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23)
2008 (139)
2009 (90)
2017 (1)
2018 (3)
我有些時間沒回北京了。
最近回去一次,心情很複雜。
首先,對偉大祖國首都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表示發自內心的高興。國內發展速度之快真是令人歡欣鼓舞。
然而,北京作為一個那麽有特色的城市卻在一片喧鬧的建築工地和奔騰不息的車流中消失了。
現在的北京,除了幾個老建築物還在掙紮地顯示往日的風采以外,大片大片的新樓新房在把古老首都的風韻搞得麵目全非。
她說:“IS THIS BEIJING?IT COULD BE ANYWHERE。”
我說:“NOW I'M REALLY LOST。”
也許我在國外呆得太久了,看現代建築看膩了,回北京還想找回一些北京特有的靈感。
完了,北京沒感覺了。
也許我錯了?新的北京代表著新的麵貌。中國要向世界展示新的觀念和思路。世界要讓北京變成屬於國際的大都市。
要不這麽多現代建築大師們都要在北京留下自己的足跡。
你的意思就是有本事跟他們對著幹,要麽什麽也別說。
你可以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強加於人就是你的不對了。知道什麽叫博客嗎,什麽叫個人空間嗎?
請您不要帽子滿天飛好不好?誰是紅衛兵小將?想必您年輕時也曾是其中一員吧?哈哈!
俺隻不過是想糾正您在評論中所說“從毛主席紀念堂在天安門破土動工算起,北京的市政建設基本上是亂來的”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
您在國外定了居,回了趟家,就看這不順眼那也不順眼,您早幹嘛去了?您過去沒有撈著機會給毛爺爺進言,您現在完全可以殺將回去,成立一個新的北京市政府,您有這個能力嗎?
所以,您還是洗洗睡了吧。
國內急功近利那還考慮什麽文化遺產的保留。Who cares?
北京有很多新設施很好也很方便。但在城市改造方麵我人為是失敗的。清華北大那一片現在可以說是災區。
不知道現在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的命運如何了?裏麵可是有很多名人的故居啊!多年前財大氣粗的李嘉誠拆了一坊蓋了高樓大廈遭唾罵。3年前在三坊七巷轉了一天,內心很沉重。絕大多數房子很破,人口非常密集,是典型的城市平民窟,但飛簷、古井、門坊,雕花門窗 都在訴說著這裏曆史的滄桑和現實的心酸。
北京的“四大進港”我一個也沒有親眼見過。我這裏說的是北京很多的其他小規模的現代建築--比如說很多的銀行什麽的,我不太清楚都是什麽樓,不過建的各有特色,全部都很modern。不過放在一起時就很別扭。當時清華東門外建了好多現代教學樓,左一個又一個的,放在一起也是一個別扭--不過還好,比北京的其他地方的現代建築群要舒服一點。可是還是體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有點缺乏總體的美學規劃。其實清華有不少規劃的非常好的現代建築--圖書館新館就設計的和附近的老館以及大禮堂非常融洽--不論在建築風格上還是空間布局上。是中國建築的優秀作品。不過東門外的各個樓就別提了,根本不是一個水平上的。從此可以看出中國城市建築搞長期規劃的難度:連一個學校大門外的幾棟樓的美學都規劃不好(我的個人觀點),城市就更別提了。許多建築可能是在設計時看起來非常好(因為沒有放到環境和群樓中間),於是甲方(還是乙方來的?總計就是投資方)說:就是它了!可是蓋好了時和周圍的環境一配合就是有點別扭。
另外,清華東門外的樓群的地麵那時候鋪的叫個好哇,用的材料絕對的華麗光滑呀,下了雨後你敢在上麵騎自行車就是想骨折(所以你非得該走南門不可)。推車走路時也非讓你摔一跤不可...也不知道現在換了沒有。
1958年9月,《北京市總體規劃說明(草稿)》有這樣的表述:“故宮要著手改建。”
《規劃說明》具體提出:“把天安門廣場、故宮、中山公園、文化宮、景山、北海、什剎海、積水潭、前三門護城河等地組織起來,拆除部分房屋,擴大綠地麵積,使成為市中心的一個大花園,在節日作為百萬群眾盡情歡樂的地方。”
此前,毛澤東在多次講話中,對北京的城市麵貌表示不滿。
1958年1月,在南寧會議上,毛澤東說:“北京、開封的房子,我看了就不舒服。”同月,在第14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說:“南京、濟南、長沙的城牆拆了很好,北京、開封的舊房子最好全部變成新房子。”
毛澤東是兩次提到張奚若時說這番話的。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提出向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宣戰。5月1日,毛澤東征求民主人士、教育部部長張奚若對工作的意見,張奚若即把平日感受歸納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視既往,迷信將來”,提了出來。
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對此評論道:“‘好大喜功’,看什麽大,什麽功,是反革命的好大喜功,還是革命的好大喜功。不好大,難道好小?中國這樣大的革命,這樣大的合作社,這樣大的整風,都是大,都是功。不喜功,難道喜過?‘急功近利’,不要功,難道要過?不要對人民有利,難道要有害?‘輕視過去’,輕視小腳,輕視辮子,難道不好?”
