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下) 西藏印象
持外國護照者到西藏旅遊,真! 難! 啊!
可能有此想法的不隻我一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反正到我有足夠的假期、 想到那片土地時就有此規, 非中國護照或台港澳通行證持有者,到西藏旅遊必! 須! 跟! 團!
外國人到西藏需要入藏證 (旅行社代辦)。 我們團從西寧乘火車進藏, 前後共查了五次入藏證。 進火車站候車室前首次, 過行李安檢後其次, 上火車前第三次,出拉薩火車站第四次。 完了被領帶到一旁房間,比前幾次更仔細一一查對護照和入藏證。 嚴格程度比出國查護照有過之而無不及。
房間內查完出來, 見到了我們的西藏導遊 -- 傑米。 第一印象不錯, 幹練,帥氣, 與《戰狼II》裏的吳京有幾分像,隻是稍黑點矮點。
傑米是藏人, 西藏大學導遊係畢業, 英文說得很溜。 自我介紹英文比普通話講得好, 不難聽出, 他說的是真心話。
給每個團員獻過哈達後, 傑米說,既然是英文團, 我用英文介紹。 他說西藏特別,外國人來要入藏證。旅行中要注意: 不要對軍人、警察、政府機構拍照, 不要在廟內拍照。 不要問他政治敏感的問題,因不回答你顯得不禮貌等等。 然後問,誰還有問題不明白的? 有人說,我全都不明白,您能再說一遍嗎? 打那後,他全程用中文解說 :)。
我們團18 人,來自紐約,加州和德州。 大家相處得不錯。
同桌吃飯8人中, L夫婦最初來自大陸,L先生為人熱心且風趣幽默,有他在就有笑聲。 另兩對夫婦均來自台灣。 最後的晚餐上,C先生買了青稞酒請同桌的人喝。 可能是水好,酒很清純。
最讓人佩服的是超過80歲高齡的S先生,行動和反應都很敏捷。 爬山,上1000級台階的布達拉宮,路徑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去那木措, 不買也不吸氧氣,比團內一些年輕點的還強。
而且,老先生曾做過心髒手術,是帶著心髒起搏器去的。回答“如何保養身體”時說:“每天打乒乓球”:)。
拉薩,我們所到之處很幹淨 。 與其他城市相似,公眾場所一直有人做清潔衛生。
與其他旅遊城市不同的是,在旅遊景點基本見不到外國麵孔。 隻在旅館, 還有雅江河穀觀景台見到一對來自德國的自行車騎手, 平均每天不超過一 位。
布達拉宮廣場, 大昭寺, 八廓街不時見到一隊隊荷槍實彈持盾牌的武警經過。
盡管傑米有言在先,去日喀則途中我忍不住還問,“ 那年大昭寺前自焚的原因何在”? 他麵露難色,“如不方便無需回答我”。 LD 趕緊說,"當然是各種原因了”, “對,是各種原因”, 傑米順杆而下。 後在江孜傑米去注冊時,大家又問司機。 司機是漢人,為人直爽, 因非導遊說話無所顧忌,繪聲繪色地講了來龍去脈,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連我想提問都被製止,“別問,聽他說” :)。
司機說,由於國家政策的傾斜(照顧藏人), 所以西藏的藏人都非常滿足現狀。 這件事是到西藏的外地人......, 此處略去幾行字:)。
西藏的藏人與漢人的比例是1:5, 在拉薩是1:7。 所遇漢人大多講四川話,街上川菜館林立。團餐多吃川菜,LD 和我嗜辣,無不滿意。但不吃辣的團員有時有挑戰。
傑米介紹,藏族學生入學後一切費用(包括生活費) 由國家負擔至高中畢業,藏語和漢語是必修課。 而藏語則不是漢族學生的必修課,但未介紹他們在校費用, 猜想漢族學生可能需要自費。
與每個民族一樣,西藏的風俗習慣也由當地特定的環境發展而來。
藏民的燃料是犛牛糞, 因而犛牛糞成了衡量一戶人家經濟實力的標準。 如果門前堆滿了牛糞,表示這是個大戶人家 :)。可惜挑不出好照片,遠的看不清,近的拍不清:)。
地處高海拔區域,維持人類繁衍和種族強盛事關重大。 有女兒的家庭會為已成年的女兒在屋旁搭個帳篷, 男子經過時可進去。但如果帳篷外擺著靴子,表明裏麵已有人,則不得入內, 改日再來:)。 這是西寧的導遊說的,吉米未介紹。
記得小時候看連環畫,裏麵的天葬看得我眼淚婆娑, 以為藏人過世都是天葬。
其實藏族的葬儀有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五種。 塔葬為最高等級, 如布達拉宮內幾代達賴喇嘛的靈塔, 紮什倫布寺內班禪大師的靈塔。 而水葬則為最低等級。
說到西藏,不能不說的是宗教。 不求今生隻修來世的藏人不畏跋山涉水, 一步一磕頭的虔誠宗教信仰舉 世無雙,親眼目睹真驚歎宗教的力量。
藏傳佛教有“紅教”,“白教”,“花教” 和“黃教”。 其中“黃教”最為流傳,為大多藏民信奉。
黃教盛名在外的廟有“六大寺” 。包括甘肅的拉卜楞寺,青海的塔爾寺,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 甘丹寺, 以及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 出乎意外,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均不在“六大寺”之內。
