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將10月25日定為“全麵國防日”
2012-1-0617:45作者:青衫老祖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應將10月25日定為“全麵國防日”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線,與朝鮮人民軍一道,展開了急風暴雨般的抗美援朝戰爭。經過2年多浴血奮戰,中朝兩國軍隊成功將美國領導的13國烏合之眾打回三八線,贏得了保家衛國戰爭[
閱讀全文]

雜誌刊登瓦良格最清晰近景照:各種武器徹底曝光2012-01-0606:51:10.0
國內《艦載武器》雜誌刊登了瓦良格號細節高清大圖,圖片展示了瓦良格號的近防係統、艦島近景細節、艦空導彈、助降鏡等的細節圖。
環球網國際軍情中心2012年1月5日消息:國內《艦載武器》雜誌刊登了瓦良格號細節高清大圖,圖片展示了瓦良格號的近防係統、艦島近景細節、艦空導彈、助降[
閱讀全文]
隱身轟炸機。 <br><br> 此前,曾有香港媒體報道稱,“轟-8是中國立項研製的第一種隱身飛機,其指標是性能盡量接近美國B-2轟炸機,必要時可以1.2馬赫超音速突防,攜帶新型隱身巡航導彈能攻擊北美,航程不少於1萬公裏,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是第一代國產隱形戰略轟炸機”。 <br><br><img src=http://www.junshijia.com/uploads/allimg/110618/131K21455-0.jpg><br> 網絡上流傳的轟八試飛照片 <br><br><img src=http://www.junshijia.com/uploads/allimg/110618/131K2G45-1.jpg><br>網絡上流傳的轟八試飛照片 <br><br><br><br> <br><br> 該報道還稱“轟-8最近能飛起來,得益於4台2008年定型的‘太行’發動機。該報道還透露,此次研製是西安飛機公司在中國航空史上創下的一個新紀錄。 <br><br><br><br> 不過,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平可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不具備發展隱身轟炸機的能力”。他認為中國要建造類似美國B-2隱身轟炸機甚至更早的A-12艦載攻擊機那樣的隱身戰機目前尚存在相當的技術困難。 <br><br><br><br><br> 首先在飛機製造材料方麵需要全新突破,其次還缺乏大功率發動機。類似B-2那樣隱身轟炸機還需要“低可探測性雷達”、先進的隱形材料和塗料,而這些技術都是中國尚不具備的。 <br><br> 據了解,盡管轟炸機早已問世,但“隱身戰略轟炸機”這個概念直到1986年美軍裝備B-1B轟炸機後才出現。盡管其優異性能,但前途並不明朗,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項目負責人馬休斯少將表示,隱身轟炸機發展已遇到瓶頸,其核心價值在於“將最猛烈的火力瞬間投到敵人頭上”,而這種效能目前可以被防區外發射武器、F-22戰鬥機、無人攻擊機以及超高音速導彈所取代。因此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其他航空強國根本沒有建造計劃。 <br><br> <br><br><img src=http://www.junshijia.com/uploads/allimg/110618/131K2H63-2.jpg><br><br><img src=http://www.junshijia.com/uploads/allimg/110618/131K21234-3.jpg><br> 中國隱形轟-8已首飛 <br><br><br><br> 隨著某重點型號飛機騰空而起,西安飛機公司又在中國航空史上創下一個新紀錄,兩萬多名西飛人十三年來的奮鬥目標終於得以成功,它就是轟炸8型隱形戰略轟炸機。中央軍委首長、空軍裝備部首長、國防科工委等領導,西安副市長、陝西省委副書記等領導,一航、二集團等單位負責人,與幾百名西飛參與硏究人員共同見證此曆史時刻。 <br><br><br><br> 十四時五十分,一航副總經理和首飛儀式主持人李玉海宣布首飛開始。銀灰色的轟8起飛之後,便自西向東,穿過觀禮台後滑向跑道,在巨大的渦扇發動機轟鳴聲中騰空而起。十五時○六分,飛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在機載幹擾彈發射器中打出的一串串彩色信號彈,在空中散開飛舞,轟8開始通場飛行。 <br><br><br> 十五時十五分,飛機打開兩個大型白色阻力傘平穩著陸,減速滑行,停在觀禮台前方。至此轟8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現場領導陸續登上原型機,與機組人員親切握手和合照留念。 <br><br> 首飛儀式之後,西飛公司總裁高大成匯報了轟8的硏製十三年曆程和體會,中央軍委首長、國防科工委領導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轟8硏製的重大意義與前期工作的情況,對後續試飛提出了要求。 <br><br><img src=http://www.junshijia.com/uploads/allimg/110618/131K225H-4.jpg><br> 網絡上流傳的轟八試飛照片 <br><br> 在西安附近的市民經常可見夜幕降臨後,在關良機場起飛的大型飛機,開著紅藍綠三色航行燈低空掠過,而兩翼間紅綠燈的間距,又明顯有異於西飛生產中的轟6。轟8是在八十年代末轟7飛豹首飛後列為機密重點型號的戰略轟炸機,也是中國第一種隱形飛機。 <br><br><br> 一九九四年正式立項硏製,中央賦於其指標是盡量接近美國B- 2A;載彈量不低於十八噸;必要時可以一點二馬赫超音速突防或逃逸;攜帶新型隱形巡航導彈能攻擊北美;航程不少於一萬公裏;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采用國產最先進航電設備等等。任務由603所設計,西飛公司負責生產,成為第一種國產戰略轟炸機。 <br><br><br><br> 轟8大量應用高新技術如翼身融合、電傳飛控、曲麵機身、前後緣襟翼、機翼大型一體化油箱、大麵積碳纖維複合材料、碳碳刹車、內置旋轉式武器掛架、地形匹配跟蹤雷達、數字地圖、複合導航係統、衛星數據鏈、全新先進吸波隱形納米塗料等等不勝枚舉。轟8最近能飛起來,得益於四台去年定型的太行渦扇發動機,太行也是殲10A和殲11B的心髒。 <br><br> 這種戰鬥和轟炸機共享同族發動機的好處早已被美軍證實,能賦予轟8一萬一千多公裏的中國飛機最遠航程。十二枚紅鳥3巡航導彈分布在兩個六枚旋轉武器掛架上,每枚可攜核彈頭,射程三千公裏,亦能帶雷石6等衛星製導炸彈和反艦導彈等武器。 <br><br><br><br><br>揭秘:中國最新轟八重型戰略轟炸機10大驚人內幕 <br><br> 新轟八戰略轟炸機是我國在成功研製FBC-1(即轟七)之後,國家重點發展研製的最新一代隱形轟炸機。該機開始研製的時間大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中央給該機的定位是:重型,載彈量不低於18噸,超音速不低於1.2倍,隱形,攜載新型巡航導彈能打擊北美大陸,航程不低於10000公裏,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這項研製任務就交由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和西安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共同來完成。新轟八飛機主要采用了如下先進的技術和設計: <br><br> 一,翼身融合的常規氣動布局。轟八為什麽會采用常規的氣動布局?這是因為我軍第一次自主研製大型轟炸機,之前隻是仿製前蘇聯的轟炸機,沒有自主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想,因此,綜合考慮還是采用熟悉的穩當的設計為佳。 <br><br> 但是也要在設計中大量應用最新技術,比如翼身融合、電傳操縱、二次曲麵機身設計、前後緣機動襟翼、機翼大型一體油箱等新技術。 <br><br> 二,綜合考量的隱形設計。隱形設計的第一項就是翼身融合,這是在我國最近的戰鬥機設計中已經大量使用的技術,沒有什麽困難。翼身融合的好處是整個機身與機體形成較好的曲麵過渡,沒有造成雷達波反射的拐角和直麵,大大減少被敵人發現的概率。全部機身幾乎沒有大的明顯的直麵接縫,光滑豐滿的機身顯得該機外形優美,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巨大的鯤鵬。 <br><br> 三,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現在評價一架飛機的先進與否的重要一條是使用了多少複合材料,我們的新轟八就是大量的使用了我國自己研製的碳-碳纖維複合材料製作機身結構件。使用複合材料的好處是既減輕了機體的結構重量,又可大大提升飛機的載油量和載彈量,也大大延伸了飛機的作戰航程。另外,使用複合材料也可容易實現飛機的隱形目的。 <br><br> 四,首次在大型作戰飛機上使用前後緣機動襟翼技術。作戰飛機使用前後緣機動襟翼技術,可以大大提升作戰飛機的機動性和低空飛行性能。在這之前,我們的轟六型轟炸機隻是使用了後緣機動襟翼,隻是正常的飛機操控技術,但使用了前緣機動襟翼就不一樣了,可以使得飛機在大迎角飛行和低空突防時獲得空前的機動性能。 <br><br><br><br> 五,埋入式翼根發動機隱身技術。轟八型轟炸機采用了四台‘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使用左右各兩台的布局,布置在翼根兩側。