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贏了才光芒四射。
任何搞體育,競技,競爭項目的行業職業都有以下這些共同性。
一是要用堅實的技術基礎,基本動作,基本技巧,公式,套路,定式等。說白了就是內行和外行的差別。有知識受過教育和沒有的差別。內行基本上可以在專業上秒殺外行。
二是基本的素質,體能,能力等的基礎和訓練。這些未必是專業獨有的,甚至未必是直接有益的,但是[
閱讀全文]
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產消不平衡。財富從來不可能長期積累儲存。財富是人創造的,也因為人的需求而存在為財富。否則就是石頭,紙,塑料和電信號。經濟的根本基礎是自給自足。經濟的本質功能就是如何在個體分工差異下,達到群體的總體自給自足。生產不足消費是經濟失敗,生產超越消費同樣是經濟失敗。真正的經濟體量是最終實際消費的部分。閱讀全文]
標題比較驚人,嗬嗬。NYU本身也沒啥大問題,除了它的名字裏有NY。因為NY是美國衰敗一麵的象征代表。
最近去了趟NY,從來沒有到任何一個都市有過如此強烈的逃離感。回來以後頗有重新回到文明世界的感覺。NY這個地方既沒有美國中部代表的美國夢式生活的舒適,也沒有歐洲古鎮生活的精巧,還沒有加州的氣候和創意,更沒有中國一線城市的新麗。實在難以發現什麽支撐[
閱讀全文]
這裏藤爹藤媽大把吧
但是出過總統嘛?部長州長議員?市長局長有沒有?
大律師大法官?將軍探長?各路名人?
高管?百萬收入?創業者?千萬資產?有沒有?
恐怕連中管都不多。最多隻是醫生這種高收入大單幹戶。
所以眼光往學校後麵看看吧。攀比一下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
閱讀全文]
這麽說吧,大專業第一重要,地理位置第二重要,學校第三重要,小專業第四重要。大專業呢,起碼是學院行業範疇的。小專業是係以下的。牌子有意義沒有,是在大專業內談的。
學校一定條件下可以衝抵挑戰地理位置,小專業也可以一定條件下衝抵挑戰學校。但是都無法挑戰大專業的重要性。就怕入錯行,行就是大專業。一但入了,一般也是在大專業內調整,很難跳出的[
閱讀全文]
很多老中凡事總愛非黑即白。典型的數學思維。古語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實際廣義是,主觀評判為主的項目,沒有高低。客觀評判的項目才有高低。數理就是客觀評判的項目,人文就是主觀評判的項目。
客觀評判的適合年輕的時候學,主觀評判的項目時候適合有點閱曆的時候學。因為,客觀標準或外在外來標準,年輕的時候容易消化吸收,不僅是精力腦力上的,而且[
閱讀全文]
人文這玩意,其實是老來學。就是老了也還可以學,甚至老了有了閱曆了才學得好。否則就是個為賦新詩強說愁。
多經曆,多閱讀,多思考,多交流。千百年來不過如此,和技術進步沒什麽關係。人性而已。
但是技術進步卻也影響了學習人文這玩意的套路。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訪名師,尋高友。藤校在古時候的確提供了捷徑。古時候,行萬裏談何容易。先別說能否[
閱讀全文]
首先就說紫檀吧,九成的話題和爬藤有關,雖然真正能爬的連一成都沒有。沒有一個大的氛圍,沒有各種嚐試和交流,擴展出路從何談起。當然,現在的形勢是好小中越來越多,而名校招生不會更多,至少遠遠少於小中的增加。小中另尋出路已經是必須的必然的。但是話題呢並沒有真正轉過來,多數時候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後倒黴的就是現在在高中左右的小中。
原來的[
閱讀全文]
電腦,20歲開始掙錢,55歲被迫退休。
醫生,30歲熬到花開,65歲光榮退休。
電腦,一生工作和專業學習約9萬小時上下。掙錢350萬上下。
醫生,一生工作和專業學習起碼12萬小時。掙錢500萬上下。
電腦,可以上班上網,下班推娃,退休旅遊,有3萬小時呢。錢少掙點,但是掙得是花的時候。而且夫妻都可以去掙錢。所以其實也不虧錢。個人感覺日子過得更舒服一點。不[
閱讀全文]
美國亞裔人口百分之五六。名校比例百分之十幾二十,明顯是過度代表。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並不是黃種人更聰明,而是美國亞裔更聰明。
就拿老中來說,四百來萬人,近一半是新移民高科技移民。目前導致爬藤競爭白熱化的就是九十年代留學生為主體的高科技移民家庭的子女。
九十年代以前,老中雖然也不錯,但是畢竟主體人口是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或著至少不是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