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國考古簡史

(2006-04-10 20:29:35) 下一個

原創作者:南林

    泰國史前考古學的研究發展與其它東南亞大陸國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1904年<<法國遠東學院院刊>>(the Bulletin of Ecole Fransaise d'Extreme Orient)收錄的有關泰國的資料,對於在泰國建立一個類似的學會起了重要的作用。2月26日,在曼穀東方賓館(Oriental Hotel) 舉行了一次會議,由39個對此感興趣的人參加,目的在建立一個學會 “研究和增進暹羅及周邊國家的藝術,科學和文學的發展 ”,發表學術論文,建立一個圖書館,扶持一個人種史博物館。暹羅學會成立後,得到皇家的資助,它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就是由丹龍親王(Prince Damrong) 撰寫的,題為 “論阿育塔王朝的建立” 。暹羅學會的研究範圍很廣,但考古學的研究從學會建立之初便是一個主題。在1904年4月7日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科羅內爾. 傑裏尼(Colonel Gerini) 便重申考古學和碑銘的重要性,鼓勵那些住在曼穀周圍的人們向學會報告新發現的東西。這一方案得到人們的響應,到第三次年會召開時,果然就有人提交了有關蒙河(Mun valley)流域文物的論文。學會成立的第一年底,會員便增加到成立之初的四倍。人們對考古學的興趣與日俱增。博爾克(W.W. Bourke) 的通信中描述了泰國半島的考古遺跡。他談及了許多在甲米(Krabi) 發現的來自印度的串珠,並認為在普吉島發現的利用礦井開采錫礦的方法起源於印度。盡管暹羅學會把具有廣泛興趣的學者們召集在了一起,但因為缺乏政府的資助,暹羅學會從未聘用專業考古研究人員。因而,泰國政府於1924年建立了暹羅考古局(Archaeological Service of Siam) ,這個機構主要從事對一些偉大的曆史遺跡如華富裏(Lopburi)和阿育塔(Ayutthaya)的管理和保護。兩年以後,暹羅博物館建立,負責遺址和文物的保護。

    1927-1928年間,鑒於泰國位於中國和發現早期人類化石的印度尼西亞之間,當時北京大學的步達生博士(Dr.Davidson Black) 前往泰國探索史前人類從或通過泰國到中國北向移民的可能性,但未發現任何證據。

    埃文斯(I.H.N.Evans)或許是第一個報道泰國的史前器物者。他在1931年出版的<<暹羅學會會刊>>上發表<<暹羅半島素叻的石器>>和<<論素叻的石器>>兩文,對泰國半島發現的磨光石斧和素叻的繩紋陶片進行了描述。而瑞士人弗裏茨. 薩拉辛(Fritz Sarasin) 則是第一個試圖在泰國進行田野調查和發掘,探尋早期人類遺跡的外國人。1931年,他主要在北部清邁(Chiang Mai)和清萊(Chiang Lai)附近和中部平原地區的華富裏周圍進行了調查。

    泰國人本身在研究藝術史和古代太文明的遺跡方麵確實獨占傲頭。而對史前史的研究,除了早期的幾項與外國合作的項目之外,則幾乎是空白。兩個早期的項目都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引起的。荷蘭考古學家範. 希克倫(H.R. van Heekeren) 博士不幸被日本人抓獲,並被迫和數千名戰俘一起遣送到北碧府(Kanchanaburi) 去修築曼穀-毛淡棉鐵路(Bangkok-Moulmein Railway)。在此期間,他在班高村(Ban Kao)附近奎諾伊河(Kwae Noi)河穀地帶的河流階地上發現了史前的石器。大戰時的不平凡經曆,成為他舊地重遊的原因。戰後,他自願返回那裏去作研究。他的最早的一篇報導發表在1947年的一份<<倫敦插圖新聞>>(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上,題為 “來自死亡鐵路之石斧”(Stone Axes from the Railroad of Death), 從而打出了泰國史前史的大標題。威廉. 亨特(Wialliams-Hunt) 在皇家空軍服役,因進行航空攝影,對泰國東北部的環形的有護城河(壕溝)的城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三個早期的人物是奎裏奇. 威爾斯(Quaritch-Wales) ,他的主要興趣是藝術史。他研究了許多大型的早期曆史時期的城址,並於二次大戰前後對其中的幾個遺址進行了發掘。

    1956年,美國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Peabody Museum, Harward University) 研究舊石器問題的專家莫赫蘭教授(Prof.Hallam L. Movius) 看了希克倫送去鑒定的石器後,派年輕的史前史專家卡爾.海德(Karl G. Heider) 前往泰國進行考察,他試圖確定希克倫當年發現物的原出土地,結果在北碧府班高村(Ban Kao)周圍發現了幾個擁有石器的地點。他在1958年<<亞洲觀察>>(Asian Perspectives) 第2期上撰文<<泰國的礫石工具叢>>(A Pebble-tool complex in Thailand) , 1960年在同一刊物上發表<<北碧府的考古新發現>>(A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Kachanaburi) 闡述其考察結果。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於幾個主要的發掘項目的實現,推動了泰國史前史的研究進程。這些項目包括對含有豐富的隨葬品的墓葬的發掘。泰國和丹麥組成了聯合考察隊,對班高(Ban Kao) ,賽育(Sai Yok)和翁巴洞穴(Ongbah cave)進行了發掘。這是戰後或許也是泰國曆史上第一次正規的調查和發掘。佩爾. 索倫森(Per Sorensen) 在班高(Ban Kao)附近還發現了邦(Bang)遺址。之後,沃森(Watson) 和盧夫斯-威索瓦(Loofs-Wissowa) 在穀恰倫(Khok Charoen) 發現了第二個重要的墓葬遺址。隨葬品有完整的陶器,貝殼製的飾物和石斧。貝阿德(Bayard) 在農諾塔(Non Nok Tha)的發掘始於1966年,延續到1968年。蘇恒翰(Wilhelm Solheim II) 把此項目稱為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和泰國藝術廳(Thai Fine Arts Department)的聯合發掘項目。這個項目也是一個較早的培訓項目。有30個泰國學習考古的學生參加了田野工作。這個墓葬遺址除了發現完整的陶器,貝殼和石製品外,還發現了青銅器,提出了泰國冶金業的發生遠比迄今想象的要早的可能性。

    1974-1975年間,在戈爾曼(Gorman) 和查魯翁(Charoenwongsa) 的領導下,在班清(Ban Chiang)進行了發掘。這是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和泰國藝術廳的聯合發掘項目。該項目進一步強調培訓泰國考古學者。這一項目和後來的諸項目,進一步提高了泰國考古學者的研究水平,而且不僅隻限於藝術廳,大學和博物館體係。泰國考古學者在田野工作,研究分析工作方麵所做出的貢獻,遠遠超過外國的訪問學者。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泰國在考古田野調查發掘(尤其是古人類學和冶金史研究領域),人員培訓方麵,更進一步加強了與國外特別是美國,新西蘭和歐洲學者的合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泰國史前史的全貌將會越來越清晰,並將有助於東南亞史前史和中國華南史前史的研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