...
問好貝卡!感恩節快樂!
問好麗必加!中秋節快樂!
問好貝卡!中秋快樂!
小提琴:暗香 演奏:趙坤宇 專輯:東方弦夢林貝卡 2011冬 於美國
緣自知音,
我剛剛把你分享的詩歌做成了帖子,和大家分享。連接如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2&postID=8144
Thanks again,
Rebecca
緣自知音,
佩服你總是讀的如此的仔細,我對數字最不敏感了。
感謝你分享張炎和彭元遜的《疏影》,這兩首我都沒有讀過呢。
Have a nice day,
Rebecca
謝謝你貼了這幾首宋代的賦梅詩詞,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絕唱!
不知何故原意為林逋的詩《山園小梅》是在薑夔的《暗香》《疏影》二曲隻後,後來一查林逋是967-1028,而薑夔是大約1155-1221; 再一想,唐詩宋詞當然詩在詞之前也就順理成章,豁然開朗.
後人又作《疏影》兩首比較有名:
其中一首是張炎的: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歎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淨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另一首是彭元遜的《疏影》:
江空不渡,恨蘼蕪杜若,零落無數。遠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遲暮。風煙雨雪陰晴晚,更何須春風千樹。盡孤城、落木蕭蕭,日夜江聲流去。
日晏山深聞笛,恐他年流落,與子同賦。事闊心違,交淡媒勞,蔓草沾衣多露。汀洲窈窕餘醒寐,遺佩環、浮沉澧浦。有白鷗、淡月微波,寄語逍遙容與。
_____與你共賞
杜姐新周好,感謝你的評論。
小提琴版暗香的抒情效果更足哦
因為有一部戲有幾個人物有幾句歌詞在心,這段演奏把這段風情演繹到極致
哇!
感謝你的分享和點評,我才知道薑夔撰寫的《暗香》和《疏影》,我剛剛去網上查詢了,學習了,也重溫了林逋的《山園小梅》。頗有同感,音樂文學詩歌等是相通的。
Have a nice weekend,
Rebecca
*********************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薑夔《暗香》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億、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薑夔《疏影》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逋《山園小梅》
張炎在《詞源》中所說:
"詩之賦梅,唯和靖(林逋)一聯(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耳。
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也許正如常言所說的,不同類型的藝術其實是相通的吧.
謝謝五醫生的誇獎,請問“戈麥理”是什麽意思呀?我不明白,我去Google查詢了,也沒有找到答案。
歡迎你有空就常來,周末快樂。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mpliments.
Arbing,
謝謝你的欣賞和留言。
Good night,
Rebecca
趙坤宇,響譽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中國交響樂團室內樂團首席。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演奏,後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係,並多次遠赴國外進修學習,曾經跟隨樂團出訪世界各地,多次出現在世界各著名的音樂大廳中,其精湛的演奏技術和出色的音樂表達能力獲得了世界級指揮大師的高度讚譽。
個人演奏風格一向以“柔”動人,以“情”取勝,以通過複雜的音樂技術手法來表達簡單素樸的音樂情感為核心。柔美真切,細膩動人。而這張專輯演奏所用的小提琴也大有來曆——出自18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小提琴製造家維奧姆之手,價值連城,其做工極為細致,外觀古典大方,共鳴飽滿,弦體明亮。演奏是音色鬆弛有度,張拉自然,堪稱絕世名琴。該琴從誕生至今經過了將近200年的歲月洗禮,無數演奏者用它感動過億萬人們的心靈,它沉澱了大師們演奏的芳香,更是顯得彌足珍貴。(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