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九百句,基礎英語和PUNCH雜誌
美國之音因為政府裁減不必要的項目停止了。當年美國之音通過播放英語九百句的教學節目使中國大陸很多人直接得到原生講英語的英語教育而受益。
我小時候其實第一次接觸英語九百句,並不是從美國之音。
這大概是七七年什麽時候,我在上初中。有一天一個英語老師(這老師背景不凡,是陳家康的兒子)拿了個大錄音機,是那種開[
閱讀全文]
嫁給醫生的姑娘
剛到美國的時候,到學校學生工作的地方去查學校裏的工作,找到一個每個星期六早上去給醫學院放幻燈的工作,放一次兩三個小時,掙一點小錢。
那個時候的做演講,都是有專人做成幻燈片,然後裝在一個轉盤上,到開報告會的時候在報告廳後麵有一個放映室,從那裏有人管根據報告人的要求來放。有的時候片子多,要裝兩盤,到時候得記住及時換。<[
閱讀全文]
文學城各壇子的興與衰
流行時尚,曾幾何時是十分熱鬧的地方,保留記錄的有四千多頁,一直到2012年。那時候翻100頁需要兩個半月,每個帖子都是幾千上萬的點擊。到了2020年,變成需要四個月了,也還湊合。這時候已經到COVID出現了,大家都不出門的時候,仍然有足夠的人來這裏展示。但是再往下就一下子垮下去,變成十三個月翻100頁,十四個月翻100頁,是2012年的1/5。
[
閱讀全文]
今年需要大出一筆血。。。
自己家的屋頂,來的時候已經若幹年了,現在又八年過去了,補了好幾塊地方還有下麵的木頭。這個冬天天窗附近又有少量的漏水的跡象,又得補。過幾年搬家要賣房子,這是個心事,補得一塊一塊的。
要麽趁現在還有力氣幹,這個夏天把它換了。鏟光,有隱患的木頭都換了。
今天爬到屋頂量了一通,然後做估計。
屋頂麵積4333尺,邊緣419[
閱讀全文]
有朋友出門,讓幫忙照看下房子。有幾天沒去了。
昨天去看看,發現門口放了兩個牛皮紙袋子。拿起一看,是配合好的食物。有牛奶麵包香腸水果等等。
這是扶貧機構的標準做法,過一定日子來送搭配好的吃的。可是這個小區怎麽會有領救濟的人呢,送隔壁送錯了門也是不可能的啊。
袋子裏也沒什麽送東西的人的信息,沒法告訴他們別送了。
這些東西看著放了幾天[
閱讀全文]
孩子大了,看他們互相照顧令人開心。
弟弟上了半年班,需要報稅。去找專業人士姐姐。。。
姐姐確實專業,挖出些州稅犄角旮旯的條款來給弟弟省了幾百塊錢。。。
我們現在距離放假時間不多了,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找到暑假的實習,需要兩條腿走路。下麵開始同時在家裏這邊和學校那邊同時找夏天臨時的工作。能幹兩個月掙幾千塊錢也不無小補。
跟哥哥談起弟弟[
閱讀全文]
今天在兒童醫院招待所做雜務
這招待所是慈善機構,供病兒和家人免費吃住。像一個小型的酒店,每天需要有人維持。
見到一對夫妻一起來做義工,男的是給公立小區有殘疾的孩子做理療的,說在這裏做了十年了。他領著我在樓裏做雜務,他太太在廚房忙活。
這地方每天早上要做一些飯擺出來,有點心和水果,病人和家屬早上起來吃點然後去醫院裏麵看病。廚房裏也[
閱讀全文]
下麵有很多人在討論父母對孩子幫助中偏心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
這個問題裏麵有兩方,老的和小的。
1。父母的資產是父母掙來的(這裏哪位是生來就坐擁巨款的除外。。),怎麽處置由父母定(隻要他們不糊塗。。),兒女不要幹預,也不要有EXPECTATION。
2。兒女要鼓勵父母在晚年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而不是一味儉省來留給孩子。
3。父母願意把自己的錢留下來根[
閱讀全文]

傳奇的人生:什麽叫真正的追求PASSION。
九十歲的THOMASMOSER前幾天去世了。
MOSER是第一代移民的後代。他十八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大學也念不成了去當了四年兵,回來再回到大學讀書。他一直讀到語言學的博士,然後找了個工作到緬因來教書,把十四歲的時候認識的青梅竹馬太太也帶來了,在那裏住了58年,養了四個兒子。。。
他三十七歲的時候,兩口子在車庫裏開始創業[
閱讀全文]
今天能對人有所幫助令我愉快。。。
在冰場上常有不熟悉的人摔倒。一般小孩沒事,一個骨碌就爬起來了。怕的是年紀比較大的,摔了骨頭什麽的。
學過一些急救,在冰場上看到摔得比較厲害的,過去看一下是否需要幫助。
今天第一個,是個老頭,摔了挺費勁地扶著邊往起爬。幫他爬起來詢問一下,他說打了五十年冰球了,但是有些日子沒上冰了,腳地下沒那個感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