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一個震撼我的名詞兒

來源: 2025-04-22 08:06:0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一直都有人說,人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基本上每個人都這麽說。可是,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好像是不怎麽喜歡學習了。我每天假裝成無所事事的樣子,把自己小日子過的輕鬆自在,有如古代、近代和現代描述的神仙過的日子一樣,哈哈。

據說這些天來太平洋的潮汐處於比較低的時候。周末的時候正好是去海邊看看潮水低迷於是我就扛著我的長槍大炮去LA JOLLA海邊打鳥。我們聖地亞哥從每年的四月初到第二年的三月底,都是氣候最好的時候。我背著一個專業的攝影裝備包,一瓶水,一個折疊椅,戴一頂牛仔草帽,走到LA JOLLA的海邊,找一個好的位置,吹海風,看海景,安裝好我名貴的長焦鏡頭,架起我的高級二手相機,就準備在這裏呆上兩個鍾頭。

Tripod Head for Wildlife and Landscapes

打鳥需要有耐心,人家鳥可不遂你的願,不是你想讓鳥飛過來鳥就飛過來,人家鳥有鳥的鳥自由,你要想打鳥,就需要等待,耐心地等待。等待的時候,我就偶爾看看手機,讀讀新聞,查查網球在關心一下川大大和習大大。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我聽到在我後麵有女人在嘰嘰喳喳的說中文,而且聲音還挺大。我不回頭因為這聲音刺耳且不熟悉,隻聽到一個人說:“我來美國三年了,都沒有見過這麽沒有邊界感的人,才第一次見麵,就要握手擁抱,一點兒邊界感都沒有,太粗魯了,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

邊界感?我對這個名詞很陌生呀,哈哈。

“你看人家老美,特別懂邊界感,我交過一個美國男朋友,是一個維修工,人家那邊界感掌握的,真的是特別有教養的人。哪裏像這位老王呀,人老個子低還沒有邊界感,還是博士呢,太掉價了。”這個人不斷地貶低老王,不斷地說那個邊界感,我一腦子的困惑:我一個飽讀詩書的人,被邊界感這個詞兒給搞糊塗了。

鳥來了,我還是先專心打鳥。先打一個手機版的黑鳥叼殘月。

這一天,我就一直在想:這個邊界感是一個什麽鳥東西呀?

回到家裏一查,才發現邊界感是: 邊界感(Sense of Boundary)是個體對人際交往中自我與他人界限的清晰感知和維護。心理邊界對維護個人行為和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健康的邊界有助於個體維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實現個人成長。這一觀念在現代心理學和心理治療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和應用。邊界感這一概念起源於19世紀末的心理學領域,強調了界限在個人福祉中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邊界感體現在個人如何表達偏好、容忍行為和協商空間。培養邊界感的實踐方法包括“邊界地圖”、“注意相似性和差異性”和“情緒分類”等練習,旨在提升個體在社會互動中的自我意識,並提倡個體尊重他人的自我。這些共同支持個體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維護個人完整性。

唉,學無止境呀,邊界感原來是心理學領域的名詞,我過去所有的有關心理學的書算是白讀了,所有有關心理學的課都白上了,我還口若懸河地做過有關心理學的講座,太慚愧了,我慚愧得真想連吃三個大饅頭一碗紅燒肉!這刺耳的邊界感從那個我沒見過麵的中國女人嘴裏出來,像一粒一粒的老鼠屎做的子彈從機關槍裏發射出來,唉,我這個可怕的無知和偏見呀!

我還需要好好學習,什麽邊界感,自由感,鬆弛感,飽脹感,溫馨感,開心感,笑容感,洗牙感,驗光感,陽光感,海風感,打鳥感,泡妞感,硬剛感,關稅感,佩服感,德行感,酸辣感,高潮感,誘惑感,勞動感,淋浴感,排泄感,這個感那個感,我全部都要好好的研究一番,體會一遍,不然以後再有人談論感,我就沒有了談資,隻剩下無奈感了。

哈哈哈。

Let's Gan !

 

《版權打鳥所有,翻印邊界不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