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少聽粵語歌曲,因為不懂粵語。記憶中有印象的粵語歌曲是《飄雪》和《千千闕歌》。在國內時,我的室友潔喜歡唱《千千闕歌》,她唱得真好,韻味實足。
昨天讀了羅大岡精辟的《試論追憶似水年華》,感觸頗深。就忙去網上查詢馬塞爾·普魯斯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和相關資料,無意中看到《似水流年》這首歌曲,就喜歡上這歌詞,再一聽,更喜歡上梅豔芳的歌聲了,沉浸在這深情纏綿的旋律裏:“我懷念, 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情懷未變。”
羅大岡在《試論追憶似水年華》的寫到:所謂時間,實際上是指生命延續。“延續”一詞是柏格森哲學的重要術語,所謂生命,就是延續與記憶。如果沒有記憶,思想中就沒有“昔”的概念。沒有“昔”也就沒有“今”,“今”“昔”兩個概念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昔”與“今”的結合,就沒有延續的概念,也就沒有生命。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的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建築在回憶是人生的菁華這個概念之上的。他認為:人的真正的生命是回憶中的生活,或者說,人的生活隻有在回憶中方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
讀了馬塞爾·普魯斯這段話,不由地感歎, 歲月流失,青春不再。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們,他們是如此的天真可愛,帶給我許多的幸福和快樂。也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孩子們的未來。他們將有如花似玉的青春年華,美好的前程。生命就這麽延續著, 輪回著, 充實著,一代又一代。
梅豔芳簡介
梅豔芳生於香港, 她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唱歌,6歲時便開始登台公開演唱。上學後,她在晚上常隨姐姐梅愛芳一起外出演唱掙錢用以維持家庭生活。1982年,在香港無線電視台舉辦的第一屆歌唱新秀大賽上,她以一曲《風的季節》獲得冠軍。1982年成為歌壇新秀之後,梅豔芳便開始涉足電影界。1984年,梅豔芳在與張國榮、張曼玉一起主演的《緣分》一片中,她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 這是一部淒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電影。 這部電影也讓影壇人士真正認識到梅豔芳的表演才華,這時的梅豔芳與當年出道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戲路廣泛的她已經是一位難得百變影後。影片中梅豔芳飾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與張國榮飾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產生了真愛情,但不為男方家長接受,兩人相約吞食鴉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陰魂來到五十年後才發覺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當一個臨時演員。在報館上班的萬梓良與女友朱寶意從中幫助如花尋人,也因而反省了他們自己的愛情關係。
2003年12月30日淩晨2點50分,人品好,唱歌好,演戲好的梅豔芳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終年40歲。去世時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既是這樣,我便走了。”(摘自百度百科)
似水流年,時空的倒向旅行。 一種關於時間的畫麵感就會漸漸鋪陳在你眼前,種種美好浮泛開來。就像一列緩緩駛過的列車,沿途的風景讓你流連忘返,卻又隻能用聲音記錄下那些美麗而難忘的片斷。
回想生命裏路過的人和經過的事。有時光不再的輕歎與淡淡似水的惆悵。也有那一瞬間生命最美的綻放,就像匆匆一現的曇花,雖然隻是瞬間的燦爛,也要在最美的瞬間凋謝。生命的意義莫非就在於此?
--夜光杯 評論於:2008-02-21 15:01:30
林貝卡 2008 冬 於美國
精彩絕倫,謝謝分享。
一種關於時間的畫麵感就會漸漸鋪陳在你眼前,種種美好浮泛開來。就像一列緩緩駛過的列車,沿途的風景讓你流連忘返,卻又隻能用聲音記錄下那些美麗而難忘的片斷。
回想生命裏路過的人和經過的事。有時光不再的輕歎與淡淡似水的惆悵。也有那一瞬間生命最美的綻放,就像匆匆一現的曇花,雖然隻是瞬間的燦爛,也要在最美的瞬間凋謝。生命的意義莫非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