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客

博客已經流行很久了,現在又微博,微信了。我這敢不上時髦的老土,隻能當超然客了。也好,就隨便寫寫,大家交流,豐富生活。
個人資料
博文
剛剛看到幾篇關於《我最喜歡的旅行方式是?~》的文章,才注意到這個壇有這個活動,沒有準備,但支持這個活動,就隨心所欲地在這裏說說。 如何選擇旅行的方式,我覺得要因地製宜。旅行的目的地不同,選擇上會有很大的差別。世界很大,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季節,以及其他的不同,都是影響這些選擇的因素。下麵就自己到過的地方,舉例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年底的節日季節到了。來新加坡已經二月餘,還沒有去過新加坡著名的旅遊景點-聖淘沙島。昨天總算是走馬觀花地去領略了它的風光,果然是名不虛傳。
該島位於新加坡本島以南僅500米處,大概像一個直角三角形,麵積大約為3.5平方公裏,是新加坡本島以外的第三大島。殖民統治時期為英國海軍基地,舊名絕後島,1972年改名。該島是集主題樂園、熱帶度假村、自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記華盛頓中國知青協會2014年十月集體郵輪行
感謝蒼天,策劃半年之久的歐洲之旅終於順利成行,67人玩的盡興,平安而歸。這已經是我們華盛頓中國知青協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第三次主持集體海輪遊了。這次我們選擇了從意大利羅馬上下船的地中海西線7天海輪遊。許多朋友借機會重點暢遊了羅馬城,幾乎所有人的旅程都超過10天。帶著一路的風塵和疲勞回到家,大家仍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快三年,這個夏天,新冠的毒性總算降低到流行感冒的程度,世界各國逐漸開放,知青協會熱愛郵輪遊的朋友們是早就忍不住了,今年春就開始組織十月的新英格蘭七日郵輪遊。這已經是我們協會組織的第九次郵輪遊活動了,最初有20多人報名,等到9月加拿大也宣布放開檢測以後,參加的人數一下子跳到36人。10月2號,大家一大早從華盛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2-06-04 17:06:35)
《憶秦娥2022端午》 端午節,美京有粽龍舟絕。龍舟絕,悄然入夢,襄江歡悅。
歸鄉不得三年別,視頻難解思親切。思親切,夜深人靜,一彎新月。 注:美京~華盛頓DC,襄江~漢江在襄陽的別稱。 另有一首七律,寫於香港,也是有關思鄉的。 《七律·香港驚遇桂花香》
公園小徑青喬木,香氣驚人把客留。
撥葉喜觀黃點點,拈花狂嗅爽悠悠。
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五一節是周日,盡管天在下雨,女兒一家在我的鼓動下,上午就開車到沙田去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香港文化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內容涵蓋曆史、藝術和文化等不同範疇。透過多元化和生動活潑的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閑。第五波疫情以來所有博物館,圖書館及遊樂場所都一直關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香港恢複基本正常的生活狀態。公園,電影院,圖書館等都開放了。最近每天新病人在600多,重症很少,好像已經過了第五波的高峰了。反思這次香港疫情的爆發和後期的抗疫,由最初的混亂,逐步走向有效管控,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香港其實並沒有放棄動態清零,隻是在方式和方法上,因為尊重科學和民主,傾聽不同的意見,尊重事實,最後做出合乎香港社會的正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什麽樣的腦子才能設計出這麽多“死循環”:
1、把市場流通堵得嚴嚴實實,然後說要盡全力打通堵點;
2、要求所有市民足不出戶,但吃飯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3、給沒感染的人發了不少連花清瘟,又告訴你沒感染不能吃這藥;
4、陽了沒能力轉運而居家的賦紅碼,自己在家轉陰了卻必須轉運去方艙才能賦綠碼;
5、就醫前要先測核酸,但進醫院測核酸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春來群鳥晨鳴歡,百花爭放草木鮮。 早起遊山觀海去,不負人間四月天。 位於香港大嶼山西麵的大奧是香港著名的一個漁村,具有悠久的曆史,曾是香港的主要漁港。由於漁民常年習慣海上生活作業,在平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岸邊建造以木柱支撐的棚屋,盡管房子建築材料隨著時代有改變,但基本構造一直保持下來,形成了目前棚屋、水道與橋樑縱橫交織的特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清明在香港》七絕
深圳香江一水間,過橋難過萬重山。
清明遙祭空悲歎,故土何時讓我還? 新冠流行已經第三年了,疫情加人為,故鄉不能回,與親人不但是天各一方,還有陰陽相隔。去年十月有機會來到香港,還想著是否有機會回故鄉。哪知道一水之隔,50米長的羅湖橋,還是過不去。
今日清明,居家附近薄扶林墓地擠滿了掃墓的人群。觸景生情,悲苦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