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小中都是爬大藤夠得著拿不到的情形。最終九成是州大保底。
也就是說對於二爬下到三爬上的學校,都是就近就便宜有一個很有把握的學校。無非是爭一下榮譽和獎金。錄取的風險不大。而且這個檔次的學校也沒必要不值得遠行千裏。申請到了也懶得去,就不要浪費時間和金錢了。所以這個檔次的學校就申請最可以接受作為保底的一兩所學校就夠了。把精力用在確保[
閱讀全文]
有人生規劃,通過大學來實現是正途。壓寶上學,為上而上,讓錄取決定人生,結果很可能是狗熊掰棒子。
目標:1.去華爾街,2.其次就走醫療道路,3.工程或CS保飯碗。
這三個目標的兼容性實在不夠。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掙大錢。有一個流傳的關於中國學生的笑話。學生說,二十年後我會成為世界五百強的CEO!問:貴公司做什麽產品服務呢?答:還沒想好。這類思維在中[
閱讀全文]
美國社會的分層按教育側重來說,大體可以分四層。精英文社商科(務虛),精英理工醫科(務實),普通理工醫科(務實),普通文社商科(務虛)。社會待遇遞減排列。
就總體需求供給來說。精英文社商科基本滿足。精英理工醫科略有不足,普通理工醫科不足。普通文社商科過多。美國的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把相當數量的普通文社商科的從開始就教育成普通理工醫科。[
閱讀全文]
人類的文明模式主要由兩大方麵組成,務實和務虛。務實分三大可能,遏製和壓抑的務實;絕對管製的務實;自由具體的務實。務虛分三大可能,自由辯證的務虛;自由扯皮的務虛;威權專製的務虛。
組合起來有五種可能。
一,自由辯證的務虛,自由具體的務實。這是最好的可能,持續發展性最強。
二,威權專製的務虛和自由具體的務實。這是一個矛盾狀態,不能[
閱讀全文]
兩者之間有轉換,有平衡,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到自己追求和能力。簡單地說哪個更好是不合適的。簡單地說名頭和實力,公校和私校,投資和消費,等等,都是自欺欺人。這些都算起,也不過八種可能,怎麽可能涵蓋世界的多彩呢。就是算命的騙人,算個生肖還有十二種變化呢,星座,血型,八字,手相,麵相,哪個都在概率上比算什麽名校專業什麽的更準確。信這些不[
閱讀全文]
啥前三十名都是好學校,前五十前八十前一百就不是好學校嗎?前十名的好學校就一定有好結果嗎?這種聊以自慰沒有實貨的思維就算了吧。
說到底,大家尋找的都是更大的機會去爭取成功。想學電腦的這麽多,無非是看到這個行業比其他行業更火一些,機會更多一些。真愛其實寥寥無幾。個別人有堅持,大家佩服。但是不是大家想討論的。至於最後什麽去做了基金來證明[
閱讀全文]
電腦是CMU更強。但是名頭是這些一爬學校更強。這些學校的電腦不是很強,但是也不算太弱。(芝大耶魯就太瘸了)學不成電腦學了別的就更好了。而CMU學不成電腦就廢了。
這些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更好(哪怕賓大的廢城)
是不是更值得考慮?[
閱讀全文]
M,S,就不說了,上什麽去都不吃虧。當然,也很難進。
P,呢也很難進。而且如果死衝電腦科研的話有點虧。但是,也不算差。電腦在P也不是什麽最強項,去了想學也沒人搶。
UCB的難度稍低,但是想學電腦也不容易。可是守著彎曲,學不成電腦也不會太跌份。
CMU如果不死拚電腦而且還得奔博去的那種,落差會很大。又在個經濟荒蕪的地方。賭博性太高了點。去了學不[
閱讀全文]
近的有小劉的衝擊,貿易和工作機會的衝擊。比如川普之所以能上台,偽全球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中國的走向。遠的如地區衝突可能帶來的震動,文化價值觀的震動,等等。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尤其和我們有千絲萬縷聯係的大國,不論崛起還是崩潰,都會有躲不開的被動影響,和值得主動挖掘的眾多機會。躲在美國成一統,不管中國春與秋,才是擔心[
閱讀全文]
如果格守農民博士的家傳格言,便宜莫貪,會被坑嗎?起碼不會這麽奇葩地被坑吧。
一個憨厚的傻農民,也沒啥大錢,幹一天活,吃一天飯,你咋坑?不夠設計成本的。而且人家也不老琢磨著發達,看見餌也當沒看見,想坑也難。
一個精明的傻碼農,還是某方麵特精明的那種,要不怎麽就發了小財呢。結果就讓人盯上了不是。這種事在美國也不少的。懷璧其罪在哪都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