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天空

後來太陽才慢慢地衝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的炮灰——《追風箏的人》讀後感-ZT

(2008-07-10 16:47:54) 下一個

愛的炮灰——《追風箏的人》讀後感---by 武誌紅



對於總是在奉獻的羔羊,我們會有意無意地推動它走向這樣一個結局:徹底為自己獻身。否則,便隻有我們為它獻身,因為它此前的奉獻是如此之重,我們已無法承擔。
  
所以,在小說、電影和電視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局麵——勇於獻身者,最後的結局常是徹底獻身。


在我看來,第一流的小說必須具備一個特質:情感的真實。

  
具備這一特質後,一部小說的情節不管多曲折、奇幻甚至荒誕,讀起來都不會有堵塞感。

  
因而,錢鍾書的《圍城》未被我列入第一流的小說,因為小說中一些關鍵情節的推進缺乏情感的真實,譬如“局部的真理”勾引方鴻漸、唐曉芙愛上方鴻漸和方鴻漸愛上孫柔嘉,這幾個情節中的情感描繪都缺乏真實感,讓我覺得相當突兀。

  
相比之下,美裔阿富汗人卡德勒·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就具備“情感的真實”這一特質。

  
這部小說講的是兩個阿富汗少年的故事,阿米爾是少爺,而小他一歲的、天生便是兔唇的哈桑是仆人,他們都失去了媽媽,阿米爾的媽媽生阿米爾時死於難產,哈桑的媽媽則在哈桑出生幾天後跟一群江湖藝人私奔了。這兩個男孩吃一個奶媽的奶長大,擁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誼。然而,當哈桑為捍衛阿米爾的榮譽而被人淩辱時,阿米爾卻選擇了逃避。不僅如此,阿米爾還設計將哈桑驅逐出自己家門。後來,已移居美國並成為知名小說家的阿米爾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邊是阿米爾父親的好友拉辛汗,他說哈桑已死,他要阿米爾回阿富汗,要他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戰亂中的阿富汗帶出來,不僅是因為他以前辜負了哈桑,還因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在胡塞尼的這部小說中,高潮一個接一個,但不管情節多麽令人震驚,它們似乎都是可信的,因為伴隨著的細致的心理描寫會令你感覺到這一切的發生仿佛都是必然。

  
例如,小說末尾的一個高潮——
11歲的索拉博的自殺,看似離奇,但假若你沉到索拉博的世界裏,站在他的角度上,想象你便是他,那時你會明白,自殺是這個遭受了太多磨難的小男孩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忠誠的愛——你就要甘願做我的炮灰
  
決定為《追風箏的人》寫一篇書評前,我在豆瓣網上讀了大量書評,看到了大多數書評都在讚譽哈桑的單純、忠誠、純良和正直。

  
或許,許多人會感動於小說第一頁的一句話——“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

  
聽上去,這是多麽忠誠的愛。

  
然而,當我讀到這句話時,卻痛苦起來,我討厭這個句子,以及這個句子中對哈桑這種情感的讚譽。

  
因為,這讓我想起最近常在我腦海盤旋的一個詞匯——愛的炮灰。有時,我們會甘願做一個人的炮灰,覺得那樣才有愛一個人的感覺;有時,我們會要求別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來證明這個人的確愛自己。

  
當阿米爾——抑或作者——在懷念“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時,其實就是在渴望哈桑做自己的炮灰。

  
阿米爾少年時的確有這樣的渴望,他和哈桑有過以下一段對話:

  “我(哈桑)寧願吃泥巴也不騙你。”
  “真的嗎?你會那樣做?”
  “做什麽?”
  “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
  “如果你要求,我會的。不過我懷疑,你是否會讓我這麽做。你會嗎,阿米爾少爺?”
  
