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1-04-09 05:49:15)

非常喜歡《風鈴》那首歌,曾經一遍遍地去演唱,淡淡的憂鬱就如這片懸掛在樹枝上隨風打轉的枯葉,隻要風起,就會發出沙沙的低鳴。而人生總是要走過一些路,撿拾一些葉子,丟棄一些想法,才能安靜下來。意識依然在流動,我嚐試著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1-09 19:23:24)

左手梅花麗影,右手花樣年華,在某個時間點重疊,一恍神,一刹那便在寒冷的天地間慢舞。那漫山遍野的梅樹星星點點,花期未到卻早也迫不及待破蕾南枝,一身的玉骨冰肌,留給我滿臉的欣喜。
遠離了喧囂的都市,難得有梅這般的怡然自得,吐蕊芳菲悄然綻放著一生的幽香豔麗。哪怕轉瞬紅消香逝,零落成泥隻為再續來年的梅豔花期。
始終羨慕北宋詩人林逋梅妻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經常行走在這些不起眼的角落,接觸到的都是這些接近本質的東西,雖然沒有波瀾壯闊震撼心靈的風景,但依然讓我流連,讓我領略了生命裏恍惚的時光。
還記得世界攝影大師韋斯頓說過:“任何事物,不論出於什麽原因,隻要激動我,我就拍攝它。我不是專門去物色那些不尋常的題材,而是要使尋常的題材變成不尋常的作品。”這是一種超然的境界,自視沒有大師們銳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12-13 23:52:39)
時間:2006年1月30
地點:浙江省泰順縣
相機:佳能數碼單反EOS-350D
鏡頭:佳能EF28-135/3.5~5.6
模式:光圈優先手持拍攝
大概是深受小說《廊橋遺夢》的影響,一直對廊橋懷著憧憬,心裏很希望如羅伯特.金凱一樣與廊橋親密接觸一番。因此當朋友提醒我去浙江應該去看看比美國電影中那座廊橋更美的中國廊橋時,不由自住地興奮起來。記得早年學古建築史時還在書本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1-18 05:53:21)

蘆葦大概是孤獨的化身,它從來都是生長在人們的視線之外,隻有風雲相伴,隻有寂寞的穿行聲來來往往。喜歡蘆葦的人不知道是否都是一些喜歡寧靜、淡泊的人,而蘆葦與我有著比嬌豔的花兒更勝的情結。
本來是想直奔大海,卻無意中發現山坡邊一叢蘆葦側著陽光,在海風中徐徐飄蕩,除我之外,沒人肯為它停留半秒,拿著相機對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11-12 21:54:57)
攝影及配詩:淡淡紅顏
花樹
岩邊花樹隨風搖曳
抓住吧,趁現在
還沒完全消失殆盡
經過了夏日冬雪
卻留不住春花秋葉
每一個瞬間
都定格成永恒的歲月
躺在藍色的夢裏
拚湊一些零碎的嗚咽
以跌宕的遠山為伴
傲然挺立
在有限的時間裏
作無限的痕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10-28 07:07:20)


攝影:淡淡紅顏哈蘇+標頭
記不清已經多久沒看日出了,成天忙忙碌碌,如螻蟻般躬耕於生活,差不多快淡忘了日出印象。但當自己沉醉於無邊的夜色中,耳邊反複回蕩著《陪我看日出》的歌曲,心裏突然會湧起一絲向往與感動。想象著在疲憊、憂傷、愁苦、百無聊賴的時候,能起個大早,去海邊看日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0-25 21:44:32)
除了攝影,發現自己一向對攝影器材有著偏執的愛好,當多少人開始放棄傳統機械相機轉而趨之若鶩用更加快捷方便的數碼相機時,我仍然毫不猶豫地上了一台一直鍾愛的哈蘇,哈蘇的操作麻煩是肯定的,但哈蘇相機外形硬朗的線條,特別炫人的取景框,都使人無法不中毒,更不用說哈蘇所配的蔡司鏡頭那通透迷人的“大眼睛”。一位朋友同樣對鏡頭很發燒,買鏡頭不是一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10-25 04:07:27)
一直很喜歡張愛玲,她是我很欣賞的女作家之一。每次閱讀她的作品,總會被作品中表現出的張愛玲式的纏綿悱側、淒豔哀絕而心悸。而張愛玲的身世,更是千回百折,跌宕起伏,令人魂魄顫栗、感傷不已。尤其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亂世戀情最讓我為之扼腕歎息。
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充滿靈性而又癡情萬千的女子,一生都在追求一種脫離現實的純粹愛情,並且不問緣由,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0-23 17:45:39)
這首我最喜歡的法語歌是FrancoisFeldman九八年同名專輯Magic'boul'vard中的一首。整首歌散發著法國式淡淡的淒美。它描述的是關於一個電影院領座員唯美而憂傷的心情。隨著空靈的鋼琴前奏,好像真的有一幅電影畫麵漸漸鋪開在我的眼前:一位散淡的女子在默默的注視著來往的喧囂人群。而她的內心應該是隨著電影情節而起伏跌宕的,要不然怎麽會有伴隨著劇終的眼淚呢?無聲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尾頁]