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博文

在九曲黃河的上遊,
在西去列車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個平靜的夏夜,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時候。
一站站燈火撲來,象流螢飛走,
一重重山嶺閃過,似浪濤奔流……
此刻,滿車歌聲已經停歇,
嬰兒在母親懷中已經睡熟。
嗬,在這樣的路上,這樣的時候,
在這一節車廂,這一個窗口--
你可曾看見:那些年輕人閃亮的眼睛
在遙望六盤山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這首五律,寫於周恩來去世那一年。那時我在貴州一個鄉村醫院裏當醫生。聽到北京人民自發地在長安街佇立送總理的消息,感到一種心靈的震撼,就寫了下麵一首詩。總理當時在人民心中是非常親切和高大的。詩表達的也是這一種感情。
噩耗驚環宇,天涯共此哀。
萬民披墨帛;十裏哭長街。
瀝膽懸千古;高風照未來。
經年寒徹骨,何日得春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明天因公去廣州,而後回滬探親,小別詩壇數周。呈南歌子一首,預祝各位詩友
MerryChristmasandHappyNewYear!歐北時飛雪;
嶺南猶著花。
江東子弟乘雲槎,
難得新年聖誕好還家!交友宜交摯;
品詩勝品茶。
祝君佳節興無涯,
來歲歸來再賞眾詩葩。--------
附ELMy和作:
送曲驚飛雪;
離歌醉落花。
騰身直上臥雲槎
遙祝:“一帆風順好歸家!”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09 12:00:09)
寫詩的朋友之間互相唱和,由來已久,視為雅事。“和”這裏是動詞,讀如“賀”,仄聲。和詩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一為用原作的韻腳,詠同樣的主題,或不同的主題。主題不同時有時也稱為步韻,區別好像也不是很嚴格。另一種和法是主題相同,但韻不同。如唐人賈至寫了首七律《早朝大明宮》,杜甫,岑參,王維都和了,用的韻都不同。《千家詩》中都收了。和詩的詩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12-07 13:07:04)
今天整理舊物,看到一份二十多年前的校刊,上麵有我一首詩。當時我在遵義醫學院讀研究生剛畢業,留校。老教師要北返大連,臨別依依,就寫了這首詩。在歡送會上朗誦過,後來被校刊編輯拿去發表了。
像花蕾眷念春雨的滋潤
像綠草感謝春風的愛撫。
我的老師即將北去,
心潮如三峽波濤起伏。 有人說學校好比一個苗圃,
我隻是苗圃中一棵小樹。
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12-05 11:20:27)
昨天和朋友聊起貪官,晚上就湊了四首詩,詠貪官。還用雨清那四首的韻吧。 一. 入黨宣言早已忘,
見錢伸手不彷徨。
更添“寶馬”“奔馳”快,
處處嬌娃屋裏藏。 二. 反腐如雷震有音,
貪官猶當聽蚊吟。
隻緣抱得粗肥腿,
夜半擂門也放心。 三. 莫看燈紅酒綠中,
奢談馬列與人同。
憑將變臉鑽營術,
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溪水叮咚是一位年方豆蔻的小姑娘,正在學詩學畫。今天看到她一幅《初秋》圖,感到很有秋韻。近處是葉轉紅的老樹,遠處是迷蒙的群山。右下角有一人臨溪,了了幾筆,很有情趣。喜而作五絕一首。老樹初紅葉,千山色轉朦。勸君還駐足,溪水正叮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2-01 09:19:42)
非常喜歡楓丹白露寫的《重訪科隆》。詩無論結構,音韻,詞句,感情都奪人眼目。不拖泥帶水,不矯揉做作,可謂句句真情,處處閃光。第一節寫人到科隆,想起一段如夢的往事。之所以想起,是因為作者,盡管是初冬,仍跳動浪漫的春心,第二節,往事縱遙遠如夢,憶者卻清晰。“拉開了長鏡”“園睜著清醒”。事和情交代得清楚。“拉”和“睜”,用得好。接下幾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往事滔滔未可忘
思來每歎意彷徨。
縱然讀盡莊生賦,
總有真情夢裏藏。

猶憶寒山午夜音,
當年交友費沉吟。
而今半老情尤熱,
自是男兒一片心。

常在風霜雨露中,
蕭蕭情緒四時同。
旁人不解青雲誌,
易把哀鴻作彩鴻。

笑看藤蘿蔓自長,
任他桃李出鄰牆。
有情同抱青鬆誌,
敢對彌天萬裏霜。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1-20 11:15:17)

常把慈親想。
況西風,凋零落葉,又逢霜降。
昨夜清寒人入夢,
更老年前景狀。
挪衰步,依門遙望。
吾喚娘親娘不應,
撫銀絲,獨把《漁翁》唱。(1)
窗轉曉,意惆悵。
萬千掛念翻如浪。
實難堪,身羈海外,水橫雲障。
歲歲不辭銀翼苦,
隻為多看一趟。
怕日後,悔遺天壤。
自古百年終有老,
母年衰,墜墜沉心髒。
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