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菲律賓考古簡史

(2006-05-30 18:34:08) 下一個

原創作者:南林

        菲律賓共和國 (Repubilc of the Philippines)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西部海麵的菲律賓群島上,由7000多個島嶼組成, 呂宋島 (Luzon)為最大島(首都馬尼拉即位於此島上),位於菲律賓北部;其次為 棉蘭老島 (Mindanao),薩馬(Samar),內格羅斯(Negros),班乃(Panay),民多羅(Mindoro),雷伊特(Leyte)等。菲律賓群島地處熱帶,全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

        菲律賓是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國家。據說 最早生活在菲律賓島上的居民是內格裏托人 (Negrito, 又稱小黑人) 。公元前3000年後,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人和馬來人來到菲律賓。大約公元前 2500 年,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s) 的一支從台灣遷移至菲律賓的呂宋島北部並定居下來。帶來了石器和陶器製作技術。 16 世紀,西班牙著名航海家麥哲倫 (Ferdinand Magellan) 發現了這個東方的島群後,菲律賓便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1543 年,西班牙用西班牙王儲菲律浦的名字命名群島為 “ 菲律賓  ”,從此統治菲律賓長達 300 年。

        菲律賓的考古與東南亞其它國家相比有著悠久的曆史。法國博物學家和探險家阿爾弗雷德 . 馬歇 (Alfred Marche) 據認為是第一個在菲律賓進行考古調查的人。 1881年,當他第一次訪問菲律賓群島時,在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和卡坦瑞內斯島(Catanduanes)調查和發掘了幾個洞穴和露天遺址。他收集了人體遺骸,中國瓷器,貝殼,玻璃,青銅,黃金 飾物,木棺和甕棺。這是西班牙人征服菲律賓之前菲律賓文化的第一批文物。也預示了二十世紀中期菲律賓考古的兩個主題:與中國的貿易和甕棺葬。

        1859年至1860年,德國民族學家, 亞洲專家費多爾 . 伊戈爾 (Fedor Jagor) 在亞洲旅行時來到菲律賓。他收集了群島各地發現的史前時期墓葬出土的文物,親自調查了 薩馬 (Samar) 發現木棺葬的洞穴。後來, 1881年至1882年,德國化學家在薩馬島上調查了洞穴墓葬,報道了發現的木棺,陶罐,中國瓷器,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和人體骨骼殘骸。

        1922年至1925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卡爾.古瑟(Karl E. Guthe) 領導了菲律賓考古史上第一項係統的考古項目。這一項目的起因是在菲律賓各地不斷發現中國陶瓷器,通常是隨葬在墓葬中。於是關於菲律賓與中國史前的聯係,中國文化對菲律賓文化的影響等問題被提出來。密西根大學考古發掘隊的主要任務是探尋這些所謂 “闖入陶器“(intrusive ceramics)的性質和考古學內容。

        古瑟的主要工作是在米薩焉群島 (Visayan) 和 棉蘭老島 (Mindanao) 進行的。他調查了 542個遺址,其中有99個是洞穴。他作了地表標本采集,也做了小範圍的試掘。他發表了四篇簡報。盡管他的工作對菲律賓考古研究的直接影響不大,但是因為他把這些東西收藏在密西根大學博物館,後來吸引了一些學者前去研究這一領域。阿加.奧格魯(K. Aga-Oglu) 研究了這些藏品,並發表了一係列有關東方釉彩陶的文章,首次澄清了某些貿易品的起源與年代。蘇恒翰 (Wilhelm Solheim II)研究了這些陶器後,撰寫了一篇詳細的研究報告,收入他有關菲律賓史前陶器的研究論文中。這項研究在蘇恒翰有關東南亞史前陶器的相互關係的研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在菲律賓考古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奧特利 .拜葉(H. Otley Beyer) 。他被稱為菲律賓人類學與考古學之父。 1905年他剛到菲律賓群島時,隻對菲律賓的人類學和文化史感興趣。直到1926年他在馬尼拉以北的諾瓦裏切水壩(Novaliches Dam) 發掘,出土了史前時期的藝術品,從此迷上了菲律賓考古學。他在菲律賓大學創立了人類學係,他以係主任的身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地收集了幾乎所有有關菲律賓史前史的資料和藏品,收藏在菲律賓國立博物館。使他成為在過去至少 30年中該領域的獨一無二的人物。遺憾的是他從未發表過一個發掘報告,隻發表過許多普通的介紹性文章和專輯,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地發現的文物總目錄,和一份菲律賓群島通俗史前史。他的大部分藏品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餘的也在1967年他去世以後下落不明。

