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貝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再別康橋

(2007-08-06 09:32:40) 下一個

 

詩歌:再別康橋 

作者:徐誌摩 朗誦:北京詩鴿




















 





林貝卡 2007 14冬 於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2)
評論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謝書剛的評論:

問好,遲複為歉,我剛剛才看到你的留言。
謝書剛 回複 悄悄話 好棒!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初的評論:

謝謝你推薦的攝影論壇,喜歡那些精湛的攝影作品,充滿了藝術味。

周末快樂。
明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林貝卡的評論:

謝謝問候,how about yourself?

對攝影不能說內行,也許能說會欣賞,但觀念陳舊比不上年輕人啦!

http://www.anseladams.com/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初的評論:

How are you doing? I want to learn it, too.
明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le的評論:

在下才疏學淺,於詩歌音樂更是下裏巴人一個。如蒙有幸,尼羅能否 deliberate 一下何謂 變奏 - 韻腳 - 跳躍 ? 多謝!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le的評論:

紅袖酥手means?
nile 回複 悄悄話 他用變奏反複加上韻腳的跳躍,營造了一種夢幻般的氣氛。我到更希望這首詩出自紅袖酥手。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nchan的評論:

我還好。 你呢?

lanchan 回複 悄悄話 林貝卡,心情好嗎?
一口氣聽了8個來回呢。
謝謝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INEAD4273的評論:

My pleasure. Have a nice day.
SINEAD4273 回複 悄悄話
Thank you for sharing.

Good day.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靜謐海灣的評論: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s.

Have a nice Tuesday.
靜謐海灣 回複 悄悄話 好美,讀來很享受。

謝謝貝卡。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徐誌摩簡介

徐誌摩 (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人。

名章垿,字誌摩,小字又申。
曾經用過的筆名字:南湖,雲中鶴。

徐誌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毀人亡。

詩集著有

《誌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

散文集有

《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春痕》散文集《輪盤》,

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劄》、《誌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他的作品已編為《徐誌摩文集》出版。

1915年與張幼儀結婚。張幼儀1918年生長子徐積鍇(阿歡),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誌摩簽字離婚。

1921年秋天,徐誌摩認識了林徽因,徐誌摩與她交往甚密,隨後談起戀愛,並有論婚嫁之意。於是,徐誌摩在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為他們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然而,他的理想主義與中國的社會現實存在著距離和不可調和的矛盾,他與林徽因的戀愛結果遭到破滅,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誌摩的第二個詩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詩歌創作的匯集。這一時期徐誌摩的思想和生活發生了一個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認識了陸小曼,並著了魔似的與她熱戀起來,此事招致社會的非議和家庭的反對。1926年,徐誌摩與陸小曼結婚。

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曆時約十年,徐誌摩始終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923年春上,徐誌摩在北京辦起了俱樂部,編戲演戲,逢年過節舉行年會、燈會,也有吟詩作畫,徐誌摩出於對印度詩人泰戈爾一本詩集《新月》的興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作為新月派的一個主要詩人,徐誌摩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著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76.htm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陸小曼簡介

別名:眉
生日:1903年9月19日
民族:漢
祭日:1965年4月3日
籍貫:常州
地區:上海

陸小曼是個才女。1915年就讀法國聖心學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師從劉海栗、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1920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

1926年與徐誌摩結婚,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她擅長戲劇,曾與徐誌摩合作創作《卞昆岡》五幕話劇。她諳昆曲,也能演皮黃,曾出演《春香鬧學》、《思凡》、《玉堂春》等劇,在北京和上海名動一時。

她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建國後擔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65年病逝。

http://baike.baidu.com/view/66931.htm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林徽因簡介

生辰:1904年6月10曰
民族:漢
祭曰:1955年4月1曰
籍貫:福建閩候
職業:建 築師、 教授、詩人、作家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麵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 至中 曰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麵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築論文。在文學方麵,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 ,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麵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 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 安門 人民 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隻可惜她壯誌為酬,在1955年4月1曰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鬥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裏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誌摩,一個是學界泰鬥,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16歲的林徽因遊曆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遊學的徐誌摩。當時徐誌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誌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了,徽因深愛著誌摩,但誌摩的妻子---幼儀的影子在她心中總是拂不去,經過痛苦的思索,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誌摩不辭而別....徐誌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誌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之後林徽因經過一番理性的考慮,同意了父親為她定的一樁婚事,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遊學歐美主攻建築設計。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婚後梁對林嗬護倍至,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美感與想象力,也具有科學家的細致和踏實精神,他們在山西對古建築所做的調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眾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金嶽霖 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終生未娶。一直戀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裏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金嶽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誌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嗬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9084.htm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張幼儀簡介

張幼儀,1900年出生在江蘇省寶山縣,祖父為清朝知縣,父親張潤之為當時知名醫生。張幼儀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讀於蘇州師範學校、德國裴斯塔洛齊學院幼師教育專業。

1915年嫁給徐誌摩,1918年生長子徐積鍇(阿歡),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誌摩簽字離婚,1925年痛失愛子彼得,遂歸國。

1926年開展她上海的事業,在東吳大學教德文、接辦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經營雲裳服裝公司。1949年上海解放後,張幼儀赴香港定居。1972年到美國與兒子團聚。1988年在紐約病逝。

http://www.bokequn.cn/artical/117611.aspx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