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漢詩感動的鑒真 和 唐招提寺 (圖)

來源: 2020-07-14 03:36:0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020年春節將至的時候,一場傳說般的災難降臨到武漢及全中國。那種從未經曆過的焦慮悲傷不安壓抑把中國人壓得喘不上來氣的時候,日本的大飛機載著救援物資降落在武漢。救援物資包裝盒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打動了焦慮悲傷不安壓抑的中國人。我想很多人是第一次真正體驗到語言、詩句的感染力。

  類似的感動1300多年前也曾發生過。742年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到揚州大明寺懇請鑒真到日本傳授戒律。他們帶去的長屋王送給唐朝眾僧一千件袈裟,袈裟上都寫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鑒真和尚通過袈裟上的詩句感到了日本佛教徒真情,決定東渡日本。鑒真東渡的艱難(真偽待定)故事我們都讀過,那後麵的故事還在延續著……。

  2019年6月1日我去奈良時參觀了鑒真和尚晚年生活、並為弟子宣講戒律的唐招提寺。日本的大小寺院去過很多很多了。奈良、京都一帶聚集著眾多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寺院。這樣的寺院多少有些“為了成為世界遺產的渲染”,而唐招提寺這種渲染非常淡,淡得讓你覺得這才可以稱作寺院。

 請你跟我走一圈,欣賞一下這個鬱鬱蔥蔥的幽靜寺院。

1 唐招提寺的正門。門前那棵歪樹讓人想起“釘子戶”一詞,日本這樣的“釘子戶”非常多。

 

2 正門上方掛著的牌子(網圖)。鑒真和尚66歲到達日本後,前5年住在奈良東大寺,後5年住在這裏。也有人說,朝廷看鑒真和尚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便將新田部親王(天武天皇第7位皇子)的舊宅地讓出來給鑒真和尚建寺。建寺之初名為“唐律招提”(學習唐律的場所),後被賜予官額“唐招提寺”。

 

3 進了正門就是通向金堂的通道。

 

4 通道旁的石碑。

 

5 金堂。

 

金堂裏的佛像,不允許照相。從網上找來的圖片。

 

6 站在金堂門口看正門。

 

7 金堂簷下。

 

8 禮堂。

 

9 鼓樓。

 

10 走到這裏時正好一個導遊在這個位置講解說,秋天站在這裏看盡頭的紅葉非常美。

 

11 金堂周圍是荷花的盆栽。

 

12  (鼓樓、禮堂後麵中間) 閑山堂。

 

13 經藏是國寶,我卻被它周圍的花吸引。

 

好在網上什麽都有,能彌補一張經藏的正麵圖。

 

14 東室。

 

15 金堂側影。

 

16 想像一下這些楓葉紅了的時候。

 

17 寺內的珍寶館。門票200日元,收門票的老人和藹可親。

 

18 珍寶館前的通道。

 

19 珍寶館的無障礙通道。

 

20 寺內有幾條這樣的小道。

 

21 通向鑒真廟的小道。

 

22 鑒真廟的小門。

 

23 寺廟看園林、看青苔。

 

24 廟內不許作的事情。

 

25 鑒真廟裏麵很大。

 

26 廟裏也有洗手處。

 

27 鑒真和尚禦廟。(網圖)

 

鑒真76歲遷化,其弟子忍擊為了悼念鑒真製作的鑒真雕像為日本最早的人物雕像,仍保存在唐招提寺內。

 

28 趙樸初題詩。

 

29 從鑒真和尚的故鄉揚州引植來的瓊花。

 

30

 

31

 

32 這顯示出年輪的院牆與周圍那麽般配。

 

33 唐招提寺裏有很多這樣的小院。寺裏很大、很美,留足時間慢慢走、慢慢看吧。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東招提寺外麵的街道。

 

50 正門外麵的這些樹一定有典故吧。

 

51 東招提寺周圍的街道、民房氣氛上與名寺非常協調。

 

52 這麽安靜的地方,被那個淘氣的女孩吸引。

 

53

 

54 非常喜歡唐招提寺周圍環境。

~~~~~~~~~~~~~

前麵講到鑒真東渡的故事還在繼續。東招提寺為了回贈鑒真和尚給日本佛子帶來的恩惠,2017年開始計劃縫製200件與當年相同的袈裟,贈送給江蘇省揚州大明寺。2017年9月西山明彥長老帶了20件做好的袈裟訪問了揚州大明寺。

55 西山明彥長老穿著仿製的當年的袈裟。《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2018.6.6)

 

56 袈裟上秀著那首漢詩。(照片出處同上)

 

----------------------------------------------------------------
更多文章

   
爸爸回來了
   
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胃大吃八方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在日本養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