毛澤東定下調子:“古董不可不好,也不可太好。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
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上,毛澤東又提出:“拆除城牆,北京應當向天津和上海看齊。”
這之後的4月14日,周恩來致信中共中央:“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今後幾年內應當徹底改變北京市的都市麵貌。”
緊接著,中共北京市委提出一個十年左右基本完成城區改建的計劃。
4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印發《北京市1958~1962年城市建設綱要》:“如果平均每年拆一百萬平方公尺左右舊房(包括展寬馬路等拆房),新建二百萬平方公尺左右新建築,可以爭取在十年左右基本上完成城區的改建。”
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之後,全國進入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的高潮。北京市1958年9月草擬《北京市總體規劃說明(草稿)》方案,提出要“以共產主義的思想與風格”,對北京舊城進行“根本性的改造”,“堅決打破舊城市對我們的限製和束縛”。
對舊城進行的“根本性的改造”,包括“故宮要著手改建”“城牆、壇牆一律拆掉”“把城牆拆掉,濱河修築第二環路”。
謝蔭明、瞿宛林在《黨的文獻》2006年第5期發表《誰保護了故宮》一文,引用“《原北京市委設想改造故宮方案的照片》文字說明”,介紹了“參與其事”的“少數規劃人員”描繪的“四種改建故宮的平麵圖和鳥瞰圖”——
第一方案是拆午門,在午門位置上建中央大樓,使天安門成為黨中央入口之大門;第二方案是拆端門,在端門位置建中央大樓,把中南海黨中央和國務院遷至市中心位置,黨中央設三個主要門:天安門、東華門、西華門,中南海改變為群眾性公園。第三方案是將故宮及天安門全拆,“徹底打碎封閉森嚴的封建藝術布局,代以開敞明朗活潑的氣氛,使莊嚴美麗現代化的新型建築,代替已經古老落後的帝王宮殿建築”,以“五組建築圍繞在主體建築周圍布置,以象征‘工農商學兵’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第四方案更是徹底,要將故宮、中南海、南河沿以西民房全拆,“中心思想是把黨中央和國務院辦公用地放在城市中心部分,全部改建故宮,保留有象征意義的天安門作為黨中央和國務院的主要入口”。
“快意圖”
1958年北京總體規劃方案上報中央以後,北京市規劃部門立即展開分區詳細規劃研究,對舊城從整體上應該建成什麽樣,做出多種方案,這項研究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進入高潮。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前副院長董光器在2006年10月出版的《古都北京五十年演變錄》一書中,印出9張這一時期完成的北京城區規劃方案圖,顯示舊城之內,基本沒有保留胡同係統和成片的四合院,取而代之的是多層和高層建築;從天安門到故宮,或隻保留部分建築物,或全部拆除重建。
“故宮能不能局部改建,護城河能不能改成暗河,在當時也是十分敏感的問題。”董光器在書中寫道,“市委、市政府沒有明確的指示,但在學術界,包括曆史學家在當時也確有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存在,萬事萬物均在變化之中的說法。何況當時的規劃隻是一種模擬試驗,並非實施方案,思想不妨放開一點。因此,有的方案做了對天安門城樓和太和殿的改建方案。”
董光器回憶道,在舊城詳細規劃研究過程中,市委和黨中央都沒有對此進行正式討論,唯有周恩來總理在1958年總體規劃上報前,小範圍地聽過一次匯報。
當聽到舊城改建大體需要花費150多億元時,周恩來說這是整個抗美援朝的花費,代價太高了,你們這張規劃圖是一張快意圖,我們這個房間就算是快意堂吧!
