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國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樣新鮮美麗,但很快就會枯萎消失。隻有拾起來並風幹保存它們才能留芳久遠。
個人資料
AprilM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沒想到在英國坐火車這麽容易,買票不用排隊,上車後隨便坐。完全打消了我在國內坐火車時的緊張,忙亂的印象。三個多小時以後,我們到了Sheffield大學。
Sheffield曾經是繁榮的工業城市,以鋼鐵為主。聽說它的足球隊也不錯。城市不算大,據我後來認識的同學說繞城走一圈也就七個小時。我們下了火車就乘出租車直接到了中國學生會。學生會在校區中心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11-18 10:05:51)
那時候坐國際航班很舒服,人不多,晚上可以找地方躺下來睡覺。吃的特別多,好像每隔兩三個小時就發吃的,還都挺好吃的。後來我實在吃不下了,就不想再要那些夜裏發的一大盒點心。乘務員也真是好心,勸我說:“吃吧,吃不了就帶著,以後就吃不著了”,讓我感動了半天。
出發以前我似乎知道我們所裏出去的,現在中國領事館科技處的一位女士可能會來機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11-17 11:33:39)
第一次出國就變成了永久定居,這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
我的第一站是英國。八十年代末十月的一天,當我懷揣著五十英鎊,拖著兩件行李在首都機場排隊的時候我這一生的打拚生活才剛剛開始。我的二十多年的遊子生涯由此拉開序幕,在完全沒有計劃,沒有預知的情況下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還沒有走出國門,我在機場就遇到了第一個大麻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3-11-15 10:28:55)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記得比前一段要辛苦。心裏的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我不時會想到如果我考不上該怎麽辦?最後衝刺階段的兩個月裏我們已不再講課,每天都是考試和試題講評。考卷全部是高考模擬的形式,連考試順序都跟真正的高考一樣,最後的總分就能用來預測高考的實際分數, 隻是因為考場不是真的而要打一些折扣。這時我已經除了吃飯和睡覺所有的時間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3-11-14 10:59:25)
我媽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上大學。由於家裏窮沒能上高中,卻上了由國家負擔生活費的中專,從那以後我媽開始抓住一切機會為一張大學文憑而奮鬥。雖有過幾次希望和努力,但最終都因特殊原因半途而廢了。夢想雖然在她身上破滅了,卻被堅定地移植到了我的身上。我媽說我這輩子一定要上大學,哪怕是工農兵學員也好。
為了等待這個在當時完全不存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3-11-12 11:12:26)

今年夏天回北京的時候帶著女兒去平安裏周圍轉了一圈,小學,中學,原來的那個家,外加什刹海。女兒在時差的作用下昏昏欲睡,懶得聽我對她進行家史教育。而我卻百感交集,流連忘返。
在我五年的小學生涯裏我一共上過四個學校。第一個是西直門二小。文革期間沒人管,我大概上了三個月的學以後就自作主張長期逃學,後來再也沒去過。第二個是平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3-11-11 08:59:47)
記得我都上初中二年級了,父親終於在老上級的頂力幫助下調回了北京,並進了軍事科學院。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其中的艱辛與複雜讓我父母幾乎喪失了信心,開始考慮第二方案了,那就是全家離開北京,去他們最初相識的城市—南京。我當時異常害怕並聲稱無論如何我也要留在北京,哪怕我自己生活。這當然是氣話,我當時哪有自立的本錢。
父親當時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3-11-10 16:27:34)
在魚台的日子過得飛快,至少我是這樣感覺的。
父母開始擔心我和弟弟的教育。李集小學教不了什麽東西,初中要到縣城裏去上。路遠不說,質量也沒法保證。於是他們開始為回北京而奮鬥。終於有一天,父親接到了工作調令,到濟南軍區前衛報當編輯,地點當然是濟南。我媽帶著我和弟弟就順理成章地回北京了。從此父母又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兩地分居,直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1-10 09:05:31)
元旦的早晨,我們到達濟南。軍區的人把我們送進了招待所,說是新年沒有車去農場,讓我們等到第二天。父母沒有心情帶我們出去看名勝景點,耽心著以後的生活會是什麽樣子。我那一段一個人逍遙慣了,到了新的地方也不害怕,就自己在招待所附近的街上逛了起來。記得當時我的左臂上還戴著北京紅小兵的標誌,一片紅色的菱形塑料,上麵是黃色的紅小兵三個字。因為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11-09 21:22:25)

平安裏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出國並最終定居國外以前的居住地。
被掃地出門離開九號樓以後我們以在當時低人一等的身份又回到了平安裏。當時的平安裏住著軍報印刷廠的工人和幹部,再就是我們這些被趕出來,等待發落的人了。般到這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再耽心被人看不起了,大家都差不多。外麵的人就更分不清我們這些人的複雜身份了。軍宣隊的人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