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2-07-04 09:25:05)

我是一名水平很差的圍棋愛好者,這個狀態已經保持了很多年。 我初識圍棋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某日與堂兄對決象棋,屢屢獲勝,讓他產生了錯覺,認為我有下圍棋的才華,便手把手教我。堂兄大我整整一輪,大學畢業沒多久,象棋菜雞一隻,但圍棋棋力妥妥的業三業四,不用多久他就帶我入門,吃子打劫,死活數目,盤角曲四刀把五都教了個全。可惜我並不是下圍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6-27 09:14:57)
人常說,年紀越大就越相信所謂命運,我的體會也是如此。不過,這似乎也合乎邏輯。如果把經曆的事情按巧合程度排個序,隨著年齡漸長,這個序列也就越長,尾巴稍上的那些機緣湊巧,又影響深遠的事兒,我們通常就歸於天意,或者說,命運。 2003年,我喜歡著一個女孩子,算是我的初戀女友。她不屬於那種特別漂亮的姑娘,但個子高挑,聰明而自信,她的身上似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24 09:33:29)
此文其實是博客中最早的一篇,本欲在去年一並發出來,不想疫情間突遭變故,整個2020經曆了不少坎坷。拖至今日,算是遲到的舊文了。--------人寫東西無非兩個條件,其一是肚裏有貨,其二是有時間。在我看來,肚裏有貨者,學問見識尚在其次,主要是有欲望。這世上少不了文章錦繡才高八鬥之人,自不必提,但即使凡夫俗子如我,憋得久了,不論好壞,肚裏總能攢些存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也正是在同一個時期,個人計算機(PC)的普及開始了。與當年的學習機一樣,這個動輒6、7,000元乃至萬元以上的科技產品時隔幾年後再次掃蕩了同一批中國父母們的腰包。不過事後證明,個人計算機盡管挑戰了好多家庭的財務承受能力,但其強大的正外部性孕育了一代中國IT人才的儲備,利國利民的曆史論斷是跑不掉的,倘若房價早幾年起飛,房貸重壓之下的父母是否還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和所有“80後”一樣,我對電子遊戲的癡迷也是從小學時開始的。最早接觸遊戲是在一年級時,去鄰居家玩的機會,撞見了童年好友家托人新買的一台雅達利遊戲機,有著標誌性的搖杆手柄,那一款潛艇遊戲,讓我一度玩得忘了回家。此後還是在那個夥伴家,摸到了最早的任天堂“紅白機”(FC)和經久不衰的魂鬥羅(Konami1987)等遊戲,還記得最早一次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0-02-24 07:30:55)
李文亮醫生的死在中國的民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幾乎是一夜之間,巨大的悲憤占據了微博和朋友圈,成為了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話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官方少見地失去了對大眾輿論的完全管控,讓人一下子有種回到多年以前的幻覺。當然,此後的兩天便落入了慣常的套路,一票打著“客觀”、“中立”、“理性”的雄文粉墨登場,待公眾的激情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0-02-21 19:01:44)
我家裏的男孩子是個精力充沛的小家夥兒,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哄他睡午覺。我讚同和羨慕老外訓練孩子自己入睡的方式,無奈理想和現實差距頗大,待習慣養成,木已成舟,哄他睡覺就成了每天最耗時間的事情。我肯定不屬於最沒耐心的那種父親,但每當招數使盡,拍著揉著唱著歌,不覺意識模糊,低頭卻看見兩隻大眼睛依舊閃亮,挫敗感無以言表。這午睡的困難可能源自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2-20 07:06:25)
2003年的“非典”時期正值我在濟南上大學的日子,那是一段特別值得回憶的時光。那年的4月20號是個周日,我坐在一列由青島開往濟南的火車上,聽到車廂廣播裏傳來的最新消息:非典確診病例從前一天的37例猛增至339例,原定的“五一黃金周”取消,北京多所高校停課。在那一刻,周圍空氣凝重,車廂裏沒有了喧囂聲,大部分乘客沒帶口罩,隻能默默注視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