        拜葉主要研究的是器物類型和分布,對於他所看到的器物型式的解釋,也主要是根據菲律賓和東南亞人種誌研究中所使用的文化,曆史概念所作出的。他的思想和理論受到印度尼西亞考古學家卡倫菲爾(van Stein Callenfels),和奧地利文化曆史學家 海涅 .革爾登(Heine-Geldern) 的作品和書信的影響。由於拜葉在菲律賓考古學和史前史研究中的地位,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1940年,奧洛夫.詹斯(Olov R.T. Janse) 在哈佛大學資助下來到菲律賓,他在八打雁 (Batangas) 的卡拉塔根 (Calatagan) 發掘了三個遺址,大約七十座墓葬。測定了一組精確的年代數據。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菲律賓的考古工作轉入了一幫年輕人的手中。他們大都是從美國大學民族學或考古學專業畢業,和拜葉一起工作過,或是接受過他的培訓者。他們是埃文傑裏斯塔(A.E. Evangelista),弗克斯(R.B.Fox),蘭達(F. Landa)和蘇恒翰等。弗克斯是國立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負責大型的田野項目。蘇恒翰對菲律賓的陶器傳統和這個東南亞地區的考古作了廣泛的比較研究。

        田野工作主要是對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的洞穴和露天遺址,甕棺葬遺址進行小規模的發掘。爭論的主要問題是菲律賓的“舊石器時代”問題和史前時期菲律賓與亞洲其它地區的關係問題。1958年,由弗克斯主持,對含有陶瓷器的大型遺址進行了大範圍的發掘,其中包括馬尼拉的斯塔安娜(Sta Ana)遺址,拉古納湖(Lake Laguna)沿岸的遺址群,宿務(Cebu)的大型遺址,阿古桑河(Agusan River)河口的一個遺址。考古工作的重點是搶救重要的,有價值的藝術品,考古分析和研究的重點是陶器的類型和年代,進一步探討中國文化對菲律賓晚期史前文化的影響。

        拜葉早已預言可能與爪哇人同時,菲律賓群島就有人居住。1957年12月孔尼華(G.H. Ralph von Koenigswald) 到卡加延旅行並做田野調查,他在呂宋島北部發現的石器據認為與爪哇的石器很相似,同為石英和砂岩礫石器。而且在附近還發現了中更新世脊椎動物化石。 1962年,菲律賓國立博物館在進行人種史調查期間,在巴拉望島(Palawan)西部的邊遠地區發現了洞穴遺址群。在弗克斯的主持下進行了長時間的大麵積調查和發掘。在最大的洞穴塔崩洞穴(Tabon Cave) 發現了可以馬來西亞沙撈越州 (Sarawak) 的尼阿 (Niah Cave)洞穴的發現物相匹敵的史前文化沉積物,斷代為距今9000年至30000年。1971年,對呂宋島北部的地質,考古調查工作開始,但動物化石與石器之間的關係,地層的年代是更新世還是全新世還存在疑問。

        在菲律賓考古中較重要的課題還有甕棺葬(jar burials) 問題,在巴拉望的塔崩文化叢 (Tabon Complex) 洞穴 和西棉蘭老島哥打巴托 (Cotabato)的庫拉曼高原(Kulaman Plateau)的洞穴中,均發現了重要的甕棺葬遺跡。尤其是1964年由維克多.迪卡蘭(Victor Decalan)和漢斯.卡斯登(Hans Kasten) 在馬農古爾洞穴 (Manunggul Cave)發現的馬農古爾甕棺(Manunggul Jar),被稱世紀的發現(find of the century)。1991年,在薩蘭加尼(Sarangani)群島的皮諾爾(Pinol) 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人形甕棺 (anthropomorphic burial jars)。木棺葬,通常是船形棺(boat-shaped coffin) 在菲律賓也有發現 , 還有與陶甕有別的陶棺葬,如蓋子呈人字形的陶盒葬(pottery boxes)也在內 內格羅斯 (Negros) 島南部發現。

