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去日本之前看了足夠多的攻略,你一定會碰到箱根這個地名。如果你的行程裏有溫泉鄉,箱根也一定是被推薦的一個。另外會有城崎和友馬,看你去關東還是關西。第一次去關西時去過了城崎溫泉,小城一條街,除了泡溫泉還可以爬山半天,其它的就沒有了。後來幾次去東京都沒有跑箱根。泡溫泉不需要跑很遠,東京附近有很多不錯的地方,一天時間來回也夠了。那箱[
閱讀全文]

在中國受過初中教育的人,大概都還記得曆史課上有過一個所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個馬關條約在日本叫下關條約,下關是日本北九州地區的一個海邊小城。我來這裏之前已經知道下關有一個小小的紀念館,展出了當年中日談判時的地點和文物,甚至包括李鴻章(中方談判代表)每天走的那條小道,後來被命名為李鴻章道。
說起李鴻章當年談判的故事還是頗[
閱讀全文]

第二天照例早起。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帶著我的東西悄悄離開了。車站就在附近,我約校友在車站,而不是在旅館和我見麵其實容易多了。她坐bus到車站正好對著我等待的大廳。
校友見麵自然又是一番親熱,再次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我和她其實並不很熟,在學校也沒有交集。但幾年前因為一個廣播台的微信群又聚在了一起,後來又在北京聚會,算是聯係上了。我第一次去[
閱讀全文]

說起來我來日本也有四次了,但坐新幹線出行還是第一次。如果是我自己,我會像老外遊客一樣購買JR多日票,享盡福利。可這次是陪伴女兒出差。也就是說她去工作,我自己安排遊玩,人到哪兒就玩到哪。除了第一天一起住,因為她的工作第二天開始,後麵我都是住自己的旅館。去車站買新幹線的票正經排了一個很長的隊,我發現日本開放以後很多人都進來了。
神戶算關[
閱讀全文]

我不是一個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哪怕是很吸引人,很受大多數人喜愛的頂級藝術博物館。原因之一當然是缺乏文化底蘊,不知道那些複雜的曆史故事,也不懂藝術。原因之二就是我雖然很喜歡徒步,卻沒有站功,站一會就累,就想坐下來。這第二個原因當然和第一個有關,如果可以沉浸其中,累了也不自知,不是嗎?
東京國立博物館一開始就在我的訪問名單上,因為總要有[
閱讀全文]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希望能按時完成一天的計劃。我不擔心我花在走路上的時間不夠,但因為要坐bus,時間還不短,加上等車的時間我不肯定要多久,所以早出門是王道。早飯後不到八點我就開始等車了,果然早出門的不多。Bus在山裏開了40分鍾才到達我的第一站,這是一個排隊坐纜車看瀑布大湖的觀景台。人少還好,因為隻有一個纜車,來去都是它。盡管距離很短,也還是很[
閱讀全文]

這是第一次,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自己在異國獨自出行並在外麵過夜。訂旅館買車票都不難,難的是自己實施計劃,碰到困難全靠自己解決。但我不可能永遠依賴別人,尤其是我想去的地方,不可能要求任何人陪我去。所以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辦法就是靠自己。
知道日光這個東京附近的國立公園,源於我上的網絡日語課。裏麵有個美國女孩到東京出差,然後跟了一個[
閱讀全文]

第一次聽說這樣一種地方,不知道怎麽玩。女兒難得有時間陪個半天,提議去teamLab,我能說不嗎?反正是新鮮事物,又聽說是拍照的好玩地方,我自然很期待。網上訂了票,還挺貴。按時到門口才發現還要排隊。天有點小雨,我們打傘等待。我一看果然大都是年輕人,老外也有,上點年紀的確實不多見。這很自然,我自己是絕對不會來這裏的,我的校友也不會帶我來這裏。直[
閱讀全文]

暴走以後,校友再約一起出行,我當然巴不得。和當地人出去要輕鬆百倍。我自己算探險,和有經驗的人就是享受了。幾經討論,最後敲定這個離東京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公園。
也就是這次我等車等錯站台了,錯過了兩班車。後來轉車的時候因為跑得快,又把時間追回來了。公園巨大,還沒進大門呢,就已經走了幾百米了。乍一看很有點像歐洲幾個國家的皇宮。門口的噴泉,[
閱讀全文]

來東京以前做功課的時候看到所有老外都推薦GoogleMap,英文導航最好的夥伴。我從沒懷疑過,因為在其它國家也都很好用,至少很少掉坑裏。但沒有看到多少關於Google陷阱的討論,也就沒在意,跟著地圖東跑西顛。後來發現這裏的學問大了去了,如果不自己做點研究,盲目相信GoogleMap,則會多花不少時間和金錢,每天積累起來還是很可觀的。
從我盲目信任GoogleMap,到懷疑並[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