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0-04-28 20:35:50)
Ø珍惜自己所有的,發揮所長。Ø不要嫉妒、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就,別人的成就的背後也有許多因緣及鬥誌:我們若沒有,就做好自己能做的。Ø父母應該培養的,是一個全人發展、有用又幸福的人。什麽叫有用?能夠自己獨立生存、不論賺多少錢,而且懂得過幸福快樂的日子。Ø其實,孩子們的改變就像是成長中的螃蟹在脫殼一樣。我曾看過一張圖片,是一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28 20:15:52)
取材自詹姆士‧崔曼的紀錄片「靛藍進化」識別靛藍小孩(IndigoChildren)一家雜誌的發行人兼主編珊卓‧塞吉貝爾(SandraSedgbeer)說︰「現今誕生的孩子,他們的係統中似乎已下載了更多的『軟件』。他們將為人類帶來進化的大躍進,他們將告訴我們人類未來的走向。我相信這些孩子天生具有更多敏銳的能力。我們也都擁有這些能力,隻是長久以來我們已經把它遺忘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著書本封麵上那動人的笑容,再看見書名「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不知怎地突然有種莫名的悸動。在現今人人皆以聰明自詡的時代,傻瓜彷佛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某種層度的汙名化。是啊!人人都聰明,人人都會算計,可是有一些事,卻是永遠無法用現實的角度來衡量與估算。於是乎,在還沒有開始閱讀之前,便深深地被這本書的封麵與書名所吸引。
書中的主角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摘自《心靈成長》---文/危娜羅絲·娜吉亞簡介:完形治療師和心理谘商師;《小醜的創造藝術》的作者;《東京完形學院》創辦人;現已在美、日、港、台、澳洲等地從事完形學派治療工作已逾三十五年。“我想我們遇上了一個困難,”我歎了口氣望著羅絲·娜吉亞,而她也看著我,學著我的樣子好笑的托起了腮。“你怎麽可以沒有孩子呢?”我一籌莫展地對羅絲·娜吉亞說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時有三個牧羊童,兩女一男,分別是7歲,9歲和10歲,生活在FATIMA這個小村子裏,聲稱他們在1917年5月13日到10月期間,在一個山丘上的橡樹下曾見到過聖母瑪麗亞六次.他們並不知道見到的是聖母瑪麗亞,而稱之為"OURLADY"。開始三個孩子信守諾言,不向任何人透露,但是其中最小的女孩終於忍不住向她的家人述說了他們見到聖母的事情,她描繪到聖母身穿白衣裳,渾身發出無比的光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