可能有此想法的不隻我一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反正到我有足夠的假期、
外國人到西藏需要入藏證 (旅行社代辦)。 我們團從西寧乘火車進藏, 前後共查了五次入藏證。 進火車站候車室前首次, 過行李安檢後其次, 上火車前第三次,出拉薩火車站第四次。 完了被領帶到一旁房間,比前幾次更仔細一一查對護照和入藏證。 嚴格程度比出國查護照有過之而無不及。
房間內查完出來, 見到了我們的西藏導遊 -- 傑米。 第一印象不錯, 幹練,帥氣, 與《戰狼II》裏的吳京有幾分像,隻是稍黑點矮點。
傑米是藏人, 西藏大學導遊係畢業, 英文說得很溜。 自我介紹英文比普通話講得好, 不難聽出, 他說的是真心話。
給每個團員獻過哈達後, 傑米說,既然是英文團, 我用英文介紹。 他說西藏特別,外國人來要入藏證。旅行中要注意: 不要對軍人、警察、政府機構拍照, 不要在廟內拍照。 不要問他政治敏感的問題,因不回答你顯得不禮貌等等。 然後問,誰還有問題不明白的? 有人說,我全都不明白,您能再說一遍嗎? 打那後,他全程用中文解說 :)。
我們團18 人,來自紐約,加州和德州。 大家相處得不錯。
同桌吃飯8人中, L夫婦最初來自大陸,L先生為人熱心且風趣幽默,有他在就有笑聲。 另兩對夫婦均來自台灣。 最後的晚餐上,C先生買了青稞酒請同桌的人喝。 可能是水好,酒很清純。
最讓人佩服的是超過80歲高齡的S先生,行動和反應都很敏捷。 爬山,上1000級台階的布達拉宮,路徑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去那木措, 不買也不吸氧氣,比團內一些年輕點的還強。
而且,老先生曾做過心髒手術,是帶著心髒起搏器去的。回答“如何保養身體”時說:“每天打乒乓球”:)。
拉薩,我們所到之處很幹淨 。 與其他城市相似,公眾場所一直有人做清潔衛生。
與其他旅遊城市不同的是,在旅遊景點基本見不到外國麵孔。 隻在旅館, 還有雅江河穀觀景台見到一對來自德國的自行車騎手, 平均每天不超過一 位。
布達拉宮廣場, 大昭寺, 八廓街不時見到一隊隊荷槍實彈持盾牌的武警經過。
盡管傑米有言在先,去日喀則途中我忍不住還問,“
司機說,由於國家政策的傾斜(照顧藏人), 所以西藏的藏人都非常滿足現狀。 這件事是到西藏的外地人......, 此處略去幾行字:)。
西藏的藏人與漢人的比例是1:5, 在拉薩是1:7。 所遇漢人大多講四川話,街上川菜館林立。團餐多吃川菜,LD 和我嗜辣,無不滿意。但不吃辣的團員有時有挑戰。
傑米介紹,藏族學生入學後一切費用(包括生活費)
與每個民族一樣,西藏的風俗習慣也由當地特定的環境發展而來。
藏民的燃料是犛牛糞, 因而犛牛糞成了衡量一戶人家經濟實力的標準。 如果門前堆滿了牛糞,表示這是個大戶人家 :)。可惜挑不出好照片,遠的看不清,近的拍不清:)。
地處高海拔區域,維持人類繁衍和種族強盛事關重大。 有女兒的家庭會為已成年的女兒在屋旁搭個帳篷, 男子經過時可進去。但如果帳篷外擺著靴子,表明裏麵已有人,則不得入內,
記得小時候看連環畫,裏麵的天葬看得我眼淚婆娑,
其實藏族的葬儀有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五種。 塔葬為最高等級,
說到西藏,不能不說的是宗教。
藏傳佛教有“紅教”,“白教”,“花教” 和“黃教”。 其中“黃教”最為流傳,為大多藏民信奉。
黃教盛名在外的廟有“六大寺”
大昭寺內
大昭寺外
藏傳佛教寺廟多供奉現在佛釋迦摩尼, 未來佛強巴(彌勒佛)。
此次我們依序看了青海的塔爾寺, 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和拉薩的色拉寺。這三大寺廟均依山而建, 氣勢恢宏。
塔爾寺是漢藏結合的古建築群,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的祖師宗喀巴( 黃教創始人)的出生地。寺內文物豐富,其堆秀、壁畫、酥油花被稱為藝術三絕。
此次我們依序看了青海的塔爾寺,
塔爾寺是漢藏結合的古建築群,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的祖師宗喀巴(
紮什倫布寺是治理後藏的班禪大師的總部, 內有曆代班禪的靈塔和肉身舍利。 廟內小師傅集體誦經的場麵別處難得一見,印象深刻,如有可能一定不要錯過。
色拉寺是自助遊的。 最後一天大多團員早上或中午離藏,我倆近傍晚最後走,
最後一晚未按導遊推薦去看歌舞表演,
因mem ory問題,首日在拉薩拍的半日照片全部報銷。 布達拉宮廣場, 布達拉宮, 拉薩市容,大昭寺遠眺等等隻能永遠留在記憶中了。下麵為LD的手機照。
謝謝觀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