哈桑的反問令阿米爾尷尬,他寧願自己沒有質疑哈桑的忠誠。然而,哈桑不久後還是做了炮灰。

  
那是阿米爾
12歲哈桑11歲時,他們參加喀布爾的風箏大賽,這個大賽比的不是誰的風箏飛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誰的風箏能摧毀別人的風箏,最後的唯一幸存者便是勝利者,但這不是最大的榮耀,最大的榮耀是要追到最後一個被割斷的風箏。
  
這一次,阿米爾的風箏是最後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後一個被割斷的藍風箏。阿米爾無比渴望得到這個風箏,因為他最大的願望是得到父親的愛,他認為這個藍風箏是他打開父親心扉的一把鑰匙。

  
哈桑知道阿米爾的願望,為了捍衛這個藍風箏,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也想得到這個藍風箏的壞小子阿塞夫和他的黨羽雞奸,這是阿富汗男人最大的羞辱。這時,阿米爾就躲在旁邊觀看,孱弱的他沒膽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願跳出來讓哈桑把那個藍風箏讓給阿塞夫。

  
於是,哈桑就淪為了阿米爾的炮灰,他付出了鮮血、創傷和榮譽,而換取的隻是阿米爾與爸爸親近的願望得以實現。

  
阿米爾明白自己的心理,他知道膽量是一個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他的確在想:
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我必須宰割的羔羊。
  
哈桑知道,阿米爾看到了他被淩辱而未伸出援手,但他還是選擇一如既往對阿米爾奉獻他自己。

  
所以,當阿米爾栽贓哈桑,造成哈桑偷了他的財物的假象時,他捍衛了阿米爾的榮譽,對阿米爾的爸爸說,這是他幹的。

  
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在做阿米爾的炮灰。當時,他被拉辛汗叫回來一起照料阿米爾的豪宅,但塔利班官員看中了這棟豪宅,並要哈桑搬出去,哈桑極力反對,結果他和妻子被塔利班槍殺。

  
做阿米爾的炮灰,這主要還是哈桑自己的選擇。

  
對此,我的理解是,我們愛一個人,多是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如果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們對這個人就越在乎,最終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我甘願為他去死”。

  
或許,喜愛《追風箏的人》的一些讀者會對我這種分析感到憤怒,覺得我並不理解這樣一種偉大的情感,但通過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的言語,我們會看到,導致這種奉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深深的恐懼。
 

他為什麽甘願去做炮灰?
  
當知道了哈桑是自己的弟弟後,阿米爾去了喀布爾,從已成為塔利班官員的阿塞夫的手中將索拉博帶回了巴基斯坦,而代價是險些被阿塞夫打死,如若不是索拉博用彈弓將阿塞夫打成獨眼龍的話。

  
在巴基斯坦,阿米爾求索拉博跟他一起去美國。索拉博一開始沒答應,並說出了他的擔憂:“要是你厭倦我怎麽辦?要是你妻子不喜歡我怎麽辦?”除了阿米爾,幼小的索拉博已沒有其他親人,這時,他作為一個孩子產生這樣的擔憂不難理解。

  
不過,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索拉博在替父親說出他的心聲。原來,哈桑之所以做炮灰,為了阿米爾的一個藍風箏而被淩辱,為了阿米爾的豪宅而和妻子一起被槍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擔心阿米爾會厭倦自己,會不喜歡自己。

  
這就很像一些家庭,那些最不受寵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順”的孩子,他們在成年後為了得到父母的歡心會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以至於嚴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

  
絕大多數孩子學會說的第一個詞匯是“媽媽”,而哈桑說出的第一個詞匯卻是“阿米爾”。這個細節的直觀理解是,哈桑將阿米爾視為最親近的人,象征性的理解則是,阿米爾是哈桑的“心理媽媽”。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獲得“心理媽媽”的愛,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哈桑不例外,阿米爾也不例外。阿米爾說出的第一個詞匯是“爸爸”,那麽爸爸就是他的“心理媽媽”,為了獲得他的愛,阿米爾可以付出一切代價,並最終不惜將哈桑犧牲。

  
阿米爾渴望哈桑做他的炮灰,哈桑則主動願意做阿米爾的炮灰。

  
然而,任何一個人都不值得另一個人做炮灰。

  
因為,奉獻者的生命重量會壓得接受奉獻者喘不過氣來,後者會發現,除非他給以同等分量或更多的回報,否則他心中總會有歉疚。

  
或許,虧欠感是我們最不願意有的一種心理,而如何處理虧欠感便成了左右我們人生道路的一個關鍵。

  
哈桑是阿米爾的爸爸和仆人阿裏——其實她和阿米爾的爸爸也是自幼一起長大,也是情同手足的妻子偷情而來的私生子,他無法公開承認哈桑是自己的兒子,這令他心懷歉疚。為了彌補這種歉疚,他的辦法是用他的財富和力量慷慨補償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對此,拉辛汗形容說:“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這是少數人處理歉疚的辦法,盡管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但這仍然稱得上是勇者的道路,而更多人的辦法是阿米爾的道路——貶低或逃避自己虧欠的人。

