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04-28 09:01:10)
下麵貼的視頻裏,展示的是撚管轉筆寫篆書裏的轉折。不過,實際上多數人寫篆書並不一定用這個方式,而是采用分段對接,不撚管。比如。陳忠建示範的篆書,就屬於第二種。 顏真卿的字,有篆籀之氣,是外拓筆法/結體的代表人物。這與他的家學淵源有關,盡管從張旭那裏,顏真卿也學過王羲之一路的內擫筆法(歐陽詢也許是內擫筆法的極致代表人物)。 如果撚管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7 10:13:05)

幾個月前臨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16 08:25:07)

前些天得知台灣教授書法的陳秀玉老師因病去世了。看陳老師去年錄的一個視頻,我猜測她在接受癌症治療—化療或放射治療已經明顯改變了她的樣子。我開始練字寫毛筆字後,經常看YouTube視頻,揣摩別人的書寫動作。有一天就看到了陳老師的一個視頻,然後就追蹤了她的其它視頻。陳老師注重基本筆法,循循善誘。她的視頻及講解尤其對我理解調鋒和中鋒用筆有啟發。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15 18:24:45)

唐摹本黃庭經似乎不是臨摹王羲之墨跡,其風格與智永更加接近,應該是臨摹晉以後的墨跡。捺畫特別尖銳而且拉長,也是晉以後的風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11 10:23:17)

完成初臨道德經。盡管有人說這個唐拓本是基於王羲之墨跡的,我感覺還是很可疑的。可惜書聖的真書墨跡不存,無法驗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01 12:04:38)
今天恰好看到兩個短視頻,很好地展示了對基本筆法的不同理解。第一個視頻裏,作者忠實地實踐黃簡折畫要換筆心的理論,很多畫圈動作,如同傳說中的太極武功。另一個視頻裏則是更簡潔的途徑,同樣可以調鋒寫出細節而又兼顧中鋒。一個關鍵區別就是對筆心的理解和運用不同。黃的理論傾向於把筆心等同於尖峰筆尖,所以換筆心就是移動尖鋒到目標位置。另外一個途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3-31 10:29:30)
閱讀 ()評論 (0)
今天看到台灣謝誌斌老師的書寫示範。視頻很好地捕捉到他的手指/手腕/胳膊的和諧配合。他用的似乎是羊毫筆,幾乎一直在用中鋒書寫,功力非常紮實。沒有用撚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3-24 10:36:52)
閱讀 ()評論 (0)
(2024-03-21 08:00:33)

據說唐初褚遂良等人把樂毅論和黃庭經評為王羲之真書第一第二。但我感覺道德經也很適合多多臨寫。這是我第一遍臨,隻能寫出大致的印象。通過這幾天的臨寫,也體會到書聖對王獻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人真書或楷書的巨大影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