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如何成了一座裏程碑

來源: 2021-05-25 18:34:4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山河令》(以下或稱《山》劇),我除了看原劇,還看了自媒體對該劇的分析評論,更看了許多國外的反饋(Reaction),以及原劇和反饋視頻下的熱烈評論。這些評論大都寫出了震撼和感動之後的真情實感,有著很高的水準。有一則英文評論寫道:相比《陳情令》,《山河令》兩位男主的關係是一種文化的重置。我理解那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指《山河令》所呈現的雙男主關係較之於《陳情令》有“文化”層麵上的區隔,前者更為明快和熾熱地演繹雙男主之間的故事。另一則評論則寫道:周子舒從殺害無辜的人,到從像他一樣破碎的人那裏找到真愛,是本世紀最大的亮點。

兩則評論,點出了《山》劇的特異、飽滿和開拓性。泛泛地表現兩個人的情深意長卿卿我我不會形成作品的突破,《山河令》以多重層次表現周子舒和溫客行之間的關係。這關係首先建立在人物自身立體的特點基礎上。

溫客行表麵風光瀟灑,實際上他的生命裏是一團黑暗。他對光明的記憶,隻停留在四季山莊那花草爛漫的溪邊。那裏有他,有師兄,有師兄放在他頭上的一隻草蟲,還有一頭敦厚的小野狗。四季山莊,是他黑暗人生長河中的片刻光亮。經過了漫漫的鬼穀隧道,他甚至覺得那片刻光亮也是虛假的夢幻。父母的慘死,自己在鬼穀的煉獄裏所經曆的種種殘酷,煉就了他一顆複仇的心和與世同焚的惡膽。而另一方麵,溫客行特別看重好友對自己的看法,每自稱溫大善人。他渴望光明,期盼重返人間。光明與黑暗,剛硬與溫柔,渴望與恐懼……造就了這個人物巨大的立體性和魅力。

而周子舒,因為年幼時的軟弱,四季山莊毀在了他的手裏;又誤入歧途,成了權力的鷹爪,雙手沾滿了無辜人的血。當他一朝猛醒,初心回現,便無法原諒自己。作為懲罰,他往自己胸中釘入了七根鐵釘,離開天窗暗殺組織,開始了流浪和贖罪的人生。天地之大,周子舒孓然一身,心中常懷被神明所唾棄的悲涼。然而,骨子裏他又是一位孤勇的武者,一位有天下胸襟的俠之大者。是他,把溫客行從地獄拉回人間。

破碎的人生和未泯的良知,構成了溫周兩人互動的基礎。兩人二十多年後邂逅,從表麵上看差別巨大,一個落魄如乞丐,是顧湘眼裏的“癆病鬼”;另一個是瀟灑倜儻,“溫潤如玉”的“翩翩君子”。初到越州的流浪漢周絮,在橋頭夢醒,看到了一束刺眼的晨光;而茶樓上的溫客行洞穿表象,幾乎一眼就看透了周絮這個人。隨後,兩人便隔街四目相遇,“一見鍾情”。正如溫客行自己所言,他和阿絮緣分匪淺。而這緣分是一種光,一種足以照亮彼此人生的光。《山河令》主題曲唱道:“猝不及防那是不是我們的光?”溫客行命懸生死一線時,從阿絮身上看到的,也是光。“你身上有光,我抓來看看。”一幕已成經典。



兩人的同處是基調,異處是諧音。不同的性情形成他們天作之合般的互補。一個堅忍有愛卻又病體孱弱的師兄,一個從地獄中來,暴躁而脆弱的師弟,手足情深中的磨合,有情趣,有憂傷,有勵誌和期盼。而張成嶺的出現成了催化劑,促成了溫周二人的進一步聯合。他們相知相識並最終成為彼此扶持的俠友和知己。

這種建立在各自破碎人生和悲劇命運之上的那種無可分開、互相救贖、同生共死的關係,在我看過的劇中絕無僅有。《陳情令》最後之藍忘機離開魏無羨令人費解,因為這與藍忘機之前的表現相矛盾。與那樣一種“含蓄”形成鮮明對照,當溫客行墜穀時,周子舒隨即縱身跳下;當葉白衣問是否願意以己命換回阿絮的命時,溫客行的回答沒有片刻猶豫,“求之不得”四個字仿佛從心裏流出來一般。這些情節是那樣的自然。兩人從越州際遇開始,到同修六合,生命置換,那份深情和承諾一以貫之。