  
當躲著看哈桑被阿塞夫淩辱時,阿米爾一時成了“種族主義者”,他先是覺得為了用藍風箏贏取父親的愛,犧牲哈桑是必須的,接下來,當心中出現一刹那的猶豫時,他對自己說“他隻是個哈紮拉人(阿米爾是普什圖族人,很多普什圖族人對哈紮拉族人有歧視)”,這就是貶低。通過貶低奉獻者的生命價值,接受奉獻者的愧疚感降低了。

  
這種貶低心理是很常見的,我們既可以在文藝作品中,也可以在自己生活中發現這樣的故事——那些隻付出不索取的人,他們很少會得到接受他們幫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對恩人的仇恨勝於對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有些人的愧疚感會徹底喪失,於是一切人均被他們貶低為炮灰。阿塞夫便是這樣的人,他沒有底線地淩辱一切弱者,因為他的世界中隻有他一個人是人,其他人都不存在。

  
阿米爾知道,自己身上有阿塞夫的影子,所以他夢見阿塞夫對他說:你和哈桑吃一個人的奶長大,但你和我是兄弟。

  
不過,阿米爾畢竟不是阿塞夫,他無法逃脫愧疚感的折磨,這種愧疚感顯示他仍然是一個有良心的人。

 

“我向來隻為一個讀者寫作:我自己”
  
可惜,除了貶低外,阿米爾還選擇了逃避。因無法麵對哈桑,他栽贓哈桑偷了他的錢財和手表,而終於導致哈桑離開他的家。

  
但他越貶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因為這歉疚感不在別處,恰恰在他心中。

  
所以,他最後又回到喀布爾,要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

   
所以,當阿塞夫將他打得死去活來時,他哈哈大笑。

  
這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懲罰。他曾渴望被哈桑懲罰,但哈桑隻會繼續付出,而不會表達憤怒。但他終於在阿塞夫這裏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懲罰。於是,當肋骨一根接一根被阿塞夫打斷時,當上唇被打裂,其位置和哈桑的兔唇一樣時,他心裏暢快至極,並感慨:

  
我體無完膚,但心病已愈。終於痊愈了,我大笑。

  
回到巴基斯坦後,阿米爾終於令索拉博放下疑慮,答應和他去美國,而阿米爾說“我保證”。

  
但是,當發現困難重重後,阿米爾一時忘記了“我保證”這句話,想勸索拉博留在巴基斯坦的孤兒院一段時間,這時他忘了,進入孤兒院後的那段曆史是索拉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

  
於是,不願意再重溫噩夢的索拉博選擇了自殺。此後,盡管被救了回來,但他卻陷入了奇特的自閉狀態。

  
命運先使得阿裏成為阿米爾父親的炮灰,命運又使得哈桑成了阿米爾的炮灰,這雙重的罪惡加在一起,使得阿米爾終於得以報應。內疚是他的報應,被阿塞夫打成兔唇是他的報應,他的妻子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卻無法懷孕也是報應。

  
現在,作為輪回的一部分,阿米爾必須去做索拉博的炮灰,他必須以哈桑對待他的態度對待索拉博,才可能使得索拉博一點點地走出自閉,那時才意味著阿米爾的終極獲救。

  
胡塞尼的這部小說對情感的描繪如此深刻而真切,令我不由懷疑,這是一部自傳。

  
這部小說的情感之真實,在我讀過的小說中,我感覺隻有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和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可以媲美,而《情人》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自傳小說,《挪威的森林》則被人懷疑是村上春樹的真實經曆。

  
不過,我將《追風箏的人》列為第一流的小說之列,不僅僅是因為它具備“情感的真實”,也是因為這部小說的構思非常巧妙。

  
前麵提到,這部小說的高潮一個接一個,不斷衝擊讀者的心靈。但用心的讀者會發現,每一個高潮出現之前,作者都已經用隱喻和暗示的手法,預示了這些高潮的出現。

  
並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畫外,小說的情境描寫也別具一格,既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又具有鮮明的個人化,仔細閱讀的時候,你可以感到好像一直是在以阿米爾的視角在看待這個世界。

  
此外,胡塞尼的筆觸既細膩,又有洞燭人性後而產生的沉混有力感。

  
令人驚訝的是,這是胡塞尼的處女作。第一部出版的小說便如此優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這一點?

