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0-06-05 06:53:29)
早上起來看到一篇文章: 在一個超市的停車場裏,一名女子推著自己的購物車,拿著剛從超市內采購的物品,放回自己的小汽車中。 停車場的車不多,這位女子旁邊的兩個停車位都沒有車。 這時候,汽車左右兩邊各有一名男子,戴著口罩,好像是在停車場裏閑逛,他們環顧四周,一邊默默靠近該女子! 汽車左邊的男子看到女子的購物車空了之後,就假裝把車子推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昨天下午,朋友在微信告訴我,我家附近的一所小學的家長和學生舉行抗議活動,他們開著車從南到北按喇叭,朋友沒有說出細節。 我看到微信之後,非常奇怪,我在這裏住了20幾年,這個小學一直是平平靜靜的,怎麽忽然有抗議活動呢?有沒有遊行?有沒有舉標語牌?有沒有喊口號?我以為家長和學生是要求複課,抗議學校關閉。 另一位朋友回答我,他們是抗議警察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0-05-26 09:42:19)
老大爺的腿為什麽不疼了?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在中國大陸,一個90歲的老大爺天天要打乒乓球,他們社區的球台隻有2張,他每天都要在那裏呆上大半天,隻要有機會就打球,這台桌子打完了,就排隊等候下一個球台。在中國打乒乓球,人多台子少,老大爺確實不容易。居家令期間,社區活動暫停,老大爺急地不得了,腿痛的毛病又來了。好不容易等到社區活動重新開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0-05-15 14:41:02)
民國時期,有一個當軍閥的父親,暴斂橫征,濫殺無辜。兒子發動民眾公開反對他,要打倒他,他真想一槍打死兒子。他對兒子說:如果不是看在你母親的麵子,我馬上斃了你。 原來他的妻子在生兒子的時候,難產死了,妻子在臨終前交代丈夫,一定要把孩子撫養成人。孩子小的時候,他是個下人,常常饑寒交迫,自己餓著肚子,也不讓兒子挨餓。這個軍閥,殺人不眨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天氣熱好幾天之後,昨天下午西雅圖又是陰有小雨,本來是計劃4點以後做庭院勞動,但是計劃被雨打斷了。我四點幹活的時候,還是藍天白雲,但是很快就陰雲密布,大約6點的時候,開始下小雨,雨點越來越大,我是穿著長衣服幹活的,沒有戴帽子,雨點打濕了我的身體,頭和背有點發涼,打了一個噴嚏,萬一弄個感冒不值得,看來不收工不行了。 我不知道為什麽淋雨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20-05-02 20:59:22)
昨天發了我和微信朋友們的兩三事之後,有微信朋友給我留言:最後這個觀點有異議。在世上,還是了解真相越多越好,這樣有助於自己為人處世! 他說的最後觀點,就是我在文章結束時寫的:“國內外大事,像我們這種平民老人,知道一個基本情況即可,知道越少,生活越簡單,生活越簡單,身體越健康。在中國是如此,在美國也是如此。少知道一些真相,也許你就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我每年第一次割草都很累,因為我都是四月才割草的,一般公司企業的草地,2月底就可以割草了。公家的草地,沒有一根雜草,割得整整齊齊。私人院子裏的草都比較不講究,而且長滿雜草,尤其是蒲公英。蒲公英在和雜草得生存競爭中總是獲勝,它可以在密密麻麻的亂草叢中扶搖直上吐露芬芳。我的家人就喜歡在草地上采集蒲公英的嫩葉,這一撥嫩葉采摘之後,我才割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2020-04-25 10:48:14)
早上醒來的時候,窗外又下著雨,雨不是很大,但是你必須打傘才能出門。出不了門,心情不是很好,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心態流露。很多人都不喜歡陰沉沉的雨天,不經意會把心中的那些陰沉沉的記憶勾引出來。多年前的有一天晚上,我在高速公路開車回家,大雨傾盆倒下,雨刮開到最快仍然看不清道路。還有一次,也是在高速,忽然下起大雨,前麵出了車禍,我刹車的時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0-04-20 11:33:30)

這裏的老朋友一定記得去年8月13日我寫的博文我們家的李樹,因為我家的這棵李樹品種好,味道甜美,而且樹下長了很多小樹,移植之後3年就可以結果,結果好幾位讀者看了之後,就和我私下聯係,要我的李樹苗栽種。有加州的朋友,有華州的朋友,我都答應了,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有的沒有來挖樹苗。今年春天,樹底下的小樹又生氣勃勃地冒出來,不挖走的話我也得除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04-10 12:39:34)

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疫情的焦點。全球有1662167人確診,死亡97264人,治愈365250人。美國確診超過47萬,死亡16731,治愈26522。 疫情仍在肆虐這個星球,是否到高峰期?除中國大陸之外,各國什麽時候迎來拐點?各地情況不同。在美國,華州控製得最好。西華報本周發表一篇文章:華州從全美疫情中心到抗疫先鋒,華州病毒蔓延趨勢率先得控。 美國第一個新冠病例出現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