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值得欣佩的農村姑娘(針麻故事之一)
到了文革後期,中、英兩國正式建交, 對外開放和交流勢在必行,
一是選擇施行何種手術最能表現針刺麻醉效果的優越性, 接著就是接受表演手術的患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根據以往的實踐經驗針對頸部手術止痛效果最為滿意故把手術定位於 甲狀腺, 尤以手術簡單快捷刺激輕微的囊腫我腺瘤最佳。
病種選定後便在等候手術住院病人的登記簿上查找年令適當的病人, 再對被選中者進行實地考察, 除外貌形象外還有嚴格的政審和社會背景的調查。 最好是政治可靠愛國愛黨的紅五類。 手術對象通常有二人以備意外情況下有替補者跟上。 他們在預定的日期內來院,第一堂便是政治思想教育, 說明手術時會有外賓觀看。 你們負著重大的使命和影響有著為祖國爭光的重任, 無論出現任何情況都要以英雄本色堅決克服。 此外還做過多次的接受針刺的訓練適應手術時的氣氛環境。
一切準備就緒,外賓到訪之日整醫院戒備森嚴如臨大敵,
可是當患者得知訪客離開醫院後, 這位年青的農村姑娘突然莫名其妙的放聲嚎啕大哭了起來。 明明是刀子割肉的疼痛極難忍受, 可是肩負著國家的重任和使命而不得不強歡顏笑裝出一付安然自得的 輕鬆姿態。 但這哭聲奔發出她的一切怨氣和對上當受騙的一種聲討和控訴。 無論她以何種方式表達自己身體心靈受到的創痛都不算之為過, 總算她完美完成了她應當做的而不留半點破綻。 這種堅韌忍受的毅力和心理狀態令我欣佩。 但這哭聲又能告訴人們些什麽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