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來包粽子的親戚-廣式糯米雞
今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快樂!看到不少朋友在包粽子,去年我已寫過篇粽子了,今年換個口味,來做粽子的親戚糯米雞。為什麽說糯米雞是粽子的親戚,因為它的做法和粽子相似又有些不同,但也應該屬於一個大家族的,至於是遠親還是近親大家說說看。
糯米雞是廣式點心,在兩廣喝早茶時都有提供。做好的糯米雞和粽子看起來比較相似,不過糯米雞不是用粽葉,而是用荷葉包裹,這就有比較明顯的嶺南風格了。糯米雞裏麵的餡料一般有雞肉、鹹蛋黃、香腸、冬菇、蝦仁等。
廣式糯米雞(此圖片來自網絡):
(以下圖片都來自手機隨拍)
我準備做的糯米雞改動了幾個地方,一是家裏沒雞肉,用醃的五花肉和肉腸代替,其實用醬料炒製,放什麽都好吃。準備的糯米雞餡料有香菇、香腸、醃五花肉、蝦皮、肉腸、鹹蛋黃:
糯米雞和粽子做法最大的不同,是在做糯米雞之前,餡料要先加各種醬料在鍋裏炒好,糯米也要先蒸熟。
我在油管上看到的糯米雞做法,餡料要加醬油、蠔油、料酒、糖、五香粉等調料炒製,糯米在蒸好以後也要拌入醬油蠔油等,所以糯米雞的成品會比肉粽味道更醇厚香濃,再加上點荷葉的清香,應該比粽子更好吃。
把餡料一鍋炒了:
炒好的餡料,以及蒸熟後加了調料的糯米。買不到荷葉,我就用幾片粽葉疊在一起包:
糯米雞包好後基本是個半成品,因為餡料是熟的。用幾張粽葉疊在一起包糯米雞,肯定比不上原版的荷葉,但也基本不會漏餡:
糯米雞包好後再放在蒸鍋裏蒸20分鍾,讓葉子的香氣沁入糯米即可。而粽子因為裏麵的糯米和餡料都是生的,就需要在水裏煮幾個小時才行,這也是兩者的區別之一。
糯米雞因為餡料和糯米都加了不少調料,成品會比肉粽味道更醇厚香濃,我自己做的簡單版糯米雞也驗證了這一點,孩子吃得舌頭都快吞下去了。
大家覺得我做的改動版糯米雞和粽子應該是近親還是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