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上海城隍廟(上海話:老城隍廟),是中國上海著名景點,道教正一道在上海的最主要的道觀。老城隍廟位於黃浦區南部,臨近豫園。明朝永樂年間由原金山神廟改建而成。城隍廟內供奉有三位城隍,分別是霍光、秦裕伯和陳化成。清朝道光年間,老城隍廟達到全盛,占地麵積達到約50畝。民國時期,廟宇屢遭火災,民國15年(1926年)重建了大殿。文化大革命期間,老城隍廟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七寶由寺而名,寺是七寶教寺。南宋紹熙《雲間誌》記載:“七寶院在縣東北七十五裏,原係福壽院,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寺有五代進檜,今已合抱。”也有異辭,說寺原為陸寶庵,是世稱“二陸”陸機、陸雲的家祠,初在鬆江陸寶山,至唐,陸寶山因山泥可製陶而被挖平,不得已,隻有移至吳淞江畔。七寶有哪七寶?飛來佛、氽來鍾、金字蓮花經、神樹、金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世紀廣場位於世紀大道南道,是上海最大的露天廣場,也是唯一一個以時間為主題的雕塑景觀廣場。她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造景手法,集東西文化神韻於一身。將著名的世紀大道和世紀公園巧妙和諧地銜接在一起,貫穿浦東,一氣嗬成。 1. 2. 3.地鐵入口處 4. 5. 6. 7. 大鋼日晷使用了24噸槽鋼,構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台架,不鏽鋼管的用量有6000多米。它麵對世紀大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外灘,是大上海的標誌,也是每次回上海必去的地方,那裏有太多的回憶,那裏有太多的變遷。今將它整理出來,給老上海,新上海,和到上海去過的朋友,一點點的記憶的回複。
以下所有的建築介紹,都是摘自網絡(維基,百度),特此申明。
1.外灘,是大上海的標誌,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個區域,由一段沿黃浦江馬路和沿路的建築和設施構成。全長1.5公裏,南起延安東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朋友介紹大拇指廣場時,我還很不以為然(已經是上海鄉下人了),等到達那裏,事物就超過了預期的想象。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洋溢著自由閑散空氣的娛樂休閑廣場。低矮的兩層樓,露天座的柔柔燈光,神情放鬆的老外在喝酒聊天,小孩子們穿單輪滑在大理石上溜冰玩耍。沒有很高的商務樓,沒有緊張的城市節奏。到處都是放鬆的氛圍。 證大大拇指廣場是位於上海市浦東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09-08 12:40:16)

轉眼,911快到了。還記得那年,正好剛進辦公室,準備開始工作,聽到同事們叫到,“快去飯堂看電視”,還以為又有什麽好玩東西。但是,當看到世貿大樓在冒煙,就覺得很驚訝,怎麽火災了?聽一會兒CNN的報道,還是覺得不太可信。當看到第二架飛機直接撞向另一幢,從火中竄出來時,我和同事們的嘴張大而且很長時間都沒有關上。隨後,又聽到五角大樓也遭襲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人民廣場,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這是大上海的標誌之一。還是浪費一下大家的時間和視力,繁述一下吧。 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在解放前卻是遠近聞名的跑馬廳。1861年,當時跑馬總會的董事,英國人霍格勾結英國駐滬領事向上海道台提出,要求劃出一圈土地作為跑馬的跑道。 解放初逐步改建成人民公園、人民廣場、人民大道等。1993年底,人民廣場進行綜合改建,1994年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最近幾年,陸續回上海幾次,每次回去,總能感到不同,總能發現一些新的建築,燈飾,非常漂亮,現代,非常精致的美。一直打算發一組回上海拍的片片,現整理出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歡。特別讓老上海們多多的回憶。
1.上海博物館 2.上海市政府大樓 3.人民大道 4. 5.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 6. 7.南京西路 8. 9.老字號-蔡同德藥行 10. 11. 12.淮海路上的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陸陸續續發了好幾集《北京8天遊紀實》,終於要結束了。因為有20多年沒去北京了,這次的感覺特好,雖然北京的天是恢恢的,隻有一天是有藍天的,但是還是感到北京的巨大變化。有點遺憾的是北京的文化古城的保護,和現代化建築的衝突,淡化了北京曆史名城的地位,但還是很喜歡的。 最後再發一些遊北京城的花絮。謝謝大家閱讀。 1.劉老根大舞台 2. 3.便宜坊,有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後一天在北京,經朋友介紹,去看了看“北京798藝術區”。還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巧妙的將工廠廢址,改造成錯落有致的藝術區。
北京798藝術區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國援助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718聯合廠於1952年開始籌建,1954年開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開工生產。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