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自然

(2006-11-11 18:02:56) 下一個

〈采菊人語〉

(泥兒)

有曰:閑暇時,有書讀書,無書讀心,無書無心讀自然。

無論是書,還是心,它們無非是對自然的書寫。當你望著厚重的書籍遲遲翻不開一頁,當你滿心淩亂煩躁不能安靜時,就看看外麵的世界吧,自然永遠顯得明淨和單純。

如何讀自然?且帶上你的想像。比如某個漫天星鬥的夜晚,你以手支頤,眼睛向著清空慢慢上抬---假如這時你開始有了感覺,那首先是星鬥、星雲、氣流、晚風帶來的;接著,你也許會去解讀書寫在夜空中的文字:"天何所遝,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何闔而晦,何開而明;角宿未旦,曜靈安藏?"---這來自於屈原的《天問》,也來自於自然給予我們的樸素想像。其實,基本上這是一個三歲的孩子眼睛張開,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天上這些閃亮的碎石子時發出的疑問,非常原始,但正因為原始,所以深刻而巨大。這種深刻和原始,帶給我們的是最直接又最深奧的探詢,但它比一切對書和心的領悟還要有趣。與自然的溝通,需要思想與塵世的暫時脫離,此外,隻需要你去綿密地觸摸和思考。遠古如莊賢曾講述的聖人,默默聽著大自然的蕭聲。它是風帶來的聲音,穿過山巒、雲層和樹洞,嗚嗚地寂靜地飄揚;近古如杜牧的九日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需插滿頭歸";或者如一名詩人所說,"我在遼闊的中國燃燒,河流像兩朵白花穿過的我的耳朵,它們張開在寬敞的黑夜當中,諦聽著大地與海洋的搏鬥,風雨雷電,黃昏和火陣";或者就是你,在剛才的那個夜晚,思想做一隻鯤鵬,背起星光,一飛就飛過重洋,看見一覽不盡的青山綠水,任渺渺之目舒展來回,任浩茫之思俯仰迂回,而你,早已醉心於自然之中了。自然本身並不等於冥想,它自有實際內容。但它不一定就是山山水水,也許就是聲音、麵孔和圖畫,就是美麗、開闊和超脫。所以,盡管你盡可以接觸風景,但山水卻未必入懷;你盡可以被美俘虜,但你要求的是更美去將你釋放。很遺憾,常常地,我們認識不到這些,所以讀不懂自然,走不進自然。那山那水那石頭那草,那裸露的大地和無際的星空,我們多是視而不見,我們不知道那石頭永恒的沉默裏所帶出的對易朽易腐之人的質疑和盤問;我們不會對溫柔的鳥窩和四散飄香的丁香樹投去深情的一瞥;我們不會為山徑神秘的大寫意而驚詫;不會為會哭的風傷感,不會為花的飄零而啜泣。自然,現在並沒有與我們並枝連根,盡管我們本和自然共屬一體。

所以,我們要說,閑暇時,去讀讀自然吧。自然的麵孔和手藝,需要我們用靜謐的思想一一領受;我們那豐富、煩亂而接近幹涸的心靈,需要自然用原始的智慧和聲音施施灌溉。假如你在晨風中的山頂頷首微笑,在平靜的湖麵悠然唱和,或者憂心忡忡於環境之外,感激於諸多生靈的天籟般的絕唱,那麽你就在朗讀自然了。正如愛默生所說的:尋找著,以阿波羅的特權,透過男人、女人、大海和星辰,看見了自然在遙遠處歡騰;透過期限、時代、世界和種族,看見了音樂般的秩序,珠聯璧合的節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