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咱笑壇不缺潛水的,更不缺冒泡的;不缺磚,更不缺玉哈。
您問此話怎講?這位看官,這兩天一定是缺課了不是。且說本浪那天心思一動,挖了個坑,擺了三塊磚(笑壇叫______),那以後發生的事情可就超乎想象了哈。
雖然有意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但是還是長話短說比較省事。這麽說吧,咱那三塊磚,引來了一堆磚,蓋一動小黑屋雖然不夠,小黑屋的廁所貌似已[
閱讀全文]
咱挖了個坑,砸了幾塊轉(笑壇叫______),在幾位親的讚助下,這玉就飛過來了。
笑壇的非官方英文名到底應該叫什麽呢?
說實話,咱當然喜歡而且偏心自己的那幾塊磚。渴柿,蛋似,燃鵝,咱仔細思考過後認為,老地雷的那個磚,哦不,玉,實在是太好了,拿來砸人一下一個,瓷實!還有,Rrl的那個半磚半玉,隻要把類磚的部分扔掉,剩下的也狠有點玉的感覺,也是練[
閱讀全文]
小衝浪現在已經知道,每個物品都有兩個名字,雖然他說不明白,一個是中文,一個是英語或者西文。大多數時候,他學會一個新的字或者詞比如說“某物”,他都會再跟一句,“某物叫______”他這裏留的空,是要老大我或者我老大填的,就是這個新字或詞相對應的另外那個語言的說法。
比如說,他知道了“芒果”,也吃著好吃,就會有興趣問我們,“[
閱讀全文]
母語的一個好處,就是咱可以隨心所欲地用詞的本意,再偶爾編造自己的引申義,然後還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
******
“自覺”這個詞在穀歌上作形容詞的解釋是:“自己有所認識而行為上能主動適應某種要求的。”這和我所想的差不多,就先寫這個吧。
現在小衝浪兩歲出頭,知道了一點事情和道理,正是好玩的年齡。
帶他去playground玩,他總是很向往[
閱讀全文]
紫海的活動真新鮮,真熱鬧,也真的有點燒腦。(先拍MP,哈哈哈哈)
開始猜謎語,才發現自己不了解笑壇的網友們。提示有哪些線索?是哪裏人?烹飪水平幾成?攝影功夫如何?愛不愛唐詩?看到有的兄弟姐妹能抽繭撥絲,發現真愛弟,俺隻有一個字,扶,哦不,服!這情景,就像,就像美食吃到了下巴裏。。。
美食吃下巴,是怎麽回事?哈哈,是當奶爸的事。小衝浪[
閱讀全文]
一直納悶,廣場舞的源頭在哪裏?雖然網上坊間有些傳聞,卻又覺得都未足信。
直到最近,看到這個陳慧嫻舊版的歌曲《跳舞街》的視頻,才恍然大悟,原來如彼!
原來,原來,在1989年前後,當時25-35歲的年輕人裏麵,應當有一小撮陳粉,聽了這首歌,甚或看了這個視頻,心向往之。等到了2010年,也就是這些鐵粉45-55歲左右,快生鏽了,就把這首歌裏麵宣揚的當街跳健美[
閱讀全文]
【引子】歪樓聊天,想起了鄭智化的歌。假裝號召,又想起了語文課的事。還是整理在一起好了,好過淩亂不成體統,哪怕就當是用幾個課堂點滴來紀念我的年輕時代。
高中語文老師周先生,是一位有趣的人。在講完課本和相關知識之外,他盡量讓我們對語文有多一些嚐試和直觀的認識。
******
在講過課本裏的幾首現代詩以後,有一天,他突然襲擊,讓我們當堂寫[
閱讀全文]
有了小衝浪以後,時不時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小娃像爸還是像媽?
這其實是不成問題的,科學的答案當然是都像又都不100%全像,畢竟基因的那些事兒已經是盡人皆知了。當然,朋友或熟人聊天,也不用這麽古板,所以老大我就設計了一個親友逗樂版的標準答案:
娃的優點都是她的,缺點都是我的。
這個標準答案的好處多多。首先當然是我老大喜歡,也就是說能促[
閱讀全文]
沒想到,這麽快就開始“長大以後”這個話題的討論了。
之前提過,小衝浪很嫌棄家附近壞了的街燈,“On不了!”那臉上的小表情啊,還說不上鄙夷,但基本上是朝那個方向去的。
最近,給小娃讀書,有一個繪本裏,畫著輛停著的市政工程車,把一個工作人員舉起來換燈泡。不錯,那就給他講吧。
慢慢地給他,街燈壞了,需要這樣,斷電以後,有人去把[
閱讀全文]
晚餐不知道哪裏冒犯小衝浪,結果,結果小娃不要吃晚餐了,也不要吃dinner了。
怎麽叫吃飯、吃肉,怎麽拿好吃的誘惑,都不為所動。
怎麽辦呢?又能腫麽辦呢?
想來想去,想起小娃好像對午餐或者lunch莫名地有好感。。。
對了!晚餐改名了,叫第二午餐了,鷹文就叫lunchnumbertwo。
拿去哄小娃,居然管用了兩回!:D
老大我覺得自己太機智了,一定要寫下來,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