  
除了可能是自傳的特殊原因外,在自序中,胡塞尼的一句話還給出了另一個答案——“我向來隻為一個讀者寫作:我自己。”

  
據我所知,這是第一流的小說家、導演和藝術家的共同特點。譬如日本動畫之王宮崎俊便說過有同樣意思的話:
我從來不考慮觀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5)
評論
無去來處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貼在豆瓣上,有劇透是要提前標注出來的,下次注意啊~

好在我看完了,花了兩個半小時看的中譯本,值得再次好好看一遍。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亮的評論: that's what i hope i can do. i might end up forgiving more than once, which is a weakness.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美好時光的評論: i see. thanks. my vocabulary is going up :) i agree with you. i think there is a reason for americans to like this, not much real pain ...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哈哈,美好時光,你點評的太逗了,我隻知道這是暢銷書的特點,一般都是這種類型的。這本大概又加上是敏感地區,就很受歡迎了。我要是看一半覺得太苦,我也就知苦而退了。:)
美好時光 回複 悄悄話 不是說太血腥,而是說情節太正確,太主流。當然是我個人覺得的,尤其是後來揭露那誰是那誰的弟弟,簡直讓人看了想撞牆。仿佛不加這麽一段,不足以煽出讀者的眼淚,也不足以揭露人生的深刻哲學似的。你們不用聽我的,我口味比較偏,不喜歡這種苦大仇深的人生矛盾。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kalliroi,wxc把那段代碼過濾了。那句話要加在img 後麵,src前麵,嗬嗬,希望你能看明白。實在不行就用拉長的方法,應該可以的。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美好時光,我已經開始在讀這本狗血書啦。
jwayne_1. 嗬嗬,你也夠堅決的。
南山鬆,好幾天沒看見你啦,回來了。:)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kalliroi, 謝謝你。關於圖片是這樣的,我的也會自動縮小,但如果在html版本上,加上下麵的語句,style="WIDTH: 713px; HEIGHT: 537px" height="537" width="713" 就可以了。具體的例子比如:
你可以找一個我有圖片的文章,右鍵按看Page Source,就會看到這種例子。另外一種簡單的方法,在你貼了圖片以後,稍微把它左右上下拉長一點點兒,就可以了。你試試看。:)

kalliroi 回複 悄悄話 你好明亮,看了你的許多文章,喜歡你的文章和圖片。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你的圖片是怎麽上傳到這裏的?我找個了可以外聯的相冊,不過照片都被自動縮小了,沒有你的那麽大。謝謝。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美好時光的評論: 太狗血了??? first seen it. what does that mean? can you explain that? too bloody?
美好時光 回複 悄悄話 老實說,這本書的情節有點太狗血了。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有機會找這本書來讀。--zt
探長的新衣服我喜歡 :)--zt
喜歡圍城.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原諒一次可以,沒有第二次。 once is okay, twice shame on you, thrice will not happen.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嗯,是啊,一般是這樣的,“cheated once,shame on you, cheated twice, shame on me.”可如果親人之間,有這樣的為難和傷害就真很難翻過去。我還得仔細自己看看書才好體會一下。多謝補充解釋。
大家周末愉快!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亮的評論:
1st, Hassan was told to do so, we never know what he thought in heart.

Even if he forgave Hassan, it is not because he believed Amir but he knew Amir can't fight against the race discrimination.

I believe Amir did hurt their friendship and Hassan then became a servant not a freind to Amir.

2nd, after he being framed, he and Amir went in the different way.

3rd, For me, it is a different story. I didn't know who betrayed me so much and I wouln't gave anyone a 2nd chance to do so.

Cheated me twice, shame on me. hehe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黃鸝,如果你處在哈桑的位置,會選擇forgive阿米爾嗎?一般人會嗎?在不斷被"傷害”以後?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亮的評論:

Actually I read it long time ago.

But I still remembered a few plots.

After Kite Fighting and being raped, Hassan was sick and tried to avoid Amir for a time. Because he saw Amir being there and watching him being raped.

And then he was told to forgive Amir and then Amir framed him to be a theft. I believe there was one guy knew the whole thing but he didn't blame Amir.

The war and the life he lived in America changed Amir. He began to realize what he cherished and what he did wrong before.

So the story started from a scene which he and Hassan was
good friends, doing things together, talking and sharing.