看到規劃方案在中南海西側副軸終端放了一組大型公共建築,準備建國務院大樓,周恩來明確表態,在他任總理期間,不新建國務院大樓。
董光器的感受是:“周總理在當時對加快舊城改建持保留態度。”
陸定一:故宮就是要封建落後,古色古香
“大躍進”時期,文化部的一些機構被下放至北京市,其中包括了故宮博物院。
1958年10月13日,北京市文化局黨組提出《關於故宮博物院進行革命性改造問題的請示報告》(下稱《請示報告》),認為需要“堅決克服‘地廣人稀,封建落後’的現狀,根本改變故宮博物院的麵貌”。
報告提出,多開一些東西交通便門,增辟休息地點;對故宮的宮殿建築擬大事清除,保留重要的主要建築,以70%以上的麵積園林化等等。
1959年6月,在北京市文化局黨組的《請示報告》提出8個月後,中宣部對此作出回應。
《誰保護了故宮》一文中,引用相關檔案,披露了中宣部部長辦公會議討論《請示報告》的情況:
中宣部部長陸定一表示:“我們對故宮應采取謹慎的方針,原狀不應該輕易動,改了的還應恢複一部分”,“關於房子改造問題,小房、小牆可以拆一些,但要謹慎。馬路可以寬一些,這是為了消防的需要,不是為了機動車進去。故宮就是要封建落後,古色古香”,“搞故宮的目的就是為了保留一個落後的地方,對觀眾進行教育,這就是古為今用”。
1964年6月12日,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參加故宮複原陳列的討論,第一次看到了陸定一在這次中宣部部長辦公會議上的講話記錄。當天,他在日記裏寫道:“如果不是這次定一同誌頂住,故宮真不知如何得了。可能現在已是麵目全非了。有些人是好心辦壞事。好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它的反麵,這就是辯證法。”
改建計劃被再度提起
1963年2月,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在北京展覽館舉辦“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匯報展覽”。此間,故宮改建計劃被再度提起。
有關規劃官員和技術人員被召集至頤和園聽鸝館用餐。席間,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引經據典談論故宮,稱故宮自古以來就是變化著的,溥儀為騎自行車還鋸掉了故宮的門檻。
1963年3月25日,吳晗在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刊物《前線》的“三家村劄記”中,發表《談北京城》一文,為故宮改建造勢:“現在保留下來的清朝的宮殿,不但不是明朝的原來建築,而且,也不完全是清朝原來的建築。當然,作為一個古代建築藝術品,應否保留以及如何保留,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問題,不過,要是像某些人所說,因為是古代建築,就絕對不能改變,把事情絕對化了,那也是不符合曆史實際情況的。”
吳晗得出結論:“北京城的曆史發展告訴我們,無論是城市建置,政治中心,街道布局,房屋高低等等,都不是不可改變的。相反的結論是必須改變。我們必需有這樣的曆史認識,才不致於被前人的陰影所籠罩,才能大踏步地健康地向前邁進。”
董光器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變錄》中,印出一張1963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製作的北京城區布局方案圖,顯示天安門、端門、故宮皆被拆除改建為大型公共建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其信號是吳晗響應毛澤東倡議而作的京劇劇本《海瑞罷官》遭到批判。
在這場風暴中,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劉仁、鄭天翔等7人和副市長吳晗、樂鬆生等6人分別被扣上了“叛徒”“特務”“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反動資本家”“反動學術權威”等罪名。劉仁、鄧拓、吳晗被迫害致死。
Totally agree!
能跟老毛說上話的基本上都去見馬克思了吧。咱跟這兒也就一感歎而已,要連感歎的權力都沒有,紅衛兵小將也太過分了吧。
當初梁思成老先生鬥膽進言毛爺爺建議建都於京城之外,被打入“地獄”。如早生幾十年,也未必有梁老先生的眼光、勇氣或進言機會。當初沒眼光未必如今看不見。當初沒勇氣未必如今不反思。當初沒有進言機會如今至少可在網上忽悠兩句。隻當是前車之鑒,不要再作曆史罪人罷了。要認為迄今的破壞是理所當然,就悲哀了。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本周最受歡迎的博客
2. noso: 瀟灑人生路
這是轉貼,有人竟敢如此攻擊
亂枝空巢寒鴉,
巨蛋獨臥無家。
虛襠空懸褲衩,
夕陽西下,
鳥去蛋飛天涯。
這一首仿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說的是最近北京的三大形象工程:國家體育館-鳥巢,國家大劇院-巨蛋和中央電視台新樓-大褲衩。這三座建築構思新穎奇特,造型追求象形。但象形的問題就是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如有人就說鳥巢有些類似圓口的醫用坐便器。
把這三大形象工程放在一起研究,你就會發現,它們在一點上都是一致的,就是都是性符號。大家都知道中文“蛋”的意思。鳥巢就是蛋窩。大褲衩也是蛋窩。鳥巢的鳥在中國古代還是多音字,念diao3,意思是那話兒。《水滸》中李逵的口頭語就是“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所以鳥巢也可理解做那話兒之家,和大褲衩是一個意思。
我猜設計者的本意是因為中國近年來陰盛陽衰,所以用這些性符號來提升中國的陽剛之氣。雖然本意不錯,但是由於一念之差,效果適得其反。你想無蛋無鳥的空巢,襠下虛空的大褲衩和形單影獨的一顆蛋不都是說明陽剛不振,性能力缺失嗎?
