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性情人生,傳奇質地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8-04-18 09:43:15)
閱讀 ()評論 (0)
(2018-04-01 21:40:47)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9:43:10)
下一個 我的生日用陰曆。六月初五。有好有不好。 不好處是不固定日子,變來變去,大家記不住。每年伊始,爸爸都得用紅筆在台曆上勾個紅圈圈。大女兒抱怨了幾次----她精心製作的賀卡,還沒完成,就過了期----比如今天早上,睡眼惺忪,歪歪扭扭被我叫醒,一看表,照例又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媽!讓你6點,可你6:15分才叫我!我遲到了。。。都是你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想法或許會變,如一切的認識,隨時間情勢和經驗變得更合情合理,也屬正常。今天看到有個帖子寫大師們寫作的理由。所舉都是西方的作家,還有就是,都很成功----對作家來說,成功的一般標準乃名利雙收,既有讀者(觀眾也是間接的讀者),又有豐厚的版權稿費收入。無名的寫作愛好者,如我,也許有一天會出名,也許一輩子都不會,這時候問為什麽要寫則更有意義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8-03-16 09:39:56)
出國十多年,自問最大的收獲,其實是找回了自己----看似虛空,卻是實情,人越來越自在。環境反不如從前那樣製肘。這當然也有年紀的關係-----周五就是生日,再長一歲,身體的存在感又增加,就像天氣,最舒適的時候最無知覺;而心,則希望是做減法------能向不惑再邁進一步。昨天在網上誤打誤撞,偶點了兩篇博文,國內人寫的,不約而同,讓我看到了國內的學風,想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8:54:30)
人似乎永遠活在比較中。尤其是對自己的際遇。身在此處時,心卻要憶著彼時。比如一個友人,二十年前,隨出國大潮去了美國,從此便日日嚐著舉頭明月,低頭故鄉的滋味兒;現今流行轉變,他複又當起了海歸。故鄉的熱鬧總算貼身貼肉了,可他的心上筆下卻又不禁念叨起美國的清靜光景來。莫非這就是張愛玲說的。得不到時,那紅是胸口上的朱砂痣,得到了也就變成一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8:42:06)
(2013-06-2322:43:49)  這兩天,煙霧漸漸散了。昨晚看見了月亮,又大又圓,橙色,很像舊時宮中的紗燈。多看一會兒,便覺出風塵仆仆,仿佛它趕了很遠的路來。  或許這也是我此刻的心情。  經曆過一些磨難,不管大小,總會有收獲。昨天下午,在百勝樓裏的餐館吃飯,見窗外的空地上,黃葉嘩嘩地落,再被一陣風卷起。忽然意識到那分明是北方秋冬才有的風景,當中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8:41:06)
(2013-06-2020:09:32)
早上不得已下樓去買菜。戴了三層醫用口罩(N-95前天就售光了),有點喘不上氣,隻好除去一層,輕鬆了一層,煙味也清晰了一層。樓下小區內外,有一種劫後的蕭條。沒有人,地上鋪滿枯黃的落葉。平日有人掃,便誤以為熱帶沒有枯萎沒有代謝,隻有終年碧綠。太陽已經出來了。在灰色的濃霧裏,圓圓的像一隻空洞的眼睛,閃著驚恐的光。PSI指數說今天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8:39:41)
(2013-06-1921:11:41)早上起床,掀開窗簾的一瞬,心中有些僥幸、盼望甚至是祈禱-----藍天、白雲、綠樹和山後的陽光,如果你們在,我一定大聲歡呼,我一定手舞足蹈,盡情大笑!仍舊是失望,而且因有期待變得更失落。不必看什麽PSI(PollutionStandardIndex,汙染標準指數),單憑自己的眼睛,鼻子,已十分肯定,煙霧更嚴重了!冷氣房之外,燒柴火的嗆味無處不在;從窗子望出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16 07:17:53)
總覺小女自出生就不同。本該是大年初一的生日,因馬來西亞籍大夫要回家過年,打了催產針,提前到臘月二十七。事實證明很好,不然農曆新年,醫院隻留馬來印族的護士值班,哪如華人的安娣(auntie)親切自在。再說當牛太累,還是老鼠好,趕上臘月,不愁吃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