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張又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1-12-04 08:39:02)
(245)
張又普:陣亡將士名單西方國家有一個傳統,每當傷亡慘重的戰爭結束後,政府和民間都會下功夫調查事實真相,總結經驗,還要建立一份陣亡將士名單,寫出所有陣亡者的姓名、年齡、履曆、家鄉、部隊、死亡地點和原因等詳細記錄。用這種方法,寄托人們的哀思,懷念陣亡者所做出的貢獻與犧牲,為陣亡者歌功頌德,樹碑立傳。1994年,我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Mont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1-11-27 08:09:18)
(244)
張又普:再談潘漢年2017年12月27日,《華夏文摘》發表了我的文章“潘漢年小議”,鏈接是“http://hx.cnd.org/?p=148588”。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抗戰期間,受毛澤東和周恩來委派,潘漢年代表延安政府前往南京,秘密會見汪精衛,簽署日汪共三方密約,相互停戰,事實上結成三方秘密軍事同盟。文章發表後,收到許多不同種類的反饋,全都表示文章內容令人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11-20 08:10:22)
(243)
張又普:醫生的職責故事發生在1979年前後,地點是西安西北大學家屬院。那時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不久,各項工作逐漸轉向正軌。學校老一代的知識分子年老體衰,經過文革洗禮被打翻在地後,大都爬不起來了,剛剛六十出頭的A教授就成了西北大學的資深教授。他年富力強,身體健康,活躍在科研和教學的第一線。他的長子與我同齡,是我的好朋友,他們家的情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11-13 08:02:57)
(242)
標題:我和黃先生
作者:張又普/柳知青1955年初春的一個早晨,濃雲密布,寒風凜冽,東海上的一個小漁島,船碼頭空無一人,隻聽得幾聲海鳥的淒鳴叫,格外冷清。一個青年男子佇立在海邊,遠望無際大海,欲呼無聲,欲哭無淚。他仰望蒼空,默默問道:“天哪!我該怎麽辦?”回答他的隻有東海波濤那低沉的吼聲,他知道,自己的生死今後是無法預料的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21-11-06 08:38:24)
(241)
張又普:反抗的藝術1966年爆發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場巨大的災難,數以千萬計的人遭到政治迫害,上至國家主席,下至平民老百姓,在血腥殘暴的政治迫害之下,數百萬人死於非命。遭到殘暴的迫害時,被迫奮起反抗者,當然為數不少。如張誌新的悲壯就義;傅雷的以死抗辱;馬思聰的絕命出逃等等。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不過,千千萬萬受迫害者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10-30 09:20:31)
(240)
張又普:盜竊技術很多年以前,美國微軟公司開發了一款實用性極好的辦公室軟件,取名為Office,市場占有率極高,幾乎人人都在用,缺點是價錢太貴。美國有一家A公司,購買了一套Office,按規定隻能給一個人使用,然而卻給公司的每一位員工辦公桌前的計算機裏都安裝了一套,節約了大筆開支。不過,公司高層沒有想到,公司員工數以千計,盡管大多數員工都熱愛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10-23 09:43:45)
(239)
張又普:黑瞎子島黑瞎子島位於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交匯處,全島麵積約327平方公裏,是兩江中麵積最大的島嶼。1860年前後,俄羅斯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將原屬於中國的外東北據為己有,黑龍江和烏蘇裏江這兩條中國的內河就變成了兩國的界河。中俄兩國的邊界糾紛,曆史悠久,錯綜複雜,我學術淺薄,知識貧乏,不敢亂講,隻想談一談黑瞎子島的故事。189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16 10:26:00)
(238)
張又普:私有製與公有製 我年輕的時候修過三年鐵路,因此多年來一直很關注中國的鐵路建設事業。我一直認為,像中國和日本這種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事業,而像美國和加拿大這種人口密度很低的國家,則應發展小汽車之類的私人交通事業。前幾年看到中國大力建設高速鐵路,我持支持態度。2018年12月,我回國探親,專門從上海乘高鐵返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10-09 10:46:43)
(237)
張又普:西北大學博物館我的父母親都是西北大學的教師,西北大學家屬院是我生長的地方,以至於我至今都認為,西北大學是我的家鄉。2018年12月我回國探親,聽友人說,西北大學新開了一個博物館,介紹了西北大學的曆史,我當然要去參觀一次了。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地方是:西北大學的名人錄。那些21世紀的新名人,我一個都沒有聽說過,而那些1960年代的十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10-02 08:52:50)
(236)
張又普:大學入學考試1970年8月至1973年4月,我在陝西省紫陽縣修築襄渝鐵路,隸屬於鐵道兵2師6團(5806部隊)學生4連,我們全連180餘人全都是來自於西安市的學生。那時,需要提拔幾位學生擔任領導,頭一位被提拔的人就是Z同學,他擔任連副指導員,是學生幹部中的最高職務,極為醒目搶眼。後來黨組織發展,頭一位學生黨員又是Z同學。修完鐵路之後分配工作,我們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