所以有打油詩兩首做結:
鳥巢即蛋窩,
蛋窩是褲衩,
褲衩無一蛋,
一蛋難開花。
裸卵無巢蛋無家,
襠下空餘大褲衩。
陽剛不舉唯一蛋,
鳥去蛋飛各天涯。
支持評論。
城市規劃並不是如您所說的那麽容易,最完美的方案就是保留舊城而將所有新建築建於郊外,而從49年建國後北京的城市規劃基本上遵循了“破舊立新”的原則,您現在才感覺不對,已經晚矣。如果早生幾十年,您還可以跟毛爺爺提個建議不是?
以此為據,我對新央視大樓就不敢恭維。有人說它是個大褲衩,是太損了一些。不過該設計太不顧美學,完全破壞了對稱的理念,也不符合力學要求。純粹為奇而奇,簡直有點奇醜。如果選世界上最醜的建築它或許有機會入選。
都把家鄉比做母親,我們的母親一身是病,血脈不通。需要的是保健康複,不需要那個“一側的隆胸”
同感!
有人就是喜歡牢騷埋怨!世界最好以自己的意誌改變,而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反正什麽都不對!
中國有句古語,叫站著說話不腰痛。
我們不知道你是否有辦法把如今的“四合院”改造成你說的那種?十幾戶擠在一起,那些人去哪裏住?為了保留給大家看?還是為了民生?
該保留的地方已經保留了。
有了高樓大廈,又說沒感覺了
感情你不住北京,就希望北京一直是後花園,隨時回去玩玩,不要改變,很自私的想法,跟美國人自己拚命發展,把印地安人的土地和文化變的麵目全非後,卻指責中國和其他落後國家有了點發展損害到了傳統文化
報道鏈接:
http://www.cohre.org/beijingreport
同意。我隻是發發牢騷憂傷一下兒而已。既然已破壞,也隻能在這基礎上說話。但仍至少應承認到我們做了毀壞中國曆史文化的事情。當然,現在已開始認識並有所改變。即使接受破壞的事實,我覺得大劇院仍不是地方。不僅是造型。北京城建規劃總體上說需從根本上檢討。
保留古城未必以冬冷夏熱蹲公廁為代價。世界上古城現代化改建的多了去了。即使50年代,也有不少四合院被改造。外觀照舊,庭院依然,屋裏則不一樣了。甚至看門人和保姆住間(上台階兒跨門檻兒推大門兒往左瞅)也改成車庫。不過那多是國家領導人的宅字。但至少整體上沒破壞吧。
一不小心舉了兩個巴黎的例子,但我並不是拿北京和巴黎比,我想說的是因為眾口難調,新的建築存在爭議不足為奇.一個作品的真正價值要在很多年之後才能顯露出來.北京從57年拆掉城牆之後已經不是原來那座真正意義上的古城了,之後的一係列改造早把它弄得麵目全非了.沒有保護古城,在它旁邊發展新城這確實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但是就事論事,我並不認為近十年來,北京的改造是失敗的.拆掉原來的胡同,把大劇院放在那裏,我並不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相反,站在景山上看下去,尤其是在晚上,我覺得是非常美的一個景點.能夠保留原汁原味當然最好,但既然已經打破了傳統,就不要再拘泥於小節了吧.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全球居住權與反迫遷中心"(COHRE)近日發表了題為"同一世界,誰的夢想?"的報告。報告中主要以2000年以來北京城市住房狀況的發展為內容。根據該報告,北京在過去8年內,共有150萬居民被政府強製搬遷。而城市規劃的主要原因是08北京奧運會。北京市為了舉辦奧運會,修建各類設施以及改造舊城,大肆拆除居民用房,強製市民搬遷。
說不好,反正不好辦。
假如北京'四大金剛'都在內環以外,誰愛花錢搞新玩意兒,誰也不計較。現在把那'鹹鴨蛋'蓋在天安門廣場旁邊,更以前的曆史文化較勁,就是豈有此理了。除非你讓其他所有的建築向'鹹鴨蛋'俯首,否則就是跟天安門廣場唱'對台戲'。
這我同意。
在艾菲爾鐵塔上放眼望去,巴黎是很整齊的,古色古香的。再說了,那鐵塔離協和廣場還有段距離。您在瞧瞧這大劇院蓋的這地兒!老毛在的話說什麽也不會同意的.
