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潺潺

齋心滌慮 一心念佛 普渡眾生 求生極樂
博文
不隻做壞事情才會產生報應,連一動惡念也會產生惡果。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兩個故事來說:(一)賣瓜的故事從前梁武帝在世時,有一天他看見一樁奇怪的事情。某甲在賣瓜,某乙先來向他買瓜,某甲說不賣。後來某丙來向某甲買瓜,某甲卻很高興的賣給他。梁武帝看見這種情形,他大惑不解,於是就去問誌公禪師。誌公禪師是得道的高僧,有了解過去世的神通智慧。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經上把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分為‘清淨的造作’(淨業)與‘汙染的造作’(染業)兩種。‘善念’、‘惡念’和‘無善無惡的念頭’通通是屬於‘汙染的造作’‘心不動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別心’(離念靈知)、‘行善而不執著善相’才是‘清淨的造作’。換句話說,清淨的造作超越了善惡的對待。這個觀念也許諸君不易明白,讓我舉個簡單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為什麽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隻要我們一動念,我們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種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稱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們每起了一個善念,就會在心地中留下一個好的種子。起了一個惡念會在心地留下壞的種子。起了無善無惡的念頭也會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壞的種子,將來(可能在今生或來生)遇到適當的因緣,就會開花結果。善的種子結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方法正確加上精誠努力,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很不幸的是,一般人大半都無法突破命運的難關和限製,這是由於智慧和陰德積得太少的緣故!下麵我們舉個實例來證明改變命運是可能的:甲、袁坤儀袁先生是明朝人,他的原名姓黃,字坤儀,號了凡,是江南吳江人。早年本來學醫,後來遇到一位老人家,告訴他有作官的命,並勸他讀書考取功名。這位孔先生是邵康節的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則之上。好比農夫有自由決定現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無論他有沒有去耕作,都會受到因果法則的影響。如果他去耕作,他受到‘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因果法則的影響。假如他沒去耕作,他又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因果法則的支配。有因果法則,我們才有自由;沒有因果法則,自由對我們就沒什麽意義。譬如,萬一‘種豆不得豆’、‘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命運的產生,其實就是三世因果的現象。真正了解命運的人,必然相信三世因果的存在。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智慧的哲學家無不肯定命運的存在,因為改造命運是以肯定命運做基礎的。了解命運、知道命運是怎麽一回事以後,才可以進一步去改造命運。現在,我們舉一些著名的句子如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論語)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有的人富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諸君可曾仔細的想一想:在這世界上,為什麽有的人出生在富貴的家庭,而有的人卻出生貧賤?有的嬰兒生下來就很可愛,而有些嬰兒卻長得很醜呢?為什麽有的人一出生就胖嘟嘟的,而有的人卻瘦弱多病?…….這是為什麽呢?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假如遺傳就可以解釋這些問題,為什麽有些平庸的父母卻生了聰明可愛的寶寶,而有些知識份子卻反而生了白癡兒女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佛教不但講‘因果’,而且還特別強調‘三世因果’。—你前生種什麽因,這一生就會得什麽果。今生種了什麽因,來生也會受什麽果。就好像因果經上所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不能因為看不見過去世和將來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們總不能因沒見過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認他們存在的可能性吧!對於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現在有許多知識份子激烈地反對‘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他們從沒有仔細地想一想這種見解給社會留下了多大的禍害。我們打開報紙瞧瞧,幾乎每天都有殺人、搶劫、邪淫或欺騙的事情發生,幹這種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所以他們才敢鋌而走險,以身試法。一個深信因果的人,絕對不會做出這種凶惡的事情。因為他恐怕別人的指責和評論,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事實上,單用‘宿命’或‘自由’這兩個名詞有時無法解釋人生的各種遭遇。語意學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永遠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描述完全。換句話說,語言文字和現象實物之間永遠有差距存在。宿命論和自由論各可以解釋人生的若幹遭遇。因此,這兩種理論都對了一部分。假如我們隻讚成其中一種理論,而反對另一種理論,那就錯了!因為宿命論和自由論這兩種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