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70/fb/da/5f86b5a570993cgk9AdV.jpg)
有時候,人的思緒是亂的。因為思緒太多。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去做的,必須理清了思緒去做。有些事情是想去做的,可是總是被那些必須去做的事情打斷,所以,我有時候會想不起來該去做什麽了。經常感覺自己什麽大事兒都沒有做,卻忙忙碌碌的,這個是人生的什麽階段呢。茫然階段,疲憊階段,憂心蓬勃成長的階段麽?我也不知道,我就不想什麽事情都弄得太清楚了,除[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ac/a4/bd/839060190607RDLMYfPt.jpg)
周末,到了洗牙的時候,三年來,第一次去洗牙,心中竟有幾分激動。
三年來,我自己用洗牙機洗牙,畢竟不是那麽專業。而且,我偷懶的時候也不少,特別回國前後,事情太多,心思太多,根本顧不上牙齒了,也幸運,那段時間牙齒也沒有出什麽幺蛾子。不疼不腫不抽抽,也許,牙齒是同情我,不給我的腦子和身體添煩惱了。
但是,一旦輕鬆一點兒,牙疼就不停地襲來[
閱讀全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include/editor/ckeditor/plugins/smiley/images/wxc/025.gif)
人隻有活到一定的年紀,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本質。在上小學的時候,每天看著清晨的國旗升起來,我們敬著隊禮的時候,未來的夢想,都是插著翅膀的。人在四十歲以前,一直都想飛,但是到了四十歲以後,大多數人突然不惑了,這個時候,想飛的人少了,飛顯得特別不切合實際,人沒有翅膀,怎麽能飛呢,隻有買了飛機票才能飛的,買票,就是想飛的代價。有的人飛了[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f5/f9/e3/c86ea7714175sN58WGG7.jpg)
提到生活的滋味,我忽然想到了餃子。這段時間,我自己包了好幾次餃子。
據說餃子是由東漢時期的張仲景發明的,當時,是為了幫助村民治愈傷寒和凍傷的耳朵,把羊肉等驅寒藥材包在麵皮裏,送給平民百姓吃的。從此,餃子之名在民間漸漸流傳,並帶著善舉的光環,隨後,便有了從冬至到除夕吃餃子的習俗。
我這個冬天,就常常包餃子,為了方便,為了吉利,為了媽[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63/23/1f/cc7ad7d86640NkXynoQA.jpg)
現在國內的飲品店非常豐富,小街上,經常會路過那些用新鮮水果做出來的飲品,其內容非常豐富,如果是女孩子們約好了去逛街,又不想花時間去吃飯了,買一杯飲品當午餐,既解饞又抵餓。
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招牌飲品叫楊枝甘露,所有做水果飲品的小店,都有這種飲品。但我是第一次吃,是發小帶我去老門東的時候買的,發小非要買,我以為當午飯了就沒有拒絕,哪裏[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41/51/59/53680b439674BKHfo5Mt.jpg)
現在流行斷舍離,就是把生活中那些不想要的舊東西,該送人的送人,該處理的處理。
女性們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飲食上也不得不做到斷舍離。拋棄那些油膩,基本上拋棄了享受大多數美食的機會。
按照中國的標準,好吃的菜,不是煎的,就是炸的,至少也是油炒的。幾乎所有的食材,用煎炒炸的方式,都最好吃,口感好,味道好,人的味蕾可以得到極致的享受。
[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12/3f/bc/9ed92ee41958MNyoZEe4.jpg)
這兩年,我特別關注預言。
本來,我對預言這個事情,隻是碰到了隨便看看,不太往心裏去,但是,自從疫情俞演愈烈以後,我就開始關注預言,特別從2022年開始,幾乎對所有預言都很關注。
因為,我太想知道,人類的未來將會麵臨怎樣的生活了。
預言家層出不窮,有印度的,有南亞的,有日本的,有歐洲的,有美國的,還有自稱是來自未來世界的預言家。
他們通[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38/53/eb/fb09713a5460uKktDW2T.png)
我在去年夏天回國,雖然仍然處於疫情管控期,但是因為我回去的城市南京疫情較輕,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聲有色的。
出門旅行自然是不行了,但是從小區的那些花店和寵物店火爆的生意來看,大家都在那段揪心的日子裏,給自己尋找著放鬆自己,增加生活樂趣的方法。
發小來看母親,帶很多吃的,還帶鮮花,一捧鮮花的柔美,頓時讓母親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9f/35/ad/dfbc20223536tB43mSuh.jpg)
自從老爸走後,我才知道,有一種思念是永遠無法釋然的。
在每一個寂靜的夜晚,我都會不自覺地想起父親,特別每天入睡之前,都會想起父親,然後在傷心中睡去。
我很難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確實走不出來。雖然,我也相信父親現在在天堂應該沒有煩惱,活得輕鬆自在了。但,爸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親人,我哪裏能說忘記就忘記呢。
我關於父親的記憶從我的[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51/0b/29/d6d5a37a22382tPltVBW.jpeg)
我在中學的時候,班上的女生都特別崇拜三浦友和,就是那個和山口百惠一起拍《血疑》的三浦友和。
初中,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們,就開始情竇初開了,提到三浦友和,就嘰嘰喳喳討論個沒完,也喜歡山口百惠,那是另外一種喜歡,是想變成她那樣,然後遇到三浦友和那樣抱著吉他,為自己唱一首情歌的帥氣男。
有一天課後,女生們又在一起談論光夫(三浦友和在血疑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