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盧無為

公的 老的 還能種花 養魚 打高爾夫,在美偷生。
博文
(2023-09-27 10:18:10)


法蘭西綽號是高盧公雞。
巴黎聖母院去過兩次,還爬上裏麵觀摩卡西莫多的生活。裏麵的木料真是巨大,可惜一場大火燒垮了尖塔。
尖塔頂上的東西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是一隻鑄鐵公雞,這家夥掉下來居然沒有摔壞,可以修好後再放上去。
法國國民性和中國有點像,話題太大。不提也罷。
從前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很受百姓歡迎,因為他的施政綱領很簡單明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25 18:48:17)

記得八十年代初,北京前門大柵欄的大碗茶吆喝:
三分錢管飽,五分錢洗個澡!
很幽默。
漲價後麵對顧客質疑也是理直氣壯:
這是改革價。
有道理。
(圖片全是俺自己的土特產)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20 20:01:01)

前些年紅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卻不以為然。總導演自幼家境清寒,到央視多年也隻是吃了北京多年大眾菜館,完全說不出南方各地當季食材的特色精髓。
前陣子看“阿星探店”,小夥子不錯,全國各地吃得風生水起,有特色。日本有個節目“孤獨的美食家”,一個叫五郎的人到處吃各個小店的特色菜,讓人口水直流。
今天看到演員帥哥李光潔的“拿一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20 18:01:53)

院子裏親手鋪的這條羊腸小道,兩尺寬的枕木間距一米,有坡度有曲率,還有麥冬夾道歡迎。
這路我喜歡走,鹿也喜歡,還順便啃了道旁的月季和棣棠。
鬆鼠也喜歡,有次我在走,兩個嬉戲打鬧的鬆鼠從我腿間跑過,撞了我也不道歉,勇往直前還義無反顧。
這兔崽子也喜歡走,有次我走在一半,它迎麵翩翩而來,躊躇一下,跳一邊讓我先走了,然後再自己揚長而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12 18:50:42)

疫情三年,能回憶起來的事情,就是上癮一樣打高爾夫。
水平不行,行頭卻一大堆,嚇死寶寶。
為此笑話也不少:
有次到了球場,發現忘了穿高爾夫鞋,隻好回家去拿。
更過分的是,還有次開車到停車場,球童開了電瓶車來,打開後備箱,卻發現整個球包就沒有拿上車,猶如到了戰場,發現自己赤身裸體。
這些都好說。這年頭,開始丟三落四。
有次去C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4-09 18:21:22)

這一周都是高爾夫,而且在四天激烈爭奪後,今天達到高潮。西班牙名將拉姆不僅如願以償奪得大師賽綠夾克,而且排名重新世界第一。
拉姆疫情三年裏兩次感染,不僅因此退出東京奧運會高爾夫比賽,而且在巡回賽遙遙領先的最後階段因檢驗出陽性而功敗垂成。誰都能感到他心中的痛苦。
一直喜歡他,不僅因為他上杆快速小幅度,而且他的水桶腰也深得我心。
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3-29 17:55:48)

遷徙的知更鳥每年春天都如期趕到,熟悉的老朋友了。
它們很少在飛,大多數時候都在地麵覓食,常見草地或枯葉下翻出蚯蚓拉扯的景象。一方為了吃食,另一方是為了逃命。蚯蚓是低等動物,拉斷了也會自我痊愈的。
知更鳥地域感極強,尤其築巢培育下一代的期間,互相追逐搏命。
但是,在遷徙出發前和剛剛初春回來時,它們是成群結隊棲息活動的,因為天敵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3-26 09:11:16)

季節交替總有征兆的。
上海的四馬路一帶,解放前是風月街,路上常會遇到胡適劉半農這幫人來打麻將。
解放後,福州路改了風水,成了書店一條街,順便樂器印章旗幟獎杯,應有盡有。
這些年,紙質圖書不景氣,古籍書店音響書店三聯書店外文書店舊書店紛紛打烊,甚至出現圖書論斤賣的盛況。政府為了維持特色街道,進行人工呼吸,造了上海書城,五六層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3-25 21:05:52)


中國各地寺廟,跑過不少,最多的還是長三角的,香火旺,香客多。最喜歡的是天台山的國清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源頭),還在裏麵住過幾天,就是清靜無為而已。好像是2007年,當時還碰到中央電視台的“中國寺廟”攝製組,每天一起生活和深聊,他們其中大半也是臨時編製,時間長了,名字都忘了,記得有過聯係,聽說“中國寺廟”拍完後,他們大部皈依佛門,除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3-10 17:44:13)

院子的靈魂
錦鯉池。
米國木香應該改名木有香。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