《山河令》不是仙俠劇,而是武俠劇,這就決定了對於廣大的觀眾來講,她有著更大的親和力,更多的“人間煙火”。這“人間煙火”包括俠義、武功,一日三餐;有詩酒,更有生死契闊。

《山》劇以生動豐滿的人物塑造、深厚的情感積蓄及迸發,以及整個故事所傳遞的悲劇力量,深深抓住了觀眾。這是其內核。這內核由許多峰回路轉、美不勝收的場景層次錯落地推演展現。舉例說,前幾集中有鏡湖桃林之探,鏖戰群丐,泊舟相爭,從而鋪墊出阿絮水下現真……;中間有平生不堪一問、吐血痛訴童年、溫客行托女、三人同回四季山莊……;後幾集有溫周崖邊大戰群雄、醉裏抱腰、阿絮雪中武庫赴死等等。其中,醉裏抱腰這一場絕對是虐心高潮。溫客行噩夢終於結束,對未來的溫馨時光充滿憧憬;而不忍泄露自己即將絕命的阿絮以他全部的溫柔護佑著師弟這僅有的歡樂時分。這虐心幾乎要突破了觀眾的心理承受極限。我看一對菲律賓觀眾的反饋,其表情令人動容。男生對女生說:我沒有辦法承受這個,我要哭了……他隻是無數看哭者中的一員。在那場戲中,愛的浸透讓溫客行這個被仇恨填滿的鬼穀“魔頭”最後與世界和解。借用本文開頭那則評論的說法,這是本世紀最溫柔美好的事情。

《山》劇角色眾多,人物如顧湘、曹蔚寧、張成嶺、葉白衣、韓英、蠍王、七爺等等,都有故事,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同撐起了《山河令》的華蓋。

內核如此,《山》劇形式亦美。溫客行優雅倜儻自不必說,就連他的殺氣都透露著肅殺之美。阿絮的美除了外表的清冷俊秀,更在於他細微眼神裏所傳達出來的堅忍、溫和與寬厚。其他諸多角色均有不俗的表現,《山》劇演員陣容獲得了觀眾廣泛的認可和讚譽。

周子舒的武打、劍術、流雲九宮步,溫客行的扇功等等,《山》劇祭出了別具洞天的武功。此外,《山河令》的景觀一派我們所熟悉的江南秀色:舟過拱橋,船泊綠岸,桃花似錦,山莊如畫等等,純美超凡脫俗,山水卻接地氣。

說到音樂,這部劇一係列歌曲與劇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這些歌兒曲調優美,古風盎然,情思悠悠,神韻穿魂。

有觀眾說:《山河令》在一個全新高度上震撼(Hit)了他。兩個韓國年輕人一邊看《山河令》一邊記錄著對話中那些文采斐然的古語和詩詞。一個南亞小夥子邊看邊說他想學中國功夫。還有一位觀眾,一看溫客行吹簫,就拿起準備好了的笛子跟著吹起來。還有很多人,聽著片頭曲《天問》,嘴裏會跟著哼,身體跟著動。有位外國女歌手獻唱該曲,被稱為女版《天問》……這些都從一個個側麵顯示了《山河令》的軟實力。現在,有關該劇在國外火爆、排行等報道不時傳來。可以肯定的是,這部劇吸引人的,絕不是所謂的耽情所能匡囿。《山河令》把中國古老文化,還有天下華人都能理解的那些價值觀——一諾千金、古道熱腸、滴水泉湧等等——與當代美妙的影視技術相結合,以普世的信念、情愛和美感貫通中外,以盛大的內功和張力,把自己建造成了一座裏程碑。

戲如人生對演員和觀眾都一樣。願《山河令》所給予的那份真善美在我們的生命裏常駐。

(本文原載於《今日頭條》)
 

近期相關: 

微博“陳情” “山河” 二 “令”
外國女傑唱《天問》!

【 山河令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