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飛翔

在這裏跟大家交流我對教育的思考
博文
(2024-03-23 14:44:12)
大學是人生的開始 一直在追蹤各關於大學錄取的帖子,哪個學校錄了,哪個學校deferred,哪個學校waitlisted,如何選校......今年的3月和4月,於我,是感慨萬千的兩個月,回想2023的3月和4月,隻有無限唏噓。 女兒過山車上了康後,整個人一下子變了,原來一直是高冷的模樣,3月初康舉辦fashionshow,竟然偷拍到女兒大笑的樣子。她在與同在康溜冰俱樂部的同學交談,這兩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給女兒臨上大學前的advice下麵的advice完全是即興發揮,在與女兒一起逛街時的即興之作: 畢業後去機會多多的地方闖蕩闖蕩,年輕人,正是朝氣蓬勃、摔倒了能很快爬起來的時候,不要人生的開始就講穩妥,無風險或少風險,反正有了傷口好起來快,不可能像你老媽這樣到了五十歲才想起追逐自己的夢想吧?趁年輕一個人,能吃苦不怕苦,在機會多多的地方多嚐試,總能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為什麽要培養圓潤娃和怎樣培養?這個題目寫下來,似乎有點太大了,尤其這個“怎樣,”每個孩子都是千差萬別的,很難有一個公式去套用,這也就是為什麽養孩子是一門藝術。然而,養孩子也是科學,有些規律是經過實踐和和實驗檢驗過的。先來說說為什麽要培養圓潤娃。很簡單,是一個長度的問題,也就是培養孩子是為她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不是為了上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靜待花開 -土壤、陽光和耐心 有一個比喻是大家熟悉的,那就是父母是園丁,孩子是在父母精心嗬護下長出來的花、結出來的果,今天我想把這個比喻引申一下,那就是雖說家庭教育是土壤,在適當的時候,父母有必要把孩子這棵樹、這株花挪一挪,挪到最適合她的土壤,這之後,愛和支持是一如既往的撒向這棵樹、這株花的陽光,而耐心則是小樹長成、花開燦爛的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個時代的特征即是這是個技術革命的時代,數字化革命的時代,就比如第一次技術革命反映在蒸汽機的發明,第二次電力,這個時代給予鑽研時代最新技術的人以機會,他們有了在經濟上進行階層甚至階級飛躍的可能,很多沒有跟上技術革命浪潮的人,比如稍微傳統一點的專業,也就是藤花費百年積攢起來的實力,在時代巨變前有些進退失據。而州大因為70年代政府在stem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11年級開始,我明顯覺得女兒的思維我作為大學老師已經跟不上了,到了12年級,我倆的談話基本是我從她那兒學習,我開玩笑跟她說我得付你錢因為你給我上課。所以,在大學申請的開始階段,我決定讓她自己來選學校選專業,這樣,她對自己的命運會有掌控感。 因為她的高中我們沒有太多選擇,我又想給她一個發展對藝術的興趣的環境,她的高中是一個以藝術為主的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申請下來,覺得美國大學的申請isacompletelydifferentgamethaneducation.就是一個遊戲,按照遊戲規則走的結果就好,而這些遊戲規則的密碼掌握在升學顧問這些在行業浸潤多年的人的手上,並且這些規則每隔幾年會變化,經驗就更加重要,跟教育本身的聯係並沒有多大。 顯然好的學習成績是必須的,但不是充分的,由於SAToptional,各高中打分也沒有統一性,所以GPA在本校高就比較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女兒11年級下半年時決定申請MIT,因為教她MultivariableCalculus的老師剛從MIT畢業,她覺得她跟這個年輕老師的vibe很相投,還有思維、幽默感等等。身在一個藝術為主的高中,這是個很risky的決定,因為這個高中沒有數竟,沒有科研,雖然她喜歡數學,喜歡動手。當初選這個高中是因為發現女兒對藝術有興趣,可以自己一個人花幾個小時琢磨怎麽畫畫,就想找一個能夠nurture她畫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絡時代各校的專業設置、老師情況是可以隨時搜到的;各個學校所在的地方特點和校風是需要去走訪才能有所感悟的;自己孩子傾向於學什麽大概大家都有個數-這三樣應該是選校時的主要考慮。其中隻有第二項也許因為條件所限不能去一一走訪需要網友的意見,不過,對很多家庭來講,走訪應該不是問題,為什麽還有這麽多選校的帖子?經常這個選校的疑惑在以下幾個方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什麽我不願意做升學顧問? 我從年輕時就被培訓做老師,後來在中國、東南亞、美國讀碩、讀博、教書,被培訓做小學老師,教過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一生都在跟教育和孩子打交道,現在在舉世聞名的教育重鎮,好像隨便碰到個人都是做升學指導或顧問的,顯然這是門好生意,以我的背景來講,做這一行再合適不過,可是,我對這個職業敬而遠之,可以說,如果我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