But the scoiety forced them apart...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我就是,圍城我也喜歡,但剛看時,有些地方感覺不舒服。現在有些明白是為什麽了。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隱形的翅膀:嗬嗬,對不住了,提前劇透了。下次再看見,提前關了網頁就好。:)

黃鸝,沒事,大家都知道這是你自己的看法,沒有代表其他人的。這部分你補充的就是種族方麵區別。不管怎樣,阿米爾是會被虧欠追逐,象eleven所說,有良知的才會這樣。要相反,會自豪呢。人啊人,外在太多因素牽扯自身的認知了。

阿小葛,多謝多謝,我回頭也找來看看。不過這種電影我得好好準備準備才看,不比功夫熊貓啊,什麽時候看都有好心情。

老史:你太HOT了。以後多換性感衣服吧。:)

小屁孩,好,謝謝推薦,我回頭也找來看看,不過照我這種懶惰的,估計看了電影就算完成任務了。:)

麥片,胖妮,歌兒,一起回了吧。嗯,我也覺得大家更平等些好。可有時這種感情是不由自主的。有時也未必能理智清醒到保護自己,防止自己往炮灰的路上滑的,有時都不由自主成了習慣,越陷越深就拔不出來了。:)

jwayne_1, 嗬嗬,那就看動畫片吧。也挺好。

閑人忙人,嗯,我去找電影看看。你記性也好,還記得無名那篇筆記。:)

黃鸝,你每天網上泡著,什麽時候看的書呢?:)

紅月,你也看過啊,你們以後得多幫著我提高了。:)







隱形的翅膀 回複 悄悄話 真討厭呀。。。我看這個小說剛看了一半呢, 謎底都被儂三言兩語揭了。唉。。。。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兩隻黃鸝的評論:

That's what I thought, could be wrong.

sorryyyy!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One thing is missing.

The class/race discriminate wa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Afghan at that time.

Though they were good friends, Amir and Hassan came from different classes/races.

Assef, who raped Hassan, accused Amir of making friends with Hassan, claimed it was a shame of Afghan who let Hazara live in the country.

Even Amir's father, who was a nice guy, thought Amir was not manly enough, which implied that he was influenced by Hassan.

Hazara was accused of stupid, shameless, too weak, an inferior race.

Amir, although enjoyed Hassan's friendship, also blamed Hassan's weak not defencding himself.

That's why he broke the friendship with Hassan.

He won the love and respect within his race by betraying Hassan.

At that time, he thought he did the right thing--tobe a man, a noble4 man.

Later on, he was haunted by the guilt of betraying Hassan.
Because he knew he was the guy not brave enough to defend his friend Hassan. He stole everything from Hassan(love, respect...).

He fought for Hassan's son to save his guilt and found the peace in America.

---Well, the last piece is the way to win the love of American reader, haha.

graceus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小屁涵的評論:
The kite runner. Movie.
http://www.imdb.com/title/tt0419887/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punny的評論:
你喜歡我的新衣服,說明你很有審美觀,哈哈。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兩隻黃鸝的評論:
哈哈,去舊迎新,煥然一新。
怎麽樣?什麽時候換換你的那兩隻鳥兒?嗬嗬。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小屁涵的評論:
忘了說了,你現在更像櫻桃MM了,再hug一個。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小屁涵的評論:
不是嚇了一跳吧?應該是驚豔了一跳吧!哈哈,俺的泳裝是不是很性感啊?
小屁涵 回複 悄悄話 忘了說了,探長,你可真把我嚇了一跳,你改琢磨八卦了?哈哈。。
小屁涵 回複 悄悄話 大家:沒看過的都可以看看。這是一本很易讀的書。情節引人,語言簡潔卻回味無窮。
graceusa; 問個好。有電影了麽?找來看看。
秋月冬雪 回複 悄悄話 很出色的書評,看看我這個懶人能把這本書看下去麽。我借了同作者的"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沒看完幾頁就到期了。
graceusa 回複 悄悄話 《追風箏的人》, 改變成電影了,我看了,也不錯。
mycereal 回複 悄悄話 首先我也很喜歡圍城這本書,有同感的大家握個手。
其次小屁涵和藍山明月都讀過這本書了,可見你們博覽群書了。