        在菲律賓考古史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蘇恒翰,他在菲律賓和東南亞作了幾十年研究。他詳細研究了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的菲律賓陶器文化。他研究的基礎是古瑟在菲律賓中部收集的材料和他發掘的位於馬斯巴特島(Masbate)的卡拉奈洞穴遺址(Kalanay Cave site)。他研究了菲律賓陶器文化叢與東南亞史前陶器的關係,並定義了沙螢-卡拉奈(Sa-Huynh - Kalanay)和巴烏-馬來(Bau-Malay)陶器傳統。他認為在菲律賓至少有四種陶器與沙螢-卡拉奈陶器傳統有聯係,這四種陶器是塔崩(Tabon),卡拉奈(Kalanay),巴古潘陶(Bagupantao)和阿辛(Asin)陶器。蘇恒翰認為沙螢-卡拉奈陶器傳統與從東南亞進入太平洋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 的分布有著密切的聯係。為了避免用詞混淆,他引用了努散陶 (Nusantao) 一詞來代表早期的操南島語者。在古南島語中 Nusan就是島嶼, tao就是指人,Nusantao就是島嶼之人的意思。他認為這些早期的島嶼之人是在菲律賓南部,婆羅州東部,新幾內亞西部地區繁衍的航海民族的代表,正是他們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中把沙螢-卡拉奈陶器傳統的要素傳播開來。無論這個理論正確與否,這都是對菲律賓考古在東南亞文化叢中的肯定。蘇恒翰對菲律賓考古學研究的主要成果收錄在他的<<菲律賓中部考古學>>(Archaeology of Central Philippines)一書中。

        有趣的是,近年來為了探討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到底是起源於東南亞海島,還是起源於中南半島沿海一帶,或是起源於中國華南,遷移到台灣,從台灣南下移入菲律賓群島,進而擴散到太平洋和其它地區,為此,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類學係教授彼德.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 在綜合分析東南亞與大洋州考古證據的基礎上,親自到菲律賓呂宋島等地進行考古調查發掘。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台灣學者也與菲律賓國立博物館合作,在菲律賓呂宋島卡加延(Cagayan)河穀作考古調查和發掘, 目的也在於探尋南島語族的起源地或原鄉(Homeland)。

        為了表彰蘇恒翰對東南亞和菲律賓考古學的貢獻,2003年3月,蘇恒翰的一些摯友捐資成立了蘇恒翰菲律賓考古學基金會(The W.G. Solheim II Foundation for Philippine Archaeology, Inc) 。該基金會初步的目標是在巴拉望的埃爾尼多 (El Nido) 建立研究站,發掘附近的艾勒岩石蔭(Ille Rock Shelter) 。1998年對該遺址的發掘工作就已開始。遺址的碳素斷代為距今10000年。蘇恒翰個人認為艾勒洞穴(Ille Cave)的發現物有可能改變菲律賓乃至東南亞的史前史教程。

        五十年來, 馬尼拉的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宿務的聖卡洛斯大學(San Carlos University in Cebu),和杜馬格特的西裏曼大學(Siliman University at Dumaguete), 都開設了考古學課程。1995年,菲律賓大學設立考古研究項目(Archaeological Studies Program) 。第一任負責人是菲律賓考古學者尤瑟比奧 .迪鬆(Eusebio Z. Dizon) 。現在的負責人是維克多 .帕茲(Victor J. Paz) 。國立博物館的考古學者也是該研究項目的成員,兩個機構合作進行了許多研究項目。在過去的幾年中,菲律賓大學考古研究項目 (U.P. ASP) 也 得益於客座教授,舊石器考古學專家 阿爾弗雷 .德帕裏克(Alfred F. Pawlik) , 2001年,他為考古研究項目主持開辦了一期田野學校(fieldschool) ,在新怡詩夏 (Nueva Ecijia) 調查發掘了一個稱為阿汝波爾 (Arubol)的遺址。出土了早期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其中包括一件手斧,是距今菲律賓唯一的發現。石器組合與中國華南考古遺址的出土物相似。而中國華南的遺址斷代為距今80萬年。

        今天的菲律賓考古,在某種程度上依然遵循著與國外考古機構和專家密切合作的路線。不但引進外資,也利用國外的專家,先進的方法,技術和信息。尤其是水下考古(underwater archaeology)等新的領域。合作的主要對象是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美國和台灣的考古學者。在國內,考古學者也開始加強與曆史學者,民族學者的合作。國立博物館仍然是菲律賓主要的考古研究,收藏,教育中心。負責實施重大的田野調查發掘項目。新近成立的國立文化藝術委員會(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也是一個對菲律賓地方文化和教育事業進行監督管理的重要機構。它已出版了多種與考古研究有關的教育資料。許多特殊的考古研究項目也都是通過這一委員會獲得必要的資助。一些從國立博物館退休的考古學者也轉向這裏做谘詢指導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