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一

我想把一些即興的短文寫出來,留作回憶,也供他人閱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6-25 00:06:18)
letmehelpyoutoignitethatflowfromthemysticcrevicehiddeninthequiveringvalleyadeepgorgecarvedfromamesasoftandbareseparatingtwosmoothridgesofivoryextendinbetweenafertileforestsleepingonlytobeawakenedbythecaressingbreezedancingtotherhythmofthefingersinthewindingentlepercussionwhispersofthewavesintimeoozesadelightfulflowbeckonsthecreationoflif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6-24 11:10:21)
9月1號,開學了。我四年級了。快要成為高年級小學生了。教室也從樓下搬到了二樓。心裏有點神氣的感覺。新的班主任進來了。問過好之後,馬老師自我介紹了一番。然後告訴我們:今天就是我們的新課,作文課。以後每周一次,整個上午4節課,都是作文課。寫完的同學,可以自由活動。今天的作文題目是--麥收時節。馬老師發給每人2張16開的對我們來說巨大的方格作文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8-06-23 12:26:13)
4-5歲的時候,是很傻,很純的年紀,剛剛開始用眼睛看世界,還不太會想問題。那時,我就是這樣的小傻瓜。有一天,媽媽下班時,買回一包柿餅。當媽媽放到我手裏的時候,我剛好餓了。就問媽媽:這是什麽?可以吃嗎?媽媽笑著說:這叫柿餅,是給饞貓吃的。。。我第一次看到它,圓圓的,是麵還有一層白色的粉。我拿著不知怎麽吃,哥哥卻大口咬了起來。我學著哥哥的樣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早上7:50我們一組6人,來到普通外科病房,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外科實習。教學組組長楊醫生,40歲,主治醫生,帶我們熟悉了一下病房的環境,確認了各不同房間所放的物品,種種事宜交代完了,他說今天要去開會,請負責帶教的胡醫生指導我們,就匆匆走了。。。胡醫生是無錫人,中等個子,略發福,皮膚白白的,臉上笑眯眯,看上去三十多歲,但楊醫生說,他們是同班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的親身體會,給有可能被蟲咬,長痘痘,在廚房被油炸到的朋友參考。)我喜歡在院子裏弄花拈草。去年6月,下午在草地上做了一會澆水,拔雜草之類的事,忽感脖子後麵有點痛和癢,當時看不見,也沒摸到什麽,就沒在意。晚飯後那個部位越來越痛,拿鏡子一照,哇!又紅又腫,已經凸起如蛋黃大小。趕緊打電話給附近的朋友,她過來一看,紅腫的中央,有一針尖樣小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有一次,我到律師的辦公室談事情,剛好前一個客戶還沒走,我就坐在客廳裏等。裏麵的談話依稀飄了出來,讓我聽到一個黑心人自述的,令人目瞪口呆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50多歲,是香港長大的廣東人,我們暫且叫他黑君。他在加州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專做熱門生意,也就是說,當下什麽最好銷售就賣什麽。前幾年,高清晰度,超薄的電視機很熱門,黑君認為大撈一把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常言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文學城有恩於我,而我能報答的就是回饋文學城--以相同的方法。此話怎講,請看我的故事—我於2005年在朋友家發現文學城。回家後就常常進去東看西瞧。但我隻想看,不願寫,因為好看的文章太多了,哪有多餘的時間去寫?我一直這樣認為。直到幾個月前,有一天,想給一篇文章寫幾句我想說的話,但發不走,隻好注冊成為網民。但依然隻看不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1)
天目山好美啊!真的是沒有白來!隻看那翠綠的竹海,就覺得一百個值。在山裏戀戀不舍的轉了一上午,肚子餓了,我們找了一個從山上蜿蜒流下來的小溪,決定坐在這溪流嘩啦的水邊,吃一頓有情調的自助美餐。。。拿出隨身攜帶的幹糧,掏出瓶裝礦泉水,正準備開蓋,一同學突發奇想,說到:這小溪裏流的不就是天然礦泉水嗎?我們既然來了,何不就地品嚐?說不定那瓶子裏裝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首先聲明,此文絕無誣蔑,嘲笑的意思,僅僅寫下途中所見而已)在上海讀書時,暑假時間長,同學們都會回家去。但寒假很短,除了本地同學,其他人大都會留在學校裏。大三的寒假,我們4個女生決定去浙江的天目山轉轉。由上海本地的一個同學的哥哥開車,放假後的一個清晨5點鍾,我們一行5人上了路。出門的前一天,我們做好了我們認為的各項準備。但有件事完全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8-06-19 13:46:54)
時間:1973年秋天,早上5點多鍾,天色很暗,路燈是黃色的光。地點:上海郊區某大學前門附近,公交車站。人物:三個農民打扮的人,挑來兩大筐東西,擺在車站附近。有關規定說明:當時仍屬文革期間,不準自由貿易,私自賣東西非法。大學的宿舍基本都在校園區,但兩家附屬醫院在市中心,上班潮的規律是,早上5-6點鍾就得出門擠公車,所以,每天的這段時間,車站附近很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