由於轟八采用了大翼麵翼身融合設計,發動機緊貼翼根用埋入式方式固定在機翼上部。 <br><br><br><br> 這樣做的好處是發動機進氣口在機翼前上部,很難被敵方探測到,出氣口在機翼後上部,發動機所散發的熱氣流經過紅外抑製裝置作用,可大大減少被敵人紅外探測裝置發現的概率,實現一定程度的隱形目的。 <br><br><br> 六,首次在大型作戰飛機上使用了電傳操控係統。以前我們的大型轟炸機都是使用液壓式或機械式操控技術,粗大笨重,使用不靈活,費時費力。在這款新型飛機上使用了由某所研製的某型電傳操控係統後,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顯得得心應手,隻需給機載電腦輸入飛行參數,電腦就會按照規程自動掌控飛機按照最佳方式飛行,大大減輕了飛行員的飛行強度。 <br><br><br><br> 七,武器內置掛架技術。由於這款飛機要求隱形性能和遠程導彈攻擊,因此,就必須采用內置武器掛架。該飛機可以攜帶兩個轉輪式武器掛架,在機身中段分前後布置。 <br><br> 每個轉輪式掛架可以掛載六枚‘紅鳥3型’巡航導彈,兩個掛架可以掛載共12枚該型導彈,攜帶一個 35萬噸的核彈頭,射程3000公裏。該掛架既可以掛載上述導彈,還可以選掛對艦導彈和常規炸彈。 <br><br> 八,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該機由於要求遠程精確轟炸,所以所攜帶的航空電子設備式目前國內最好的。既有先進的轟炸雷達,也有先進的地形匹配跟蹤雷達,還有先進的導航定位雷達和電子對抗裝置。該機還可以使用衛星數據鏈係統,實現與其它探測裝置的數據共享。據說進一步的改型還要安裝等離子型隱身裝置,以實現更高要求的隱身目的。 <br><br> 九,先進的隱形吸波塗料。這是我國剛剛開發出來的新一代隱形吸波塗料,除了駕駛艙的玻璃之外,全機身都由該塗料塗敷。該塗料不但可以吸收厘米波段的各種雷達波,還可以大大減小主動雷達波的照射強度,使得即使反射回去的少量雷達波,其強度也是極微弱的。 <br><br> 十,超音速的飛行能力。由於采用了四台新型發動機,使得該機的推重比大大提升,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約1.4馬赫,不加油最遠航程可以達到11000公裏。該機戰時如果由黑龍江的基地起飛,可以在關島以北的海域上空發射巡航導彈,攻擊北美的任何目標。 <br><br>)
港媒報道:中國轟8轟炸機試驗投彈
鳳凰衛視1月4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放軍報籲護核心利益美:中國試練新轟炸機
解說:中國官方的《解放軍報》在2011年最後一天發表文章說,和平發展的道路,不能以犧牲核心利益作為代價,解放軍要向全世界發出中國軍隊的有效聲音。
而另外,俄羅斯的軍事情報說,由於中國大陸現役的轟-6戰機[
閱讀全文]
美國放狠話:中國若阻攔美進南海必遭全力打擊
2012-1-0508:42來源:環球時報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五角大樓報告草案指出,任何由中國或者伊朗發起的阻攔美國進入南海、波斯灣等戰略性地區的行動,美國陸軍、空軍、海軍必須集合所有資源予以“打擊”。
美國《商業周刊》1月4日報道稱,一位熟悉美國五角大樓報告草案、但要求不具名的當局官員表示,這份即將發[
閱讀全文]
早期型為2200千米,美國人認為這個數字是假的,蘇聯人很可能是為了逃避“戰略武器條約”而虛報的性能;美國國防部情報局認為是5000千米,中央情報局認為至少是3700千米,美國國防部據此認為它缺乏足夠的作戰半徑來威脅美國本土,但凡事都往最壞處想的美國空軍認為,如果“逆火”打算作自殺性單程攻擊(即不再返回基地)的話,它的航程已經足夠用了,而且當時的美國空軍缺乏攔截它的有效手段(現在也是一樣)。 <br><br> 曾經設計過高速遠程截擊機的著名飛機設計師-洛克希德公司的凱利評價說:“逆火”的出現一下子讓美國空軍對終止A12項目(設計編號,後發展為SR71偵察機)的決定後悔了,而A12就是為攔截“逆火”這種目標而設計的。最緊張的還是美國海軍,根據蘇聯人在談判中的說法棗“逆火”是為了對付“有嚴密海空保護的大型海上艦艇編隊”而設計的。“逆火”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仍然有很大的作戰半徑,而這兩種戰鬥機的超音速作戰半徑實在不值一提。 <br><br><br><br> 假如它們完成任務後還想返回航母,隻能以高亞音速飛行假如“逆火”得到了情報支援,它完全可以從位於美國艦載航空兵作戰半徑外的基地起飛,高速飛向美國航母戰鬥群,趁美國的主力艦載機F4、F14還在“慢悠悠”地趕路時,伺機占領遠程反艦導彈的發射陣位,並采用 “打了就跑”的戰術。 <br><br>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美國人對這種攻擊是毫無對策的,隻能冀希望於能將“逆火”消滅在前往發射陣位的路途中。