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要做的50件事
--------------------------------------------------------------------------------
天涯海角
1
在明朝的皇家糧倉裏觀賞《牡丹亭》
始建於明永樂七年的皇家糧倉比故宮還早10年,如今這裏已經變成了僅容納60人的藝術殿堂。坐在600年前大運河的起點,先品嚐美食,再觀看來自大運河另一端、同樣有著600年生命的昆曲經典,無疑是一件賞心樂事[
閱讀全文]

增進華人與巴西警方關係總領館宴請各警局官員
2009年04月24日
聖保羅各區警察局長在總領館做客與華人合影。
女警官向孫總伉儷贈送禮物。
南美僑報/巴西僑網訊為促進巴西警方與華人社區的關係,更好地維護僑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中國駐聖保羅總領事館於4月22日晚上在總領館宴請聖保羅各個地區警察局的負責人。近40位警察局局長和夫人以及聖保羅各華人社團[
閱讀全文]
巴拉圭紀事之四-單打獨鬥
1.
幹了三個月,感覺缺氧。
大樓底層的通風不好,人流太多,太熱。先是感覺疲勞,後來感覺無力。
巴拉圭的夏季剛好是中國的冬季,就是1,2,3月。外國人懂得怎麽避暑,
比如巴拉圭的員工們幾乎也是每人手捧一個鋁壺,空閑時間都大喝“德來來”
但是要在這裏喝點中國茶,幾乎很難。
雖然中國茶那麽有名,但是外國飲食文[
閱讀全文]
巴拉圭紀事之三-再赴巴拉圭
1.
姨媽所講是有些道理的。
打工自然最穩,風險最小。比如姨媽家裏的孩子,最終都是從打工開始的。
事物之所以能存在,首先是因為有穩定。
於是姨媽聯係了味天,約好時間,由Z先生陪我去約談。
味天廠在聖保羅南下122公裏處,之後下高速,左向10公裏,就到了。
那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小鄉鎮,環境十分安靜,廠房由高牆圍[
閱讀全文]
巴拉圭紀事之二-短暫的單幫生活
1.
一出巴拉圭海關,就發現如同忽然到了廣東的石獅,浙江的義烏,滿街都是人流,擁擠不堪,商業生活垃圾到處都是。街邊全部是巴拉圭的小販,一家緊挨一家的商家店鋪,賣什麽的都有,五花八門,不可枚舉。抬眼望去,數座商業大樓參差而立,直覺這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混亂但又絕對集中巨大熱鬧的市場。
巴拉圭人種比較黑,或[
閱讀全文]
巴拉圭紀事之一初闖巴拉圭
1.
到巴西不久,我去了巴拉圭,在那邊一晃就是八年,這段異國生活是應當用筆墨來記錄一下了,回憶過去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收獲。
巴拉圭是個內陸南美國家,世界上為人所知的程度很低,如果不是近來他們的足球水平還不錯,那麽很多人很容易將烏拉圭和它混淆起來。比如美國一個笑話說:老師問,烏拉圭的首都是哪裏?學生回答,[
閱讀全文]
曆史上的平反周期率
吳思
一
我和嶽飛的一位後代聊天,問到宋朝給嶽飛平反的時間。他開出8個日期,從初步昭雪,到發還田宅,到複官改葬,再到賜諡追封,直至追封三代,全程曆時99年。首次平反是1162年7月,嶽飛冤死21年之後。他笑道:正好和右派平反的時間一樣。我心中一閃:莫非“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竟是平反的周期率?
回家後查史書,1162[
閱讀全文]
中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大饑荒
●作者:任彥芳《炎黃春秋》2008年第5期
2000年的5月7日在鄭州河南省省委宿舍。
八十一歲的張申細言慢語地向我講了他的曆史和他在1959年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經過,他的老部下74歲的周化民在一邊聽著,有些是他們共同的經曆。
張申,1953年後任中共開封地委書記,是焦裕祿的老領導,離休前任河南省委秘書長;周化民在195[
閱讀全文]
旅遊視頻:南美厄瓜多爾2009-04-2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