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趙孟頫最美的書法和繪畫長卷!趙孟頫《秋郊飲馬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是元代的著名詩人、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開創了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黃庭堅用草書給你講廉頗藺相如此卷為黃庭堅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文中有節略。卷尾無書寫紀年和史款,約書於紹聖二年(1095年)。卷內鈐有“內府書印”、“紹興”連珠印、“內省齋”、“秋壑圖書”、歐陽玄印”、“項子京家珍藏”、等印鑒,還有項元汴跋。此卷是傳世黃書中的名跡,《式古堂書畫會考》、安歧的《黑緣會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8 11:35:03)
這三點對草書很重要一、草書的結構  草書的結構原則是以刪繁就簡、連綿不斷、筆斷意連、書寫便捷而為目的。盡管曆史上各家草書的結構不盡相同,但草法的規律卻基本一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因此,它的結構規律是嚴格的。1.刪繁就簡,點畫相代  在諸種書體中,楷書是最規範、最標準的書體,行書則比楷書自由,增加了筆畫之間相連的遊絲,但都省減了楷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書法到現代,越寫越奇怪!一、行草泛濫成災盡管當代書法創作已呈現出多元化,但是,我們還是從當前火熱般的展賽活動中,看到了行草書的過渡泛濫。單項展先不說,就全國展、青年展、新人展全國三大展來看,行草書的參展、入選獲獎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這反映出當代書法創作行草風已占居主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書法圈丨學書法六大忌,讓你少栽跟頭,多直路!
學習書法者,在臨帖的過程中,有許多情況會阻礙我們前進的道路,是應當禁忌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六點。首忌流水作業。這是練字過程中最經常遇到的,鄧散木先生曾戲稱此為“冷熱病”。高興時一日可書千字而不倦,不高興時擱筆歇業十天半月而不想。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練字,結果是可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8 05:11:49)

選對了墨,才能寫好字選對了墨,才能寫好字  各家製墨,都有其不同的製墨風格與獨特的墨品,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因徽墨的赫赫聲名,除徽墨之外的其他製墨業者,可置而不論。所謂墨派,即指徽墨的歇縣、休寧兩派。自李廷哇落籍徽州以來,千餘年間徽州墨家輩出,又無不以其各自的藝術風格稱譽一時,所謂歙縣、休寧之分,僅是就其藝術趣味、墨品等進行的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7 19:45:17)

紙,才是最美的藝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7 19:08:10)

名家臨作|林散之臨《張遷碑》此為林老一九六八年八月臨寫的張遷碑,供大家學習參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7 19:06:24)

名家臨作|何紹基《臨張遷碑》何紹基(1799—1873),清書法家。湖南道州(今道縣)人。字子貞,號東州,晚號蝯叟。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官編修。工經術詞章,尤精說文考訂之學,旁及金石碑版文字。書法自成一家,草書尤為一代之冠。晚年以篆、隸法寫蘭竹石,寥寥數筆,金石書卷之氣盎然。偶作山水,不屑摹仿形似,隨意揮毫,取境荒寒,得石濤晚年神髓。畫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張遷碑用筆、結構特點及臨習——————————————————————碑主人張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境內)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陽市西北)長,遷蕩陰(今河南湯陰縣)令。故吏韋萌等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紀之。碑陰三列,上兩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錢人題名和錢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