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驅車南下過境,想在入冬前逛逛西雅圖。先來到華盛頓大學在西雅圖downtown北邊,有人說UW是美國最漂亮的校園(我覺得還是加個"之一"比較合適)。
大學裏的建築是統一的哥特式風格,在西海岸比較難得看到,到了秋天校園裏葉子紅了著實好看。
紅彤彤的葉子被綠草坪映出
會不會想在這椅子上坐坐,回想學生時代自己也有美麗的校園。
在磚牆上的爬藤也變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廚房和familyroom之間有一個不規則三角儲物間,斜邊其實是弧線另一麵是螺旋的樓梯。 儲物間有幾層架子放了好多吃的和米麵油餅幹等。而門邊這個拿東西最方便的角落一直沒什麽用。我就做了個木頭架子放東西。 這木板一邊可是要切成弧線和圓形的牆麵吻合。別看這小小的角落充分利用起來可以放不少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房子20年了,後麵的陽台表麵很舊,cover已經破洞漏水,裏麵的木地板有一大塊腐爛。溫哥華多雨地麵長滿青苔。
這個是翻新前的樣子,陽台從東到西,除了中間開門的地方其它都是8尺寬。
Before:
這是另一邊看過去。陽台是麵向東南的,陽光充足view也很好。
這是我把破了的cover裁掉,把下麵的五合板的木地板換掉了一大塊(這可是更有複雜度的活這裏不細說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四天和第五天停靠了兩個城市。一個是阿拉斯加的繁華都市朱諾,另一個是小鎮Kitchikan.
這是我們乘的郵輪阿姆斯特丹號(MSAmsterdam)。在大海上久了,對船都會有種認同感。
船在航行,好天氣時喜歡這第三層的甲板看海曬太陽有些地方海風還是很大
這是個環形的給人走路運動的好地方,一圈大概一裏路。
這是上層的甲板
接近朱諾,沿途的兩岸的居民。這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三日清晨,我們的郵輪駛進了一個四麵環山的山穀。 郵輪的汽笛劃開了清晨的雲霧,隨著遊客們下船,寧靜的小鎮沸騰了。 這是一個900人的小鎮,18世紀80年代末隨著淘金熱潮湧入而成立的小鎮。曆史的車輪碾過一個多世紀, 現在的小鎮是一個季節性的旅遊熱點。夏季這裏每年接待郵輪送來的超過百萬的遊客。 精明的商人們也如候鳥般地遷徙往複,還有一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日。別了溫哥華。開車倒天車登船。船泊在Canadaplacepier.在8樓露天遊泳池邊可以眺望downtown.豔陽高照, 大家都比較興奮。船在內航線航行。穿過大陸與溫哥華島直接的航道。無風無浪。telus手機網絡相當給力。 人們坐在甲板上,滿心期待起航。船在溫哥華downtown. 山南水北的溫哥華 船上有全天自助餐但午餐和晚餐都可以去正餐廳,主菜有三文魚,鴨脯肉,牛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7-21 17:55:17)

夏天,白色的柵欄後麵菜地長得很歡。菜地不大,間隔的種了意瓜番茄,辣椒茄子,黃瓜油麥菜莧菜等等。


收來的一個意瓜。
整個七月都是大晴天,這樣天氣最好了,昨天還去了美國,後麵那個火山是moutainbaker。山頂積雪覆蓋,但陽光卻是強一點也沒有寒意,小丫頭穿一件單衣就在那裏玩雪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院有大塊草坪,想用柵欄圍起來作為活動的空間,可以種菜種花,或是小孩的玩的地方,也有裝飾的作用。
因為在街邊,不能太高,也要通風而且不擋住view。這種叫picketfence的比較適合。
木頭是買來自己按長度鋸的。柱子大約是四尺長,一尺多在地下。挖個土坑放下柱子,牽個繩子調好位置,用水平儀調整豎直90度,然後暫時用三個小木棍固定。最後給所有柱子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2-05-29 17:07:33)

溫哥華的野生三文魚,直接從漁船上買的兩條新鮮三文魚。切斷,魚頭後來燒了個豆腐煲就放點橄欖油在鍋底,稍加醃漬,小火蓋著鍋蓋,半煎半燜15分鍾,其間翻麵,加點醬油鹽調味,不要加水。放點紅椒片和蔥等也燜一小會。大部分時間都小火蓋著燜,最後幾分鍾開蓋,中火,讓熱氣水氣透幹些,把兩麵煎幹些即可裝盤。新鮮三文魚常常的做法是半生熟即可裏麵會很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2-04-19 16:11:15)


最近新買了幾條金魚放在客廳。沒事的時候看看,讓人心氣平和,情緒放鬆。20加侖的魚缸隻有這四五條小魚,它們的居住條件該是不錯的。這魚好像沒日沒夜的都在覓食。一般一兩天喂一次,那種flate,有時會給它加餐,喂點蛋清或冰鮮的小紅蟲。那大隻的是清道夫,有了它魚缸壁就不會長青苔。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