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網,開往中國網球春天的梅塞德斯牛車

(2006-08-22 18:28:30) 下一個
全球轉暖,冬天沒有了冬天的樣子,不僅僅表現在氣溫上,就連中國體壇也跟著湊熱鬧。這不,澳洲網球公開賽,中國女雙昨天曆史性地衝進前四,“金花”盼春歸了。 花兒都開了,媒體這些根根草草什麽的,也得往外拱拱。於是乎,各大媒體報章,爆竹一聲新春到,紅字標題,“驚天大逆轉”,“曆史突破”,“澳洲大捷”,儼然一付“中外友人齊歡慶,你不高興也得跟著高興”的架子。 至於的嗎? 中國發展了幾十年的網球,直到今天,才剛剛在別人愛搭不理的女子雙打上有了“突破”,是可喜還是可悲? 有人說,咱中國人體質太差,打不了網球?記得以前曾經和張德培有過一麵之緣,當時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個兒怎麽這麽矮呀”?可不是嗎?一米七多的人,現在在中國運動員裏,恐怕隻有體操隊和跳水隊裏才能找的著。再回頭看看劉翔王軍霞他們,那在百分之九十靠身體的競賽裏都跑過了出身黑非洲的兄弟姐妹,怎麽還能說我們的體質差呢?就算體質差了,再差差不過山那頭兒的印度兄弟吧?人家網球雙打常年的世界第一,戴維斯杯隨便地滅中國隊,害得我在我們小區裏,看見印度人打網球都不好意思過去。 所以你跟我說體質不同,我跟你說體質沒問題。自打他老人家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之後,咱就再也不是什麽“東亞病夫”了!就算現在又時興吃點兒藥,弄個“東亞藥夫”的說法,那咱吃的也是強身健體,或者增強生活情趣的藥,咱中國人,體質沒問題! 喊完上一句,趕緊一捂嘴!媽呦,這“體質”會不會是諧音?人家興許說的是“體製”? 從1992年的李芳,到2000年的易景茜,再到去年的彭帥;從2000年塔什幹公開賽的女雙冠軍,到2004年的奧運金牌,再到現在這場還沒有走完的路;中國網球看上去熱鬧,但卻總是在那麽個高低不就的地方晃來晃去。今年運氣好一點,就能有個“突破”,明天稍微不留神,“分獎金”之類的破事兒就冒了頭。人家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等等,等等,怎麽就沒有這些邪行東西? 我不會打網球,隻能看;我更不認識任何網球界的“資深人士”,隻能猜。但隻要你稍微留神一丁丁點兒,這春意盎然的中國網壇,就怎麽看怎麽別扭了。澳網,就怎麽看怎麽像一輛“開往春天的”梅塞德斯牛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