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1907年宋慶齡等人公費留學,是在庚款留學之前,可算是前奏吧。之前收集了相關學生的信息,也看到元亨利發表的入境資料,但未整理,現在補上。公費留美學生15人,中英文姓名也都找到,匹配沒難度。同行的還有好幾名自費留學生,有些未能識別(後來補全)。 自1881年留美幼童被召回以後,清朝政府以相當規模公費派遣留學生赴美學習的舉措中斷了20多年,雖然期間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茉莉花開。冬天在室內,枝葉徒長,開春前,一番猛剪,開花比較貼梗。 圖一 今年朱頂紅開得晚了些。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夾竹桃開得還比較齊整。 圖六 圖七 球蘭花情也不錯,同時開了好幾朵,看著還有後續者。 圖八 圖九 鹿和野兔很猖狂,破壞性很大。高型萱草花蕾都被鹿吃掉了。矮型萱草的花蕾,多被野兔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五月花,開不斷,芍藥過後是杜鵑。 圖一 圖二 很早就喜歡君子蘭大大的花頭,明亮和諧溫暖的橘色,也很好養。不過冬天要搬進室內,占地兒;春天移出,又常遭遇倒春寒,搬出搬進好幾趟。 圖三 圖四 圖五 5月20日前後,經曆了幾天大風大雨,剪去殘落的主花頭,芍藥側花頭漸次開放,恣意繁華褪去,花葶也不再挺立,但花兒依舊清新可人。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種芍藥十好幾年了,一開始沒注意是什麽品種,就叫它們紅芍藥和白芍藥了。 園子不大,曾將紅色和白色的花間隔種植。長著長著發現,白芍藥花,每年早三、四天開放,而且,白花植株比紅色的矮,長在一起很不和諧。後來分栽移栽的時候,把多數白花栽到後院坡上去了,園子裏還剩兩株白芍藥,說不定以後什麽時候也要移走。 圖一 圖二 前院的紅芍藥率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謝謝看帖,周末愉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4-16 17:04:40)

後院的兩棵北美海棠(Crabapple),還有紫荊花(Redbud),這幾天正在開放。美中偏北的地方,四月天氣仍變化無常,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風雨冰霜,幾天前還一陣一陣地飄過些雪。好在花朵小,有影響卻不明顯。趁著天晴的日子賞花拍花,不負一年一度春日花季。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ing-WhaiKuKating,1926Kyeiu-weiKao,1927 其中一位是顧靜徽(Zing-whaiku),在讀大四,畢業班。她是1923年庚款生,曾在上海大同大學學習。康乃爾大學畢業後,1928年獲得耶魯大學碩士學位。之後獲得密西根大學的巴伯獎學金(TheBarbourScholarshipsforOrientalWomen),入該校研究院深造。1931年顧靜徽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是中國物理學界第一位女博士。 另外兩位應該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查資料過程,發現這個資料。編者是清華學校校長周貽春,吳宓參與編寫,黎元洪題寫書名。 編輯後,縮小版麵,以比較易讀易查的形式,轉貼於此,與關心的朋友分享。點擊人名,可閱讀個人信息。雖是1917年(民國六年)出版,然不少清末民初留美人員,包括早期庚款留美學生,未被收錄,不知何故。 Z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經過多年的醞釀籌備,在1922——1928年,曹雲祥擔任校長的六年間,八年製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逐漸完成了向完全大學過渡,促成了清華大學的誕生。 招生情況自然隨之改變。從1922年開始,停止招收中等科學生;1924年開始停招高等科學生;1925年開辦大學部,並且開始招收大學一年級新生,大約130餘名,稱為新製學生;1925年還成立了國學研究所,有了4大導師的陣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者王天定,改革開放以後,曾在蘭州大學工作過約十年,對蘭大反右、文革曆史多所關注。寫過好幾篇關於蘭大副校長陳時偉的文章。?王天定:《從萃英門到夾邊溝,化學家陳時偉走過怎樣的路》原文鏈接: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c680e0dd8900445fde000cb摘錄文中一段,談到1950年代初期的“蘭大五教授進京上訪事件”的,看看和下麵網友說的是不是同一件事,事實究竟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