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7-02-15 21:29:29)


每年春天都要插一次桃花,一般都在早春二月,外麵還是白雪紛飛的時節,家裏擺上這麽一盆,仿佛聞到了春天的氣息。
照片的背景就是我們的教室,每個月三次,我們在這裏‘稽古’(日語,學習的意思)。老師是位60出頭的主婦,有30多年的插花史,已經是池坊花道一級正教授了,仍在學習,準備向最高學位--花督進軍。可惜我們這裏幾個‘弟子’都是玩票性質,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部電影得了去年嘎那電影節的最高獎--金棕櫚,日本的觀眾評分很高,滿分5裏給到了4。22,我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完心情沉重,眼睛紅腫,想到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隨後的內戰。。。。。。
講的是1921年愛爾蘭的事,受到英國占領軍殘酷鎮壓的愛爾蘭人組織起來進行反抗,在付出了很多犧牲之後好不容易趕走了英國兵,內部卻分裂了,於是美麗如畫的大地上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2-12 18:55:49)

看了這個電影後就一直想寫點什麽,但是腦子裏思緒挺亂的就一直拖到現在。在看了那個追求幸福的美國電影以後,對比了一下兩者,發現同樣是講窮人的故事,但是給人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在美國片裏主人公是為了將來的幸福而暫時‘淪落’為無家可歸的貧民,他對那些窮人是排斥的,看不起的,急於擺脫這種赤貧的生活。影片中描述的那些窮人欠債不還、背信棄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02-07 19:18:16)

抱著很大期望興衝衝地去看了,結果有點失望。很單調,主人公接二連三的不幸、惡運,看得我鬱悶萬分,哈欠連天。最後好容易見到曙光,卻草草收尾了。
一點收獲是看到了美國最底層生活的一角,朋友看後嘀咕道:這美國怎麽是這樣的,還是別去得了。
WillSmith演得不錯,劇中演他兒子的小演員竟然是他的親兒子,是通過正常的選拔途徑被選上的,正所謂虎父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2-03 21:38:33)


這個電影斷斷續續地看了好幾次,因為有個頻道每隔幾個月就把它拿出來放一遍。前幾次都是從中間開始看的,莫名其妙地沒看出什麽好來,就換台了;上一次看了後半部分,主人公在紐約的中央公園裏請求他的好友揍他,好友不肯,他就又罵又哄地激他,終於好友開始揍他,一邊流淚一邊狠狠地打他的臉。。。。。。有點看進去了,但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終於,上周又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9 23:40:37)


最後秀一下我做的玻璃球和海豚塑像。
做玻璃球的第一天,老師拿來一大把五顏六色的玻璃棒,讓我們挑自己喜歡的,每人可以拿8支。俺們老土喜歡原色,大紅、翠綠、鵝黃、天藍各來一支,再來支白的、粉的、深藍和草綠,搞得自己都眼暈,嗬嗬。然後每人跟前一盞煤氣噴燈,點燃後中心溫度可以達到攝氏800度。我們左手一根塗有耐火粉漿的鐵棒,右手一支玻璃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8 21:41:28)


今天秀一下刻花玻璃的作品:一個是直徑25公分的透明盤,一個是口徑20公分、高5公分的紅色果盆。
先是選圖案,然後用一種特殊的筆將圖案畫到盤子的背麵,就可以上車床刻了。第一道是用顆粒比較粗的金剛砂輪刻。刻的時候要戴防護鏡,最好再戴上耳塞,因為那聲音很刺耳。並且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貫注,否則一不小心就把玻璃刻穿了。第二道是細砂輪拋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7 21:10:50)


好幾年以前,還住在城市裏的時候,參加了當地市民大學的玻璃工藝教室。先上的初級班,學員們多是家庭主婦,也有個別老頭。每兩周去一次,在老師的指導下,用砂子打、金剛砂輪子刻,糟蹋那些個意大利出產的玻璃杯、瓶和盤。一年下來也積累了不少‘作品’,為了放這些東東,還專門買了裝飾櫃,嗬嗬。
今天先秀一下磨砂的。別小看那些細細的沙子,一會兒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的花材有白蓮木、鬱金香和黃楊。日本的插花和西歐的flowerarrangement不同的是花材裏不光有花,還有樹枝和葉,其中最主要的是樹枝。要利用樹枝天然的曲線來構成,有時也人為地去彎曲枝條使它們更美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4 22:23:35)

朋友來Email說起他們參加的華人舞會,據說是俊男靚女雲集,氣氛熱烈。我不免抱怨這裏窮鄉僻壤的,中國人不多不說,還都是些工作狂,忙得要命,哪來人組織什麽舞會。朋友的回信說,他們那裏中國人很多,不少人“上班吃老本,7、8小時中要花很多時間研究周末或下一個休假怎麽玩,到哪兒玩,和誰一塊去玩。釣魚、獵魚(用魚槍)、抓鮑魚、滑雪、打槍、爬山、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