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編號為7115的朝鮮戰爭傳單,於1951年12月印製
看看美國人辦的蠢事,不去認真了解中國的國情,仔細研究普通中國人的心理就亂編。這樣的傳單到了誌願軍手裏也隻能成為哈哈一樂的笑料兼擦屁股紙。
這份傳單描述了中國的一個八口之家成員圍坐在餐桌前,端坐的骷髏是吃飯的人當中的一個,美國人也許是假設他是鬼魂。傳單正麵的文字是“你的座位將[
閱讀全文]

周恩來的簽名很多,因為他曾擔任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長達半個多世紀。
革命成功後,周恩來擔任了新中國的開國總理,但在20世紀五十年代初和後來的簽名有很大的不同。據曾在周總理身邊工作過的人介紹:新中國剛誕生時,周恩來日理萬機,由他簽發的文件、簽批的材料太多,他就按行書的寫法,把“周”字寫成個三角形(見影印件),以節約時間。可時隔不長[
閱讀全文]

1983年8月7日,空軍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Ⅱ(改裝英國馬可尼公司雷達,為殲-7M的研製做試飛)戰鬥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飛抵韓國漢城K16基地。此次叛逃創造駕機叛逃者中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記錄。孫天勤,陝西鳳翔人,1937年出生,1950年小學畢業,1953年鳳翔縣中學畢業,1956年畢業於陝西省西安師範;同年8月作為空[
閱讀全文]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後,陳伯達、江青及其他“文革小組”成員陸續搬進了釣魚台辦公和居住。陳伯達住15號樓,江青住5號樓。時任江青秘書的楊銀祿近日撰文披露了江青在釣魚台時的種種行狀……
江青患病
江青患有比較嚴重的植物神經失調病症,對聲音特別敏感。1966年底,她覺得5號樓距離馬路太近,車來人往不夠安靜,就提出搬家的要求。經[
閱讀全文]

一千多年前的敦煌人愛吃餅喝粥,實行分餐製,酒店裏總是人滿為患,甚至連和尚尼姑在麵壁誦經之餘,也愛來上幾口。寺院收入的大部分粟都用來釀酒或換酒...敦煌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絹畫、法器等文獻中,保存了大量唐宋時期的飲食資料。這使我們有機會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看看當時的敦煌人吃什麽?怎樣吃?主食、肉、蔬菜、水果、調料:一樣都不少敦煌人的主[
閱讀全文]
張學良究竟為什麽晚年不返回祖國大陸定居而最後客死在異國的檀香山?時至今日,這仍然是一個有待討論和研究的重要話題。本文擬從鄧穎超派人赴美為張學良送去親筆邀請函,以及張學良給鄧穎超的複信談起,從中管窺這位著名愛國將領暮年歸鄉之誌不能如願的內幕。鄧穎超寫信誠邀張學良 長期以來,史學界特別是東北張學良研究者們一直都在爭論鄧穎超是否[
閱讀全文]
第一場,史論5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嚐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於,其說未嚐不效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
閱讀全文]

到底由誰設計?又由誰來建造?
沈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是滿清入關挪位置之前的皇宮,也是愛新覺羅氏的龍興之地。380年前,清朝的開創者就是在這裏,邁出了他們入主中原的最後一步。
380年後的今天,國內一批知名學者為紀念沈陽故宮的創建,近日舉行了學術研討。由於史料缺失,沈陽故宮仍然有許多待解謎團。為此,專家們各持己見,眾說紛[
閱讀全文]
提起羅馬尼亞,30歲以上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它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北部,麵積24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400萬。對於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中國人也是非常熟悉的,他曾多次來我國訪問。可是,你知道嗎?八十年代的最後一個聖誕節,卻是——齊奧塞斯庫的最後日子。1989年12月25日。當歐洲的千萬個家庭正圍坐在五彩繽紛的聖誕樹旁歡聚時,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閱讀全文]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曾經與周恩來生前副衛士長張樹迎(已故)、衛士高振普多有交往,並親自聆聽了他們敘說的晚年周恩來用他生命最後力量力薦鄧小平接班的一些動人事跡。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周恩來受命主持中央工作不負眾望。他在領導批林彪的“極左”、抓經濟建設、抓外交複蘇等工作上搞得很有成績。但是,周恩來領導的批“極左”最終還是觸痛了以江青[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