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俄遠程航空兵恢複巡邏美軍B-52直訪“熊”巢
2007年09月05日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隨著俄遠程航空兵恢複在冷戰時期的例行戰鬥巡邏,俄“熊”式戰略轟炸機頻頻出現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空,甚至逼近關島和阿拉斯加等美軍戰略要地。而美國也當仁不讓,派出王牌戰略轟炸機直接到訪“熊”的老巢——莫斯科。
據美國“太空戰”網站8月28日報道,美國駐歐洲空軍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67年10月9日,拉美遊擊戰術的理論家、1956年至1959年古巴革命的傑出領導人之一格瓦拉在訓練玻利維亞遊擊隊時因傷被俘遇害,年僅39歲。圖為格瓦拉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英報:伴隨粉紅色浪潮英雄格瓦拉重返拉美
2007年09月07日 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英國《衛報》網站9月4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粉紅色浪潮席卷南美,切的精神再次發揚”,文章摘要如下。
當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英報:美軍官暗示明年三月開始從伊拉克撤軍
2007年09月07日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據英國《衛報》9月5日報道,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戴維·彼得雷烏斯4日晚暗示,布什政府也許準備停止向伊拉克大量增兵並最早在明年3月開始撤軍。
這距彼得雷烏斯向美國國會提交有關大量增兵問題的進展報告隻有幾天時間。彼得雷烏斯在巴格達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采訪時說,他預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粟裕在淮海決戰的日子裏
2007年09月07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粟裕,1907年8月10日生,湖南省會同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到井岡山,曆任連長、營長、師長、軍參謀長等職,參加了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曆次反“圍剿”作戰;後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曆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先遣支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蘭德公司報告:解放軍七大戰略原則抗衡美軍
本文由白頭翁在2007-9-709:59發表於:.美國(.com)
2007年09月07日東方網
  編者按: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出台“解放軍七大戰略原則抗衡美軍”報告中從七個方麵解析了中國對抗美國戰術與戰略思想。文中觀點僅供讀者參考。報告摘要如下:
  中國的軍事戰略
  美國需要保持戰略以及技術優勢。中國軍事理論著作中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BBC民調:多數人冀美撤軍伊拉克
2007年09月07日BBC中文網
BBC最新民調顯示,全球大多數人認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應該在一年之內撤出伊拉克。
這次民意調查由BBC國際台委托民意調查公司環球掃描(GlobeScan)在全球22個國家進行,一共訪問了23293人。
受訪者們被問及多國聯軍是應該馬上撤軍?承諾在一年內逐步撤離?還是等伊拉克治安改善才離開?
受訪者中有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著名戰鬥英雄杜鳳瑞,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龍田地區上空擊落國民黨空軍F-86飛機2架。[資料圖片](下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的米格-17戰鬥機群[資料圖片]
1958年國共空軍搶奪台灣海峽製空權大寫真
2007年09月06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炮擊金門前奏曲1958年國共空軍搶奪台灣海峽製空權大寫真
焦點在空中
1958年7月1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著名戰鬥英雄杜鳳瑞,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龍田地區上空擊落國民黨空軍F-86飛機2架。[資料圖片](下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的米格-17戰鬥機群[資料圖片]
1958年國共空軍搶奪台灣海峽製空權大寫真
2007年09月06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炮擊金門前奏曲1958年國共空軍搶奪台灣海峽製空權大寫真
焦點在空中
1958年7月1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及其解決
2007年09月05日人民網作者:劉金潔
[摘要]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是英國在中國西南邊疆進行殖民擴張的產物。中緬雙方通過友好協商,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在1961年全麵解決了包括“麥克馬洪線”問題在內的中緬邊界問題。中緬成功解決“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經驗,對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具有借鑒意義。
“麥克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及其解決
2007年09月05日人民網作者:劉金潔
[摘要]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是英國在中國西南邊疆進行殖民擴張的產物。中緬雙方通過友好協商,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在1961年全麵解決了包括“麥克馬洪線”問題在內的中緬邊界問題。中緬成功解決“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經驗,對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具有借鑒意義。
“麥克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01]
[202]
[203]
[204]
[20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