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9/14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401450, 共697  分頁:  [<<]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跟帖#  非常高興看到烏陸軍司令西爾斯基上將兼任東部戰區司令,並於昨天再次親臨巴赫穆特前線視察。戰局雖嚴峻,但烏軍嚴陣以待。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6
    #跟帖#  是俄軍炸水壩。烏軍炸的橋梁後勤補給線,受阻的是大型軍車和運輸車,平民的通行受影響不大。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5
    #跟帖#  謝謝!西爾斯基將軍現象確實能說明很多事情。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5
    穿透淒迷血色的人性光輝 -- 西爾斯基將軍現象 [時事述評] - 老看客(791879 bytes ) 2023-02-25
    #跟帖#  哥們今天的評述金句頻出。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哈哈。。。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有一批人想把事情搞大。美國迄今並不謀求與中國對抗,更不指望改變中國的政權。歐美與中國的關係在變壞,但貿易等聯係依然很深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以上是我前幾天說的話。重貼一遍。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這樣,普京雖不滿意,也將就過得去。歐美和烏克蘭難免有些怨言,但也不會捅破窗戶紙。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不趟渾水是最明智的。別急著與普京見麵,也別想著當調解人,就一如既往多買些石油天然氣,多送點軍裝、救急袋、芯片、武器零件。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其實德國出的力很大。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我猜想,中國駐烏使領館還是做了相當有效的溝通工作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考慮到中國的實力、體量、以及烏中關係的曆史,烏國高層盡量避免刺激中國,盡管對中國現在的態度和對俄的援助是不滿意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即使是從實用主義出發,中國的對俄軍援也絕無可能改變普京的失敗命運。中國一旦跨出這一步,其高昂代價將要由未來數十年償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我從不掩飾自己對獨裁專製亞文明的反感,但作為一個華人,我不希望看到中國與現代文明世界的脫鉤。中國人的命運,拿捏在習的手上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烏軍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負責運作和維護從波蘭/ 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到戰場前線的漫長後勤補給線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一個沒有太多從政經驗的45歲的中青年人,肩負著沉重的使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贏得了廣大軍民的尊敬,表現為合格的戰時統帥!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比較可惜是烏軍沒有在冬季拿下盧甘斯克州北部。開始是暖冬造成的泥濘,阻礙了大範圍穿插、包抄,然後是應對俄軍春季大反攻。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當時的烏軍遠沒有那麽強大,嚴重缺乏攻堅銳器,國外的武器彈藥供應也無法保障連續作戰。。。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約翰遜受到烏克蘭軍民廣泛的尊敬,其形象在烏是傳奇英雄一樣的存在。若是他壞了烏克蘭的“好事”,能有這樣的形象和影響嗎?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馬克龍個人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而且還繼續在變。不用等兩年,且看今年底他會怎麽說。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情況是變化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這叫向死而生、鳳凰涅槃。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抗俄衛國戰爭是烏克蘭軍民自己的選擇;拜登、約翰遜隻是出於道義、順應民意,助烏克蘭軍民一臂之力。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對啊,烏克蘭想要和平,談過好幾輪呢!但他們無法接受侵略者的條件,不願意妥協投降,談判隻有無疾而終。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二戰後是美國以一己之力幫助歐洲、日本重建。這一次,將是整個民主世界幫助烏克蘭重建國家。戰後的烏克蘭,會是未來的歐洲之光!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烏克蘭入歐進程進展神速。歐盟提出的烏方整改方案,到上個月已完成72%。烏克蘭很有可能在2年內成為歐盟正式成員。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他們承受了巨大的苦難和犧牲,但也重挫了侵略者,烏軍戰力飛升,烏人民空前團結,烏政府反腐倡廉,烏克蘭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謝謝!說得又簡潔、又明了。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到目前為止,美國對烏的援助,全都是經國會批準的特別預算、是無償的。援烏租借法案還沒有啟動呢!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說得到位。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頂!很高產,也很有見地。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4
    #跟帖#  好!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3
    #跟帖#  今天聯合國投票,中國棄權,不錯。中方關於王毅訪俄的新聞發布,亦未提及習將訪俄。相信中國不會與俄捆綁、與歐美徹底脫鉤。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3
    #跟帖#  不錯。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越來越多的的跡象表明,GLSDB已經上場了。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烏軍二是在當下盡力守好巴赫穆特,待1周年日之後再視情況決定繼續守還是主動撤。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當下,烏軍一是通過精準打擊俄軍的彈藥庫、指揮所和兵營,消弱其在侵烏1周年日前後發動春季攻勢的動能;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英女王就是英國人緣於曆史情結而保留的一個國家象征,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什麽都沒有,哪有本錢獨裁!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Mondo 網友說得極對。再有就是原來大力宣傳的東升西降,東升就包括了普京和俄羅斯贏。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克裏米亞大橋是俄軍在南部最重要的後勤補給線的關鍵節點。該大橋被炸,對於烏軍贏得赫爾鬆戰役的勝利有著直接的幫助。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烏軍無法做到對全國整個範圍的有效防空,但對於關鍵的運輸補給線是防範得較好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戰爭早期,俄軍主要依靠飛機,近距離炸毀了好些橋梁。失去空優後,隻能使用遠程導彈和無人機。但烏軍也加強了對重要目標的防空。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其實,在“末日將軍”任總指揮前,俄軍的主要轟炸目標就是交通運輸線。因為效果不佳,“末日將軍”才將重點改為轟炸城市基礎設施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烏軍還要分兵嚴防俄軍從北麵和東北麵再次入境進犯。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豹2是用於反攻的。加拿大給了4輛,波蘭也給了一些,不多。北約要烏軍耐心完成培訓、待到更多的豹2到來後形成規模戰力再反攻。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我在前麵一個帖子談過,烏軍除了應對正麵之敵,還要運作和維護漫長的補給線。所幸俄軍缺乏遠程精準打擊的能力。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好像是的。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跟帖#  俄軍不得不將主要的後勤物資中轉點後撤了80-100公裏,也還是嚴重降低了補給效率。GLSDB上來後,當然就更好了。 [時事述評]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22
頁次:9/14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401450, 共697  分頁:  [<<] [上一頁] [6] [7] [8] [9] [10]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