哀,欲哭無淚,能留給子孫後代的就剩下蓋了拆,拆了再蓋的這點兒費銅爛鐵了。
北京和巴黎沒有可比性。
巴黎的文化大環境沒有被破壞。埃菲爾和玻璃金字塔,雖有爭議,但對整體影響有限。說實在的固然我對天安門廣場的必要性有懷疑,老北京整體,加上廣場和大會堂博物館我個人還能接受。因為大環境沒有大變,且建築形式有一致性。如今北京已不複存在。再加上一個大劇院,整個兒一個莫名其妙。說是鴨蛋那是抬舉。整個兒一大墳頭。當然我不否認從設計角度來說挺有意思。有空兒咱也想進去看看。不過,那不是地方。
讓我再加一點,實際上自1949決定在北京建都,以中南海作為黨及政府中央辦公和毛等駐地時,對北京建築文化的破壞就開始了。
在北京長大,還記得爬城牆,護城河釣魚。從複興門沿複外大街馬路中間的綠地帶(兩側都是兩人抱的鑽天楊)一直走到公主墳兒。東、西單和東、西四牌樓們,天安門對麵的牌樓。。。。
人們可能知道,公主墳兒及以西軍隊大院一帶曾有一名“新北京”。據說是當時日本鬼子占北京時起的名字。如是,我真是無語了。
試想,如站在景山山頂往下看,一片金頂紅牆的紫禁城被一片深灰的片瓦四合院胡同環繞,加上高高的城牆和9個雄偉的城門。那才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文化遺產呐。即使所有的政府和現代化建築都建在“新北京”,所有現代建築不過是在“天邊”。
如今北京的市政建設除了破壞曆史文化之外,還不知道是以人或以車為本。說以人為本吧,過街逛店不得不上橋下溝。下了公車站走到哪兒都要用個若幹分鍾。過天安門長安街到哪兒沒10分鍾不談。說是一車為本吧可到處難左拐,停車更別提。。。。
北京需要發展,很多新建築也很有特色。但不能以破壞文化為代價。罪過呀。
北京的崔愷,口碑不錯,就是讓什麽老外大師壓得抬不起頭來。還是中國人看不起自己的中國設計師。
前幾天放建國以來的紀錄片,感覺毛臘肉就知道成天鬥,鬥天鬥地鬥人,對其他一切都無知或者盲視
別逗了,老外隻是把家裏的玩具,拿到北京放大了蓋起來,給他個人立個碑。都是費大錢,不環保的主,隻有中國人民才願意花大價錢蓋起來。誰會認真考慮中國人的文化,前景?
想想法國人讓貝聿銘改造盧浮宮,討論多久才弄成這樣。那才是真正考慮法國文化呢。
個人看法,從毛主席紀念堂在天安門破土動工算起,北京的市政建設基本上是亂來的。
現在的北京基本上是洋不洋,土不土,中不中,西不西的混合體。
自力更生不能放在所有方麵。老外設計,又有設末不可?!!人家確實比我們的設計師站得高看得遠。
埃及的新博物館已經非常自豪的在目前的館介裏特別地對外宣傳,新館將由中國設計師設計(國際公開競投)!!!
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才能在北京蓋出一堆房子。北京以外,誰有錢蓋這種房子呢?
那鄉土鄉音。。。
曆史全無。
中央電視大廈-'玻璃大褲衩'。
還有'鳥巢','水立方'等,都是外國人設計的,中國建築師隻能當繪圖員。我是學建築出身的,看起來就讓人傷心。
不是去國多年、讓我不再“北京”了;而是去國多年,讓我更懂得北京、更以自己生為北京人為榮了。
多年以後,艾菲爾鐵塔居然成了巴黎的象征。很多人認不出凱旋門、分不清聖心教堂,卻沒有人不知道艾菲爾鐵塔……
剛和北京來的朋友聚在一起, 北京是高度緊張啊。 所有出租車司機路過天安門廣場可不能開窗戶. 好多地鐵站不停車,還有很多的限製,最好大家開奧運,老老實實 呆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