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尼西亞考古簡史

(2006-05-12 11:51:10) 下一個

原創作者:南林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位於亞洲南端, 地處赤道兩側,屬熱帶雨林型氣候,印尼領域西起蘇門答臘島,東至西伊利安島,橫跨五千公裏,南北跨越一千六百公裏;麵積廣達一九十二萬餘平方公裏,印尼群島位居太平洋與印度洋之要衝,堪為亞洲與大洋洲之橋樑。講到考古事紀, 十九世紀末於印度尼西亞爪哇中部特立尼爾 (Trinil) 出土的更新世時期「爪哇人」頭顱,堪稱東南亞乃至亞洲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

    印度尼西亞的考古從初創時期起便有三個中心。即考古資料的收集和編目;研究 和文物保護。這些工作主要是由從事不同職業的個人,以及私人和政府的研究機構進行的。 1913 年政府設立了考古局 (Qudheidkundige Dienst) ,考古工作變得更專業化了。考古局設立之前的主要工作是由外國研究者進行的。主要的研究者有威爾森 (Wilson) ,金斯伯格 (van Kinsbergen) ,拉斐爾(Raffles),弗畢克 (Verbeck),和杜布瓦 (Dubois)等。有關考古發現及其問題的專刊,文章和報告發表在各種刊物上。對一些學術問題諸如印度文化要素在印度尼西亞的滲透,所謂料珠 (mutisala beads) 的起源,印度尼西亞發現的銅鼓的起源等,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考古局作為科研機構主管考古工作,可以說是印度尼西亞考古學上的裏程碑。其從事的主要工作是: (1)研究,通常以完整的報告形式反映出來; (2) 文物古跡的修複於保護; (3)考古照片,繪圖資料的建檔; (4)發表報告和文章; (5)有助於考古工作的恰當的行政管理。 重視古典考古學 (印度 - 伊斯蘭教時期 )的研究, 但同時有的專家也漸漸地開始注 重史前史和伊斯蘭教文物 (Islamic antiquities) 的研究。 1931年,文物古跡法頒布以後,進一步明確了考古局的任務和領導地位。

    自考古局設立以後,在從事印度尼西亞古代曆史和藝術史的專家們的影響下,印度尼西亞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考古傳統。這種傳統一度促進了資料的收集,處理,和理論的形成。因此,印度尼西亞的考古工作在對田野資料進行分析解釋方麵是很先進的。隨著對碑銘學,古建築學,肖像學,史前史等的研究,修複工作的成功進行,為重建印度尼西亞的曆史提供了一個框架。但考古局的失誤是未培養各個領域急需的印度尼西亞自己的專家和研究人員。隻培養了田野工作所需要的技工。

    在這種情形下,因為許多研究人員都是荷蘭專家,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當荷蘭政府麵臨危機時,印度尼西亞的考古活動也陷入了停頓狀態。日本占領時期,剩下的很少印度尼西亞研究人員,恢複了考古工作。

    1945年到 1950年革命期間,原考古局在雅加達(Jakarta)設立了一個辦公室,在烏戎潘當 (Ujung Pandang) 設立了一個辦事處,留下的荷蘭研究人員作為管理人員。印度尼西亞考古學在政府結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即使在不穩定的狀況下,政府也努力促進考古局的恢複,開始新的工作和出版考古發掘報告。在考古局的恢複時期,開始培養印度尼西亞自己的研究人員, 1953 年,這個機構開始第一次由印尼專家來領導。 1956年,荷蘭考古學者回國後,所有工作均落入印度尼西亞人自己手中。這在印度尼西亞考古學史上是一個重大的事件。但因缺乏人員,資金和設備,工作進展緩慢,直到 1975年才有了新的起色。

    這時要進行較係統,細致的考古發掘已不大可能,隻有一些開銷不大的小型項目仍在進行。盡管如此,考古研究所還是擴充了機構,增設了四個地方辦事處。這些辦事處主要負責文物古跡的修複工作,而設在雅加達的總辦事處則負責組織協調。

    與外國的聯合研究項目已由史前史部 (Prehistory of Department)著手進行,開展了與澳大利亞,荷蘭,美國考古隊的合作項目。在合作當中,印度尼西亞隊得到外國隊的資助,這樣以來,在國家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考古工作也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美國福特基金會 (Ford Foundation) 提供了田野工作所需的儀器,資料,以及在國外短期培訓的經費等。

    在印度尼西亞考古學史上的另外一件大事是 197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的倡議下,宣布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佛教遺跡婆羅浮屠(Borobudur)為國際文物保護項目。

    1975年,國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Pusat Penelitian Purbakala dan Peninggalan Nasional)成立,專門負責考古研究工作。這時正值印度尼西亞政府貫徹執行第二個五年計劃之時。這一時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有所發展,獲得了從事文物修複,購置儀器,出版刊物和田野設備所需的基金。同時,曆史,考古理事會成立,專門負責文物保護工作。有了兩個不同的機構以後,任務和職責明確,在很短的時間內,考古研究工作的各個方麵均有了發展。

    國立考古研究中心下設史前史,古典考古,和伊斯蘭教考古等不同的研究部門。史前史研究部主要是從事整個群島地區的史前史研究,包括化石人類遺跡及早期曆史。古典考古研究部以研究印度佛教文化滲透的區域為主,諸如蘇門答臘 (Sumatra),爪哇 (Java), 加裏曼丹(Kalimantan),和位於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東部和西部的島嶼。伊斯蘭教考古部主要是研究群島的海岸地區,受伊斯蘭教影響的古代國家。所有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報告,專題論文,圖片,遊記等,多已在雜誌上發表。

    人才培訓方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考古項目的增多,荷蘭考古學者紛紛回國,培養更多的印度尼西亞考古學者成為當務之急。 1950年,在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大學設立了考古,古代史專業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History)。 1960 年在日惹 (Yogyakarta) 的加德馬達大學 (Gadjah Mada University),登巴薩(Denpasar)的烏達雅納大學 (Udayana University) 設立了考古係。這些大學的培訓項目和田野研究的進行,得到國立考古學研究中心和曆史文物保護理事會的合作與支持。一部分研究結果已在考古學研究中心和各大學的出版物,學報上發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印度尼西亞大學不但開設了體質人類學和人類進化課程,還派遣印度尼西亞學者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體質人類學博士學位。

    近年來,印度尼西亞人類學家與考古學家之間也增強了合作,改變過去不相往來,考古學家隻注重發掘,不注重研究分析的狀況。在實驗室設備和分析技術方麵,印度尼西亞的考古學研究也正在朝著自主獨立,不依賴國外研究機構資助的方向努力。就全國的情形來看,包括對新發現的遺址的分析研究,和對舊的遺址的再次田野調查,其目的除了根據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理論以外,更重要的是補充和說明現已建立的考古學理論。

    由於更新世人類化石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的發現,已使印度尼西亞成為亞洲尤其是東南亞人類起源與進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區域。一百多年來,西方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紛紛來到印度尼西亞探尋史前人類的足跡。 1994 年,法國和印度尼西亞聯合考察隊在婆羅洲(Borneo)東北部馬斯裏洞穴(Gua Masri)發現史前洞穴岩畫。 2004 年 10 月,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科學家又在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島 (Flores)涼鋪(Liang Bua) 洞穴發現史前的弗洛雷斯人 (Homo floresiensis )頭骨化石。據說弗洛雷斯人身材矮小,腦容量隻有 380cc。這一發現是對人類進化譜係 Family tree 的又一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