所以美國海軍隻要發現了一架“逆火”,就會立即派戰鬥機去攔截,這也是為什麽很多西方公開的“逆火”飛機照片中總有一架西方戰鬥機伴隨的原因。 <br><br> 在70年代末期,美國得到消息:蘇聯人正在研製遠程機載空射巡航導彈。 <br><br><br><br> 無疑,如果蘇聯將這種導彈裝在逆火上的話,就會打破兩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要求蘇聯發表以下幾點承諾:不給予逆火以任何進行洲際飛行的技術可能;包括海軍的飛機在內,逆火的總數不超過300架;所有的逆火數量都必須遵從歐洲常規武器數量協定。 <br><br> 經過多次的讓步與協商,蘇聯終於給予了以下承諾:不使逆火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在任何時間內同時部署的逆火總數不大於300架,但海軍的逆火不在其內,不過海軍的逆火也將不超過200架。 <br><br> 在蘇聯解體後,為了防止逆火被出售給其他國家,美國對俄羅斯的援助。與許諾更是源源不斷,雖然大多數都是安慰俄羅斯的空頭支票,但也最大可能防止了逆火的外流。對美國人來說,隻要能阻止逆火向其他國家出口,偶爾說說謊話也是不要緊的。由於不受限製戰略武器條約的製約,逆火可以對性能缺陷和武器係統進行不斷的改進,所以,今天的逆火仍然是一種威力極大的遠程轟炸機。 <br><br>)
俄證實:將轉讓中國逆火生產線2012-01-0507:21:39.0
俄羅斯軍方證實;經過多年的緊張談判,中國終於和俄羅斯達成了引進TU-22M3生產線的協議,俄方同意轉讓全部技術資料,這標誌著我國與俄羅斯就引進圖22M3生產線的談判終於圓滿的畫上了句號。未來裝備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的圖22M3將命名為“轟10”。
俄羅斯開價15億美金。同意轉讓給中國一條“圖22M3生產線,現在[
閱讀全文]
外媒稱美航母顧忌中國DF-21D導彈威力
卡塔爾《海灣時報》8月21日發表著名軍事事務專家埃裏克•馬格裏斯(EricSMargolis)的文章稱,雖然美國海軍並未公開表態,但其實際上越來越擔心中國新型反艦導彈的發展,尤其是東風-21D導彈,因為該導彈的首要目標便是美國巨大的航母。而且,這款導彈或許會迫使美國放棄大型航母,轉而發展能夠搭載無人機和直升機的小型航母。
閱讀全文]
追記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鞠躬盡瘁中國心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顧瑞珍
跨越多個領域,他一生致力於推動自主創新產業發展。患癌症十年,他一直堅持工作,為推動上海以及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重大科研專項和戰略產業布局鞠躬盡瘁。
2011年6月24日,在上海瑞金醫院的一間病房,他的生命在64歲戛然而止。數個月來,在人們的回憶中,這位戰略型科學家的人生輪廓漸[
閱讀全文]

北鬥導航芯片重大突破:國產處理器已規模應用
2012-1-0211:00來源:北京科技報
資料圖:使用北鬥一代衛星導航係統的解放軍官兵
資料圖:北鬥衛星定位係統示意圖
12月27日,國家正式宣布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試運行啟動,標誌著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衛星導航專用asic硬件結合國產應用處理器的方案,成為北鬥衛星導航芯片一項重[
閱讀全文]
駛離碼頭到泊位避台風<br><br><img src=http://images.chinaiiss.com/attachment/article/201112/30/thumb/104219_357.jpg><br>資料圖:瓦良格號航母甲板)
中國航母仍有三個謎團待解外媒對此“摸不準”
2011-12-3109:04來源:人民網
海試歸來的航母平台指揮塔最高處有一麵嶄新的五星紅旗飄揚
人民網軍事頻道整理:2011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航母元年,這一年,中國軍方首次證實中國正在改建一艘航空母艦,並多次在國防部記者會上正麵回應有關航母建造、海試等相關情況。圍繞著中國第一艘航母,2011年中國鋪設了一條前途[
閱讀全文]
美航母現伊軍演海域恐擦槍走火中國伊朗進行政治磋商
2011-12-3008:44來源:環球網
伊朗稱美航母出現在伊軍演海域分析人士擔憂擦槍走火
環球網記者仲偉東報道,據法新社消息,伊朗官員12月29日稱,美國的一艘航母當天進入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一片海域,而伊朗海軍目前正在這片海域舉行軍事演習。
伊朗此次軍演活動的發言人艾哈邁德?穆薩維稱,伊朗海軍的一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