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母親,不想成為一個愛孩子也受孩子愛戴的好母親的,但是怎麽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這可不是咬咬牙,跺跺腳,下下決心,發發誓言那麽簡單。
如果我的生活中沒有兩位好母親的言傳身教,或許我也不是一個好母親。
兩位母親的家庭背景相當,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可惜生不逢時,沒過幾天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一個因為生母病故,[
閱讀全文]
偶像
idol
fetish
經塑造而成的受人崇拜的具體神靈的形象。偶像從靈物發展而來。人們對某物感覺有靈,認為它可以使人消災降福,這種東西就成為靈物,受人崇拜。偶像崇拜是這種靈物崇拜的進一步發展。偶像一般經過繪畫、泥塑、石雕、木刻等製作而成。崇拜偶像的人們,一方麵視偶像為神靈之造型而非神靈本身,另一方麵又認為偶像一旦製成,便有神靈附於其身。偶[
閱讀全文]
姑媽打電話告訴我,填詞一闕,聽後頗動思鄉念祖之情,我不懂平仄韻律,可惜“萬丈豪情憋在心,東拉西扯說不清,”,幸虧還會寫字,姑媽又有耐心,通過電話,逐字逐句地記錄下來[卜算子念祖先]:
為紹曾弟在美國洛杉磯西來寺懷恩堂為臨桂燕懷堂先祖恭立靈位而作。
臨桂燕懷堂,
詩書傳後生。
愛國詞人半塘翁,
吟詠字字清。[注]
子孫孝先賢,
[
閱讀全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要健康正常地發展,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盡心盡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庭也是這樣,沒有一點規矩,每個人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怎麽可能不亂套呢?
我家的家規是:長幼有序,男女有別。
先說說長幼有序的好處:我祖父和我公公的墓塚,都在我們家鄉的南山墓園。因為墓地在[
閱讀全文]
李安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所拍成的電影《色戒》,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
1978年4月11日,張愛玲的中篇小說《色·戒》在台北出版的《中國時報》副刊《人間》上發表。
據了解,《色·戒》是張愛玲創作生涯中,花費時間最長的一篇小說。張愛玲曾說過,這故事“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麽多年,甚至於想起來隻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曆程[
閱讀全文]
身為國家公民,不要總是問國家,你為我做了些什麽?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為國家做過什麽?
身為家庭成員,不要總是問家庭:你為我做了些什麽?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為家庭做過什麽?
身為父母,不要總是問兒女:你為我做了些什麽?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為兒女做過什麽?
身為兒女,不要總是問父母:你為我做了些什麽?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為父母做過什麽?
閱讀全文]
北美燕懷堂簡介:2006年三月,我與同根生的兩位叔叔,在廣西桂林政府和桂林一大批鄉親們的鼎力幫助下,終於跨過了百年來由戰亂人禍而造成的溝塹,在北美這塊我們共同寄居的土地上,相擁而泣,痛話別後的淒涼,人間的滄桑。
隨著我們對家世的深入了解,特別是經過幾次尋根探組的桂林行以後,兩位叔叔提出了重建“燕懷堂”的設想,對此我舉雙手讚成,“有錢出[
閱讀全文]
(轉貼)
十窮:
第一窮,多因放蕩不經營——逐漸窮;
第二窮,不惜錢財手頭鬆——容易窮;
第三窮,朝朝睡到日頭紅——邋遢窮;
第四窮,家有田園不務農——懶惰窮;
第五窮,結識豪富為親翁——攀空窮;
第六窮,好打官事逞英雄——鬥氣窮;
第七窮,借債納利裝門風——自尋窮;
第八窮,妻奴饞懶子飄篷——命當窮;
第九窮,子孫[
閱讀全文]
從小就生活在三世同堂的家庭裏,除了離開家鄉在上海上大學的四年,以及來美國創業的最初六年,我的家庭裏,一直都有老人同在。我喜歡和老人相處,我忘不了慈祥和藹的老祖父,對我說過的那句話:“家有一老勝過一寶”。天長日久,這句話不僅記在腦子裏,而且已經融化在血液裏,貫穿於我的人生中了。
老公是個孝子,從我和他認識起,隻要說到母親,一向不善[
閱讀全文]
朋友和婆婆鬧了別扭,打電話向我訴苦,耐心地聽她說了兩個多小時,我總算搞清了這場糾紛的來龍去脈,大意就是婆婆一天到晚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受氣模樣,以此來抓住兒子的心,挑撥兒子媳婦兩口子之間的關係,讓兒子疏遠媳婦,以犧牲此岸的兒子的利益,救濟彼岸的兒子,在兄弟妯娌間掀起均貧富的運動——快過年了,婆婆申請提前支取“照顧孫兒的保姆費”一千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