這個書評我也喜歡,這本書也想必很不錯,情節曲折,但有點血淋淋的感覺。其它的完全同意歌兒的說法。

我不希望當別人的炮灰,也不希望有人要當我的炮灰,嗬嗬。
punny 回複 悄悄話 歌兒說的不錯,歸根結底就是個"度"的問題。

探長的新衣服我喜歡 :)
歌兒 回複 悄悄話 終於耐下心把這篇文章看完了,太長了,不過寫的不錯,至少看了以後對故事梗概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關於炮灰的問題,我是這麽看的,隻有無怨無悔的愛一個人,才可能心甘情願成為他的炮灰,因為成為炮灰是可悲的下場,所以永遠也不要無怨無悔的愛誰,要象艾米說的那樣,無論對什麽,都存個疑,還該象sex&city裏samantha說的那樣,I love you, but I love myself more. 這樣才不會淪為悲劇。
jwayne_1 回複 悄悄話 i will avoid this novel then. thanks for the warning :)
閑人忙人 回複 悄悄話 正在看英文的(去年#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很吸引人,等看完了再來看書評吧,免得先入為主了。無名寫過一個書評的。電影去年就拍了,還得了某個奧斯卡提名呢,要不明亮你再寫個影評吧,這個你擅長的。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史的評論:
哈哈,從雞蛋餅到陰陽, 煥然一新阿
兩隻黃鸝 回複 悄悄話 錢鍾書小說《圍城》比較重故事而不重情節,再加上無時無刻的評價。

故事的發展還是合理的,但顯得比較突兀,放風箏的人我看過,是本好書。
藍山紅月 回複 悄悄話 讀過英文原版,是本好書,很感人。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歌兒的評論:
都是你害得,這回你滿意了吧?看把你給樂的。。。嗬嗬。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我就是的評論:
史大餅子現在變成了陰陽大餅子了,哈哈。
歌兒 回複 悄悄話 哈哈,老史換了bikini, 還脫不了大餅子本色,哈哈哈哈。
老鍋餅 回複 悄悄話 同意紅茶姐姐的話
我就是 回複 悄悄話 好喜歡史大餅子的這個圖,WOW, 讓我想起我最愛的電影功夫熊貓,好棒啊,那是功夫的發源地喔
這篇好長,我很喜歡圍城,我分幾次把這篇看完巴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明亮的評論:
俺的新衣服好看吧?俺學的是陰陽功夫,嘿嘿。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wow。老史你這身新衣服我半天都沒敢認你。還發螢光呢,你也學功夫熊貓連功夫啦?:)

Eleven, 嗯,沒錯,這篇對俺的啟發還真不少是愛情方麵的,嗬嗬。

ELEVEN 回複 悄悄話 虧欠愧疚論適用於有良知的人。炮灰論也非常適用於愛情婚姻。

我決定培養一個炮灰,讓他多付出,早日達到最高境界。:)
老史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有機會找這本書來讀。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紅茶,嗯,我覺得各人眼中一流小說評價標準肯定不一樣的。這文的作者更看重情感真實帶來的合理情節吧。作者是學心理的,所以特別看重這點。分析也是從人心理著眼的。

胖妞,你先讀,讀完了交讀後感!:)))
punny 回複 悄悄話 很久之前就聽說這本書值得一讀,一直沒決定到底要不要花這個時間。這篇書評寫的真不錯,把我的興趣又勾起來了。等有空了一定得讀一下。
綠豆紅茶 回複 悄悄話 好文!隻是不太同意作者對“圍城”的評價。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小屁孩,可惜我自己都沒讀過。但我很讚同他寫的一些心理分析,尤其是奉獻,虧欠,內疚等等。我怎麽覺得我都經曆過一樣。感觸挺深的。:)
小屁涵 回複 悄悄話 從這個書評來看,我看的《追風箏的人》的版本是不全的? 為什麽沒有'哈桑為捍衛阿米爾的豪宅,被塔利班槍殺。'和'索拉博用彈弓將阿塞夫打成獨眼龍'一段???
看來我要再去找找,重讀一遍.
喜歡這個書評,的確與眾不同. :))

明亮 回複 悄悄話 歌兒,你坐著幹沙發好好看。其實這本書流傳很久了,我剛好今天看見這篇書評。這書評和其他不同,沒寫那些大的topic,隻不過從某種心理的角度解釋了那些事情的由來。裏麵一些心理的推斷,讓我很有感觸。就貼到這裏,做個紀念吧。:)

歌兒 回複 悄悄話 沙發!
[1]
[2]
[首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