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20-06-18 13:18:16)

1948 1964   1948年1月,毛澤東在指揮平津戰役的緊張時刻,應天津市長黃敬之請,為《天津日報》題寫了報頭。看到《天津日報》刊登的鎮壓反革命大會消息,他立即批示新華社轉發。1964年7月29日,毛澤東重新給《天津日報》題寫了報頭。報頭下麵用鉛筆寫了幾行字: "萬曉塘同誌:天津日報報頭寫得很不好,現擬重寫過。送上重寫的四字,不知可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年輕時候的字跡:聽課筆記和信劄 作者:墨池選摘 毛澤東早期信劄《還書便簽》1915年 詠昌先生:書十一本,內《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叢報》損去首葉,抱歉之至,尚希原諒。澤東敬白正月十一日又國文教科(書)兩本,信一封。 毛澤東致蕭子升信1915年 子升學長惠鑒: 承上月三十日賜示,昨日始收到,敬悉一是。《甲寅》雜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6-18 12:47:29)

毛澤東的硬筆字 2018-08-1421:13 欣賞毛潤之的書法, 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翰墨飛舞與磅礴氣象, 還能領略指點江山的、激揚文字雄略文風, 獨得睥睨天地、獨領風騷的偉人情境。 玉英,陳玉英女士, 1957 不過,這主要是相對其毛筆字而言。 但是,主席的硬筆字會如何? 毛澤東青年時期就一直苦練硬筆字: ▼ 不難看出, 毛主席的鋼筆字&l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37年10~12月新四軍組建,1938年2月移入安徽,時4個支隊共10300人。第1支隊司令員陳毅,第2支隊司令員張鼎丞,第3支隊司令員張雲逸,第4支隊司令員高敬亭。 1939年5月,新四軍決定在皖中成立江北指揮部,由以第四支隊(時有5000人)為主的部隊組成,(有說,有第四,第五,和江北縱隊三個縱隊),由軍長葉挺,張雲逸(參謀長),鄧子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軍部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6-18 03:55:58)

?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向警予,蔡暢,楊開慧,鄧穎超,曾誌,康克清都是那個年代中國婦女革命的先驅,但都還不是專門的軍事領袖,我們今天談將軍,隻表提槍打仗的女英們。 賀子珍 張琴秋 賀英(賀龍元帥的姐姐)(無照片) 陳少敏(中共七大中委:蔡暢,鄧穎超,陳少敏後補中委) 李真(1955年少將,當年唯一的現役女將軍) 中央紅軍隻有30名女紅軍跟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6-15 00:33:16)
1928年初, 國民黨在中央組織部中設立專職情報的“黨務調查科”,此時, 軍隊係統也有“參謀本部第二廳”,負責軍事諜報與電訊偵測; 1931年, “中華民族複興社”①(又稱“藍衣社”①)的秘密核心組織“力行社”②下設“特務處”③,從事情報暗殺活動。【最核心是特務處】 1932年, 黨務調查科擴充為“特工總部&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71年的9-12或9-13事件是中國大事,也是世界大事。有些似乎有了梗概和眉目,有些情節或深層依然無解,其中有些信息相互矛盾,毛主席在豐台車站的專列上調兵38軍的一個師去南口即是明顯一例。 有說(多說)毛主席與北京的四位大員,李德生,紀登奎,吳德,吳忠,談話後,單獨留下李德生給他一個調兵的命令;但其餘三位大員未提調兵此事,一位大員吳忠還說他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急性心梗,如果是關鍵的關鍵冠動脈梗塞,可以幾分鍾(以15分鍾為界吧)之內斃命。無論發生在哪裏,國內海外,幾乎無外乎。 羅瑞卿的冠心病為時已久,不是新發突發。餘霞君,301醫院的心腎科主任教授,是當時的心血管專家,她跟著去西德就是保駕的。她當夜不可能陪同羅瑞卿住在同一病房,而且,羅當天入住的應該是普通病房,非ICU重監護病房,非“特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說的水晶肉,不是肴肉,不是加硝鹽處理過的豬肉。 是新鮮的,當天宰殺的,帶肥膘(去豬皮)的豬肉,肥肉居多,占6成以上吧。 師傅的刀工實在太好,大約一個mm毫米左右, 大片,約2x1.2~1.3寸一片,大鐵鍋,爆火快炒,大蔥和綠豆芽,油鹽。 出鍋後,肥肉幾乎透明,不皺不縮幾乎,吃起來還帶點兒脆勁兒。 從未沒吃過,太好吃了,4角一份,吃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